第184章 魏源(上)
作者:熊熊猫呀呀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最新章节     
    【清朝危机吹哨人#魏源#海国图志#
    在大清被弃之如敝履的《海国图志》,到了日子国,却被奉为珠玉。
    ……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我国的封建士大夫,却在日子国拥有众多粉丝。
    他出生在乾隆年间,却精准预见了中原在晚清面临的巨大危机。
    为了扶大厦于将倾,他四处搜集资料,写下皇皇巨着,并为之奔走呼号,只为唤醒国人。可得到的却是攻击和讽刺。
    而同样还是这本书,在十几年后的日子国,却被视若珍宝。
    它深刻影响了日子国“明\/治\/维新”的发生。
    它在中和日子国完全相反的待遇,也预示了这两个国家,即将到来的,截然相反的命运。】
    (开眼看世界)
    (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固化)
    (晚清就是该死)
    ——————
    无数清时空,人们纷纷竖起耳朵,严阵以待。
    这是他们大清的能人呀!
    天幕说了无数王朝的英雄豪杰,甚至异邦的能人都介绍过,终于轮到大清了吗。
    可大清好似并没有重视这位能人。
    一些人听着天幕的述说,皱起了眉头。
    日子国,不就是与后世有着刻骨仇恨的那个弹丸之国,听起来,《海国图志》对他们影响甚远呢。
    真是岂有此理,他们大清的东西,竟然便宜了这么个蕞尔小邦!
    清时空的百姓都紧张起来。
    截然相反的命运吗……
    ——————
    【《海国图志》的作者,中家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启蒙思想家之一,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乾隆五十九年,魏源出生在湖南邵阳县。
    九岁时,他参加县试。县令出了一联“杯中含太极”,还是个娃娃的魏源,对出下联“腹内孕乾坤”,语惊四座。
    十六岁,他考上了秀才。三年后,他又受到湖南学政汤金钊的赏识,成为了一名拔贡生。拔贡生,清朝每十二年选拔一次。
    不久,魏源踏上了前往国子监的道路。少年得志的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出一番“为万世开太平”的功业来。
    从长沙北上,经过汨罗江、岳阳楼、黄鹤楼,一路上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北望中原,魏源豪气顿生。
    渡过黄河,很快就来到了滑县。然而,接下来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映入眼帘的不是袅袅炊烟,而是枯井蛛网、断壁残垣。
    就在去年,这里爆发了天理教起义,滑县人李文成带领教众,杀死县官,引发了大型农民暴动。
    清廷以雷霆之势镇压了起义,过程中,许多百姓无辜被杀,造成农田之中,杂草丛生,原野之上,白骨堆积。
    魏源满腔的豪情壮志,瞬间冷却下来。
    他向农民打听民变的原因。
    蓬头垢面的幸存农民,望着身着青衿的士子,相顾无言。】
    (湖南啊)
    (满清传统艺能)
    (何不食肉糜)
    (乾隆???这么早)
    (乾隆和华盛顿一个时代的,而且他俩同一年去世的)
    ——————
    乾隆脸色铁青。
    天理教起义?在湖南?
    如今离乾隆五十九年还早得很,可天幕的内容他必须重视。这事关大清,关乎爱新觉罗家的天下。
    众目睽睽,天幕的出现让民智慢慢觉醒,况且后世连皇帝都没有了,朝廷若太过强硬,怕会适得其反,他必须忍耐……
    极力克制住愤怒,他想起与发国国王的通信。华盛顿在后世如此闻名,估计也是个人物,看来清廷必须多了解了解海外,若是把民间注意力也转移过去最好……
    ——————
    【此时的魏源,还没有意识到民不聊生的根源,更不清楚自己即将要报效的,是一个怎样山河日下的衰朽王朝。
    一路赶到京城,凭借自身才华,魏源结交了很多大人物,还在诗会中结识了林则徐。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眨眼就到了乡试的时候,但事情却没有想象的顺利。
    魏源第一次参加顺天府乡试,落榜。
    又过了两年,道光皇帝继位,加开恩科。
    这一次,魏源的文章让正副考官都非常欣赏。但他居然用了一个“尺布之谣”的典故,有讥讽皇家兄弟不和的嫌疑,因此考官不敢让他中举。
    (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因谋反被徙蜀郡,途中绝食而死。
    民间因此作歌谣讽刺兄弟之间的不和,这首歌谣被称为《尺布谣》。)
    1822年,乡试之年,这一回他全力以赴,在顺天乡试中考了第二名,也是南方考生中的第一名。
    可第二年的会试,他又落榜了。
    下一科的会试还要等上三年,久在京师,魏源的生计出了问题,好在他前些年的交友起了作用。
    他结交的好友陶澍当上了江苏巡抚,贺长龄成了江苏布政使。这两人当京官时,就很欣赏魏源,于是魏源来到南京,当了二人的幕僚。
    走马上任后,魏源的第一件事就是编书。
    当时贺长龄想要编着一本经世致用的文集,勉励读书人。于是委托魏源收集清朝开国以来经世致用的文章,编撰一本《皇朝经世文编》。
    魏源以严格的标准,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编书工作。该书刊印以后,的确形成了巨大影响。左宗棠等实干派的晚清官员将其视为至宝。
    很多士人受到激励,从不关心时事变得积极起来,社会风气为之大变。
    在编书的过程中,魏源阅读了许多不同的文章,接触了许多不同的思想。】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年少得志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这些人都是湖南老乡吧)
    (湖南,近\/代\/史天花板啊)
    ——————
    尺布之谣啊。
    唐,王勃听着魏源落榜的原因,唏嘘不已。
    他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缴英王鸡文》,被皇帝认为有挑拨兄弟关系之嫌,怒逐出府。
    这魏源前半生与他何其相似,都是年少出名,魏源十六岁考上秀才,他十六岁通过科举,成为最年少的命官。
    当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豪气万丈,谁能想到后来的曲折呢?
    ……愿这位清朝的魏源,命运比他好些吧。
    汉,刘恒知道自己是汉文帝,听到后世竟然有关于他与刘长的歌谣和典故描述兄弟不和,无动于衷。
    绝食而死,那咋了。
    谁没有一死,更何况刘长是谋反被贬的诶。
    刘长是刘邦的少子,母亲是赵姬。性格跋扈,依仗皇亲身份,屡次犯法,但刘恒都饶恕了他。
    刘长曾因与辟阳侯审食其有关母亲之死的恩怨而杀死审食其,刘恒依旧饶恕了刘长。
    他这样宽待兄弟了,刘长还谋反,那怎么能怪得了他呢。
    而且谋反了自己也没杀他,只是废黜王位流放到蜀郡而已。
    就算兄弟不和,那也不是自己的原因,一切皆是刘长的错。
    刘恒淡定地往下听。
    ——————
    【在清朝,京师的人吃马嚼,都要依靠江南供应。
    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称为漕运。
    漕运可以说是大清的命脉,但围绕着这条命脉,却滋生了大量的腐败。
    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师要经过层层关卡,从征收、交兑、装运到入仓,需要大批官吏参与,路途遥远,流程冗长,腐败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纳粮的百姓、运粮的徭役,在漕运中一次次被官吏们敲诈勒索。
    1824年,运河泥沙堆积,导致水位下降,漕粮无法运输。
    革除积弊的时机终于来了。在魏源的策划下,陶贺二人力主改漕运为海运。
    作为幕僚,魏源不仅向渔民请教,还通宵达旦的和经办人员讨论,探讨计划可行性,并不断进行修正。
    在他们的努力下,前后有一百六十余万石粮食,通过海运顺利运到天津。
    这次运粮不仅花费少,而且因为时间短,米质还比过去更好了。
    海运,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而且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
    但有些人的“负担”加重了。
    对于漕运官员而言,挣不到油水就是损失,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庞大利益集团的反对下,纵使魏源满怀激情筹划良久,纵使江苏两位主官都鼎力支持,但他们终究还是砸不烂这个顽固又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
    海运虽然失败了,但通过这次失败,魏源反而越挫越勇。
    此时的他对清帝国的积弊已经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对官场的黑暗已铭刻在心。他决定再次走上科举的道路,他要彻底革除大清的弊病!】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漕运几乎和清一起亖的,皇帝都动不了)
    (改海运可以把朝廷目光引向大海)
    (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了)
    (那时候如果海运能发展起来,50年后不至于这么惨)
    (任何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终于理解了这个道理)
    ——————
    明,朱元璋听着漕运这么多弯弯绕绕,跟着警觉起来。
    这漕运听着可了不得,清毕竟是后来的王朝,总结了前朝经验教训,指不定还吸取了咱大明什么教训呢,还能搞出这样顽固的污秽来。
    连皇帝都动不了,跟着王朝一起丧命的呢!
    这大明不得警惕起来!
    路途遥远,流程冗长,腐败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
    这样看来,海运相比之下确实有利许多啊。
    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明初,漕运是以海运为主,河、陆兼运为辅的。随着政权的稳固,辽东地区不再需要大量军队镇守,明就逐渐停止了海运,转而发展漕运。
    老朱想了想,天幕都这么说了,海运这块可不能轻易放下,“海河兼运”或许更有利些……
    清,雍正神色铁青。
    天幕难得说一说大清,哪怕再难听他也必须忍着听完,这事关大清社稷。
    可讲到漕运的腐败,说到漕运几乎是和清一起亡的,他还是一瞬间的失态。
    清漕运较之前朝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改军民交兑为官收官兑。
    军民交兑,交漕粮之户将粮运至本州县码头,交兑给运军,由运军代为北运,但漕粮纳户须贴给运军耗米(补贴费)等。
    由于运军借机向漕粮纳户随意勒索,此项费用大增,民不堪其苦,遂于顺治九年改为官收官兑。
    结果又出问题了。
    这引起了清代漕粮征收、运输制度上的一系列变化,漕粮从征收到交兑、起运、督催、稽查、交仓等一系列过程中,事务繁巨,涉及的机构、官员、兵丁甚多。
    征收漕粮的州县官往往借机向纳户多收,此外,有些地方州县官还趁机刁难勒索运军,运军也借此要挟州县官,关系十分复杂。
    雍正对贪腐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比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养廉银制度等,虽然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未能得到根治,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既然天幕提起了漕运,他自然不可能放任自流。
    他本想着招安和利用漕帮的力量,整治漕运的非法活动。
    但看来并没有什么作用,既然天幕提到了“海运”……雍正闭目沉思,说的容易,但这其中牵扯太多,还是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