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环赤道收容站
作者:那谁家的小谁   极寒天灾,我洗劫了最大港口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陈浩在环赤道区域,陆续重启了十多座发射中心。
    周边区域的幸存者,运气好的需要走个百十公里。
    运气差的话,长途跋涉个上千公里也就到。
    对于存活到赛季末期的幸存者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他们各有各的求生之道,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属于是。
    其实短短一年的建设时间太过短暂,这些发射中心大都还不具备发射条件,仅仅是具备基础的庇护所功能,比如说供暖、供电。
    不过幸存者大批赶到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完全足够机械狗们把星舰发射架改装好。
    发射中心都用上了最新的核聚变电池。
    这些都是陈浩手搓的,才十多个核心而已,对陈浩来说轻轻松松一天就能搞定。
    但是与之配套的高效发电设备,还没有研发出来,此刻正在太空城建造验证机。
    主要是因为王工稍微有点点强迫症,非要追求极致的热电转换效率,推翻了许多设计方案。
    他整整一年都处于亢奋状态,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技术,绝不能敷衍了事。必须研制出配得上它的,超临界锅炉和联合循环系统。
    但在陈浩看来,王工好像有点儿钻牛角尖了。
    所以目前为止,发射中心现用的还是老式的火力发电设备。
    只不过不用烧煤了,直接把核聚变电池扔锅炉里,它就能源源不断的释放热量把水烧开,产生蒸汽。
    然后蒸汽推动涡轮发电,顺便在遍布庇护所的供暖管道冷凝,再回流到核心锅炉。
    和核电站的原理差不多,依然是烧开水。
    不过维护起来更简便安全,完全不用担心核辐射。只需要偶尔给蒸汽锅炉补充一些净水即可,原始且高效。
    这些成套的发电设备,都是从附近城市的火电厂就地取材,质量参差不齐,规格标准、精密程度和核电站的发电系统差太远。
    好在陈浩制造的核聚变电池,皮实耐用不挑设备,泛用性极强。
    有了电和供暖,对那些在野外环境都能适应的难民来说,这里已经可以说是人间天堂了。
    除了那些接待他们的机械狗有些吓人之外,其他一切都好。
    早先赶到的难民是有福利的,他们有宿舍优先选择权。这里无限提供小肉干,可以敞开了吃。
    水就要自己烧了。
    当然如果吃不惯的话,也可以自己找食物。不过难民们一旦抵达发射中心,就赖在宿舍不出去了。
    他们在外辛苦挣扎了十数年,终于不用为了生存所而发愁。
    难民们整日窝在自己温暖的宿舍内,一边学习汉语、准备入籍考试,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工地找机械狗请教,它们既是工人又是老师。
    给难民回答问题同时,手里的工作都不会停。
    累了就听听广播节目,和新来的邻居盘盘道、瞎聊天,或是去施工场地观看机械狗修发射台,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没有任何人会去打星舰发射中心的坏主意。
    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根本不用尝试,这群灵活的机器人,光看样子就知道它们一定强的离谱。
    说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星舰发射场成了周边幸存者消弭仇怨的地点。
    果然一切争斗都源自于吃不饱饭。
    当然,也有不愿拥抱文明的地下势力。
    816避难所的齐伍,经过上次的事件后,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与不安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在年底的某一天,齐伍嘴一歪、眼一斜,一气之下中风了。
    816避难所早已丧失抢救脑卒中的能力,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经过暴风骤雨般的反复磋商之后,齐家终于达成共识,延续之前的轮换监管人制度。
    齐伍的四弟负责管理电力资源、他丈人家把持避难所房间挖掘与分配、他的堂兄管理日用品生产、女婿负责管理水资源、大儿子控制着粮食种植加工……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苏茂茗的病情也恶化了,持续发热、咳嗽、寒战、皮肤处出现淤斑出血,淋巴、肝肾、心肺多器官几近衰竭。
    严重疲劳虚弱的他,早已无法参加工作。获得的食物也少得可怜,每天只有一碗米汤。
    苏茂茗其实并不在意,反正浑身的疼痛让他一点胃口都没有。
    弥留之际,苏茂茗把4、5岁大的小茗叫到床边,嘴巴几乎贴在他耳朵上说道:“长大之后,你一定要想办法逃出去,外面的世界和他们说的不一样”
    随即递给他一张写满小字的牛皮纸,背面是一幅手绘地图:“小心藏好,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的母亲。以后你就懂了,记住,沿着长江走……”
    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苏茂茗想抬手最后抚摸一下儿子的脸庞,可他突然发现胳膊怎么也使不上力,视野天旋地转,直至变得一片白茫茫。
    无时不在的耳鸣声越来越大,渐渐盖过儿子无助的哭喊,终于他失去了意识。
    ……
    太空城内,陈浩在伊甸环的春色植物园研究分院,紧张地等待强子对撞机首次开机实验。
    不光许晴估算错误,连x都没能把工期算准。大型强子对撞机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拆装。
    其实这也不能怪x计算失误,主要是因为陈浩用空间能力,大大节省了搬运的时间。
    质子束,也就是氢气,在布满超磁铁的环形真空管道内,被加速至80%光速,最后磁场改变由弯变直,质子束也顺着磁场方向,轰击至末端早已调整好位置的外星铁板。
    正常情况下做高能粒子对撞实验,需要把质子束在磁场中,加速到光速的99.99%再相撞,这样才足以把质子撞开,释放出更微小的粒子,像是希格斯玻色子、夸克胶子之类的
    但陈浩只是想读取铁碑上的信息,并不是要把上面的信息给抹平。就没必要把质子束加速到如此之快了。
    让它们的速度足以突破原子核最外层的电磁力,撞击到铁碑原子核,然后回弹就算实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