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二舅姥爷的席
作者:夜榔头   这捕快不仅强的离谱,还是诗圣?最新章节     
    柳长鸣二人走后,便骑着马一路不停的朝县外奔去。
    不过却没有前往京都,而是来到县郊一处无人的庭院。
    拴好马,两人走进屋内,关门坐了下来。
    给自己倒了杯水,柳长鸣笑道:“赵兄,灾银的事你怎么看?”
    “八成在司徒府。”
    赵三刀声音眯着眼,虽只说八成,但言语中却带着肯定的语气。
    “我看也是如此,而且李长辞那小子多半也知道这案子了,这话里的意思就差明说银子在司徒府了。”
    柳长鸣继续道:“不过这小子也真够谨慎的,直接说就是了,非要说的不清不楚,这不是明摆着信不过我们吗?哈哈,有点意思。”
    赵三刀道:“是个人才,做清河捕快屈才了。”
    “的确啊,能从周小红的案子里查出灾银的事,倒也不愧是当年那杨志恭的孙子。”柳长鸣点点头,“而且还作的一手好诗,这清河县多年没来,倒是还出了个有意思的人。”
    “还有那捕头上官云燕,一个女儿身,才二十左右的年纪,竟已经是后天境行气境的武者,啧啧,难怪清河衙门能先我们一步查到线索......”
    这时柳长鸣似乎又想起什么,趣道:“那封信是你们哪位千户大人给她的,难不成见人家长得漂亮,天赋又好,特意给她写的情书吧?”
    赵三刀听到柳长鸣这番话,差点没忍住上去一个爆拳!
    如若不是陛下亲自下旨让他们锦衣卫辅佐六扇门查案,他甚至早就想让六扇门给他换个人了。
    其实当他一开始知道要和柳长鸣搭档时,他就是拒绝的。
    这个人,毛病早就在锦衣卫传开了,没几个人愿意和他搭伙。
    “千户大人日理万机,可没这闲工夫,谈正事,这次你是主办,说说计划。”
    他脸带嫌弃之色,难得一次说这么多字。
    至于千户的信,他没看过。
    千户也没提起,自然连他也不知道。
    见赵三刀完全没一点幽默感,柳长鸣只得讪笑道:“这时候哪还要什么计划,下午直接叫人围了司徒府查就是了,只要找出东西就拿人。”
    听到这般简单粗暴的计划,赵三刀点了点头。
    心里还是认同的。
    他此刻再一次压制住了内心想揍人的冲动。
    至少在办案方式上,双方理念还是契合的。
    ......
    送走柳长鸣二人后,李长辞和上官云燕受邀和范知县一同吃饭。
    之前范知县说准备了好了午餐,并不是完全的客套话。
    该准备的还是都准备了。
    万一对方真的要留下吃呢?
    李长辞和上官云燕两人都是他后辈。
    何况这一次还因为李长辞的诗让他同时结识了柳长鸣和赵三刀。
    这份人脉可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虽然赵三刀不怎么喜欢说话,但好歹也是打过照面了。
    认识这些人,以后若是牵扯进什么案子,总还有人能去打探一下,不至于完全抓瞎。
    现在,范知县可谓是春风得意。
    后面还有户部侍郎的拜访。
    此刻他感觉自己的仕途正朝着一片美好的方向发展。
    饭间,范知县问了问上官云燕赵三刀给她的信。
    后者似乎有什么心事,只说了说千户大人和上官家有些生意往来,信是给家母的便不再说话。
    “什么?颜宁还认识锦衣卫千户?!”范知县惊讶的连嘴里的饭饭都顾不上咽。
    甘颜宁是上官云燕的母亲,也是范辛海的大姨姐。
    在上官云燕父亲死了后,一直是上官家的掌舵人。
    范知县心道这个大姨姐也太不够意思了,和千户有交情也从不在他面前提一下。
    等下次见面定要好生问问。
    若是能够搭个线拜见一下,那他这官途就更稳了!
    范知县心中小算盘打的嘟嘟响。
    脸上尽是藏不住的笑容,这阵子真是好事连连啊!
    李长辞此刻看着一言不发的上官云燕,总感觉后者似乎瞒着什么事。
    应该和那封信有关。
    虽然没见大妞打开看,但他猜测多半就是那位千户大人的原因。
    不过看样子她也不愿说,李长辞也懒得再问,自顾吃起了满桌子的美食。
    沾了那个神经病的光,这可是第二次吃二舅姥爷的席了。
    记得上一次,还是自家老爷子第一次带他来衙门的时候。
    “辞安!来来,多吃点,可惜你二舅母这段时日回娘家探亲去了,不然也让你常常你二舅母的手艺!”
    范知县此刻红光满面,小酒一喝,慈爱笑道。
    李长辞心里翻了个白眼,这时候就可以是二舅母了。
    前几天自己刚被抓回衙门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说好的要让自己在牢里呆到立秋呢?
    说好的在衙门要叫大人呢......
    唉,算了。
    总归来说,二舅姥爷还是不错的。
    至少没把他真扔进牢里。
    “多谢大人。”
    李长辞也不客气,不吃白不吃,正好到中午他也有些饿。
    没多久,桌上的饭菜就被扫荡的差不多了。
    当然,大半都是李长辞吃的。
    身为武者,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正是胃口好的时候。
    上官云燕则似乎一直有什么心事,早早就以公务为由先行离开了。
    此刻,只剩李长辞和范知县二人。
    “辞安啊,那首望江楼见伶人有感,真是你写的?”
    见上官云燕不在,范知县才和李长辞聊起了这首诗的事。
    毕竟他和那个柳长鸣不同,至少还是个正常人。
    怎么总是遇到这种问题?
    李长辞只好重复道:“只是运气好,灵光一现罢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好诗啊...真是好诗啊,上下两联即使单拆开,也都有传世之姿!”
    “辞安啊,你的这首诗,恐怕会被京都书院收录,到时候就算是青史留名了。”
    范知县又陶醉着将诗词念了一遍,口中连连叫好。
    没想到这样一首百年难遇的诗作,竟然出自自家后辈。
    还是在自己手下当差的捕快。
    如此诗词天赋,竟没有读书。
    到现在只落得个捕快,真是作孽啊!
    他此刻,又想起自己那不成器的女婿杨慕容和儿子范子建。
    顿时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还不如让那两个混蛋来做捕快,辞安去读书!
    可惜辞安现在这年纪,什么都晚了。
    杨志恭那老小子,算盘打的可真好。
    儿子去读书,外孙做捕快。
    苍髯老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