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扬州避难
作者:鹤林小四   大夏第一皇子最新章节     
    此时的江州的龙江沿岸,大水几乎已经和堤岸平齐,一旦水摸过堤岸,那么随时有可能造成整个堤坝的崩溃决堤。
    很多百姓明知道这一点,但是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逃走?
    逃去哪里?
    天下都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
    不,还有一个地方可以逃,那就是扬州城。
    很多百姓是亲眼看到过扬州城修建的码头和堤坝的,和他们这沿岸那石头和泥构筑的单薄的堤坝不一样,扬州城沿岸数十里的堤坝,都是用水泥浇筑而成,里面甚至种满了钢筋和碎石。
    当初很多百姓还不信邪,以为余州疯了,竟然用泥来建造堤坝,不知道多少人暗中嘲笑。
    但是,没过几天,他们再去堤坝上一看,就彻底傻眼了。
    那堤坝上原本看起来一按一个坑的水泥此时比起最坚硬的花岗岩都要坚固。
    甚至有人不信邪,偷偷在边缘处,用自家的镐头,锤子企图敲下一块看看,却不想累死累活的,竟然只在上面留下几个并不明显的坑,掉了几块碎渣。
    没过几天,等他们再过来探视会后,发现那原本并不明显的坑,竟然直接就被修补好了,同时还在墙壁上留下了大字,“破坏公物,必将严惩”的字样。
    这下,就没人敢再来找事了,甚至很多百姓都将水泥给传的神乎其神。
    而现在,这汛期一到,大水随时可能到来的情况下,很多百姓心中立刻生出了去扬州城避难的想法。
    毕竟,扬州城虽然大,但是扬州城外也有很多地方,都是在沿江数十里的堤坝保护之下的。
    他们没钱,那就不进城,在外面搭上几个棚子,带上所有身家,等洪水过去了,再回去就是。
    于是,这段时间,沿江百姓拖家带口的就往扬州赶。
    而江州沿江其他那些属于林家的城市虽然建的坚固,但是堤坝修筑的和其他地方一样,谁也不敢保证大水不会冲进城内,所以那些有钱人家,豪门富户,要么去了林家的江州城避难,要么就拖家带口的向着扬州而去。
    扬州这段时间因为成为了余州,燕州和江州与江南和中原最重要的码头以及交通枢纽,发展的极其迅速。
    扬州城是按照能够容纳百万人口来建造的,东西长十八公里,耗费的水泥和各种材料更是不计其数。
    但正是因为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整个扬州发展的才特别快,城内的建筑几乎可以比肩济北城,道路宽敞,建筑规范,当然,地价房价也十分感人,除了原本扬州城的百姓之外,外来者想要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没有个几千上万两银子,根本连问都不敢问。
    不过为了循序积累足够的优质人口,所以扬州城在赢天的指导下,开启了分期付款的方式,将一大批拥有丰厚家底或者非凡能力的百姓聚集到了扬州城,也因此加快了扬州城的发展。
    不过即便如此,整个扬州城的人口现在也不过四十万人口左右,想要填满还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
    却不想,这春季的汛期一到,附近的百姓竟然纷纷汇聚而来,有钱的就进城,要么买,要么租房子,而百姓则以扬州城为中心,在外围建了不知道多少各种各样的棚子。
    作为一城之主的余飞,此时也是有些懵逼。
    原本他被派过来只是作为镇守的将军,带着三万禁军,守住这个他们余州唯一和龙江有联系的码头。
    可是没想到,在秦王赢天的遥控指挥下,发展着发展着,他就成了扬州的城主,不仅要管军事,还要管民生,每天忙的头昏脑涨不说,很多事情他根本就处理不来,繁琐的工作,差点没把他折磨死。
    于是,这段时间,每隔个把月的就给秦王上一个折子,让人来这里接管。
    不是他不知道君正一把抓,大权在握的好处,实在是能力不行,若是弄出什么事端,那可是要去梅山挖矿的。
    他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所以根本不敢贪权。
    赢天也知道这家伙的性情,不过他没有直接派驻官员,而是将这个事情交给了在新江州城坐镇的陈驸马。
    陈驸马陈永清,凭借自己在朝中多年积累的人脉,又有赵国公和魏国公的帮衬,所以很是招揽了一些人才。
    不过进入秦王体系当官,都需要经过考察和甄别,所以这些官员一直都没派上什么用场。
    直到最近,才有部分人提前通过了考核和审查,来到了他的州牧府,迅速将州牧府的架子搭了起来。
    只是这边才刚刚进入工作状态,汛期就到了,然后从余州转来的报告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扬州城需要一位城主?以扬州的地理位置和所辖的面积,可以算是一座郡城,需要一位郡守来管理。只是,自己招来的这些人,都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和甄别,让他们骤然坐上如此高位,有些太危险了。嗯,主要还是驻守在那里的禁卫军统领余飞不善处理政务,这样,给他派去几个擅长处理政务的官员,让他继续当城主,也不提郡守,等秦王殿下有了人选后再决定。”
    陈驸马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人虽然还算比较信任,但是心中也有一个用人标准,那就是必须是从底层一点点积累功勋,展现能力后才能提拔上来。
    想要骤然获得高位,那是不可能的。
    秦王将他提为江州州牧,那是秦王的权利,他有那个威望,没有人敢质疑。
    但若是换了自己,随便安排郡守,太守,若是出了问题,那自己可是要跟着负责的。
    因此,在还没有彻底了解这些手下的能力之前,这些人还是再观察观察。
    于是,陈永清就叫来了三个在政务上比较拿手的官员。
    “魏永兴,田凯,陈正峰,扬州来函,需要几个擅长处理政务的官员,本官打算派你们过去,你们是否愿意?”
    下面,魏永兴三人闻言,都是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然后都表示没有意见。
    陈永清点点头,也不废话,立刻拿出官印,在三份文书上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