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北宋六贼
作者:悲剧的小鹌鹑   我的餐馆通古代最新章节     
    小赵构突然浑身一个激灵。
    虽然他不知道眼前这帮人到底是什么人。
    但他总感觉对方对他似乎不怀好意的样子。
    任小天摆摆手道:“小赵构不过是小事而已。
    咱们还是商量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吧。”
    刘邦大大咧咧的说道:“还是照以前的惯例办就是。
    直接让赵佶把皇位传给赵德芳不就完了?”
    任小天摇摇头:“放在别的朝代这样做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在大宋还这样做就不太合适了。
    大宋的士大夫地位太高,贸然立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当皇帝他们肯定得炸锅。”
    朱元璋冷哼道:“敢!谁敢叫嚣直接砍他头!”
    任小天无奈道:“叔您这脾气别这么暴躁。
    要是那些个软骨头的主和派杀了也就杀了。
    但是那些个大宋的顶梁柱们你不能也一块杀了吧?
    那到时候不光朝堂无人,恐怕赵德芳想要再找一批官员来也找不到了。”
    朱元璋啐了一口道:“忒也的麻烦。
    咱就说过这些笔杆子就不能让他们屁股坐的太高。”
    杨坚轻笑道:“此事有何难?
    只不过赵德芳要吃点亏。
    咱们就说赵德芳是赵佶在外面的私生子。
    这样他们总归不能挑出什么毛病来了吧?
    即便是有反对的声音,那也不会太大。”
    任小天微微颔首道:“嗯...这确实也是个办法。
    赵德芳,你意下如何?”
    赵匡胤黑着脸说道:“小天,你不该先问问朕的意思吗?
    让德芳给赵佶去做儿子?
    怎么想朕都觉得吃了大亏了。”
    任小天调笑道:“这样不是能减少朝廷的动荡嘛。
    为了你们大宋的稳定,老赵你就吃点亏吧。”
    赵匡胤撇了撇嘴不再言语。
    赵德芳坚定的点点头道:“父皇,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儿臣愿意如此。”
    任小天起身道:“那就这么定了吧,明天上朝就让赵佶宣布这事。”
    刘秀愕然道:“这就完了?”
    任小天耸耸肩道:“本来就不算很麻烦的事。
    不过在咱们回去之前还有一点事情要处理。”
    赵匡胤皱眉道:“还有何事?”
    任小天摆摆手道:“六贼的事儿呗,既然咱们来都来了,干脆顺手把他们也给处理了吧。
    一会就让赵佶把他们给宣入宫来,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
    刘启问道:“六贼除了蔡京和童贯之外还有哪四人?”
    “还有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四人。
    蔡京的事情自不用多说,他就是靠投机钻营起家的骑墙派。
    而童贯和梁师成、李彦三人都是宦官出身。
    王黼则做过赵佶的宰相。
    朱勔是威远节度使,负责为赵佶搜罗花石纲。
    除了蔡京和童贯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只会巧言谄媚、欺压百姓的无能官吏。”
    刘启追问道:“蔡京的事情朕有所耳闻。
    但是据先生你之前所说,童贯不也是个奸臣吗?
    为何他不是无能官吏?”
    任小天笑了笑:“奸臣不代表是庸臣啊,庸臣是做不了奸臣的。
    就像乾隆一朝的和珅之所以能权倾朝野,除了乾隆的青睐外他自身的努力也不能忽视。
    与其他四人不同,童贯这个人早年间还算是有能力的人。
    他虽然宦官出身但是却身材魁梧极有勇力。
    师从宦官名将李宪,让他也粗通一些兵法。
    在掌控朝政之前他是在西北前线与西夏鏖战了十数年的人物。
    联金灭辽的最初想法也是由他率先提出来的。
    日后威胁到大宋根基的方腊起义也是他带人平定的。
    甚至蔡京初入汴京的时候也是他提携的。
    之后二人联手称霸朝堂。
    蔡京因三公之位被称为公相,童贯则被人称为媪相(媪:老妇)
    只不过后来二人渐生嫌隙,乃至于反目成仇。”
    李元吉眉头微皱道:“乍听起来童贯也没做什么坏事啊?为何要将他列入这六贼之列?”
    “这其中原因也比较复杂。
    首先童贯他是宦官出身,天然被士大夫行列排斥。
    再者他也是替赵佶背了不少的黑锅。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跟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诚然,前期的童贯做的确实不错。
    但是掌握权柄之后的他就渐渐发生了变化。
    既然拍赵佶马屁就能升迁,那还做什么实事啊?
    这一点在蔡京身上体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二人平日就整天琢磨如何改进溜须拍马的手段。
    而且他这个人性格张狂桀骜,仗着赵佶的宠信确实干了很多事情。
    过惯了享乐生活后,连他往日的进取之心也被消磨殆尽了。
    之前我说过他大军攻打燕京遭遇大败,最后还是出钱让金人帮忙打下来的。
    后来他在西线战场上遭遇了金国的进攻,他连打都没敢打直接就跑路了。
    一口气跑到了汴京他才松了一口气。
    之后赵佶传位赵桓,赵桓要求童贯担任东京留守。
    童贯坚决不从,跟着赵佶一块跑到了南方避难。
    赵桓大怒之下将他连贬数级,最后让人在路上将他杀死枭首。”
    朱元璋斜了赵佶一眼道:“归根到底症结还在赵佶的身上。
    即便是把武庙供奉的人全部交到他手上,最后宋朝还是免不了亡国之祸。”
    任小天笑道:“那确实。
    赵佶在这一点上比刘禅可差远了。
    人家刘禅知道自己能力不足。
    但是人家绝对信任诸葛亮,从来不拉诸葛亮的后腿。
    反观赵佶不光是识人不明,他还整天的净整一些幺蛾子来恶心人。
    换做是刘禅来了。
    但凡他能听李纲的话,大宋也不至于落得个靖康之耻的下场。”
    刘备此时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说刘禅昏庸吧,他也不算是彻头彻尾的昏君。
    说他是明君吧,他还真没有那个能力。
    这就是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赵匡胤阴着脸说道:“赵佶,没听小天说的话吗?
    还不快把这六人给朕找来!”
    赵佶唯诺的答应了一声,让小太监出宫传话去了。
    紧接着赵匡胤问道:“小天,依你之见这六人该如何处置呢?”
    “蔡京和童贯以外的四人,包括之前咱们见到的那个宦官杨戬都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他们除了会溜须拍马、贪赃枉法以及荼毒百姓之外也干不出什么人事来。
    至于蔡京和童贯,这个就看老赵你自己的决定了。
    总体来说在赵佶的治下他们过大于功,大宋遭遇靖康之耻跟他们二人也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