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赵佶的发迹史
作者:悲剧的小鹌鹑   我的餐馆通古代最新章节     
    “按照皇位继承的规矩,赵煦死后皇位应该是由他的同母弟赵似继承。
    这一点也得到了宰相章惇以及赵煦生母朱德妃的认可和支持。”
    任小天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后继续说道。
    刘秀点点头道:“兄终弟及,从伦理纲常上来说这点无可厚非。”
    “对了赵煦,我正想问问你呢。
    你这个亲兄弟能力和性格如何?
    史书中对他的记载甚少,只说他在赵佶继位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赵煦点点头道:“先生。
    似弟他虽然年幼,但对朝廷大事也算颇有见地。
    性格更是和朕很像,用你们后世的话说与朕一样都是鹰派的皇帝。
    如果朕哪天真驾崩了,那似弟也是个很好的继承人。”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那还真是可惜了。
    章惇要是能坚持己见,大宋或许就不会经历靖康之耻的磨难了。”
    刘秀再次发问道:“不是先生,按照纲常来说赵似难道不应该继承皇位吗?
    为何皇位又落到了赵佶的头上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赵煦父皇宋神宗的皇后向氏了。
    她在赵煦在世时就一直是变法的坚定反对派。
    在朝中也掌握着一支不小的力量。
    即便是赵煦在面对她时也颇为忌惮。
    原本按照常理,赵煦的生母朱德妃在赵煦继位后应当升作太后。
    但是由于向太后的压制,赵煦也只能封朱德妃为皇太妃。
    等到赵煦去世之后,章惇以兄终弟及的原则对向太后请求立赵似为帝。
    向太后担忧朱太妃两子皆为皇帝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强行拒绝了章惇的请求。
    章惇无奈之下只能按年龄顺序请求立赵佖为帝。
    向太后依然是不许。
    不过这次倒不能说向太后是出于私心。
    因为赵佖患有眼疾,跟失明差不多了。
    堂堂的大宋皇帝总不能让一个盲人来做吧?
    最后向太后独断拍板定了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做皇帝。
    章惇对此极为不满。
    甚至当着向太后说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的话来。
    不过事实证明章惇此言并非妄言。
    向太后直接用宋神宗当年说过的话将章惇怼了回去。(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我个人以为向太后绝对是有私心的。
    因为赵佶生母早逝,在朝中他也只能依靠向太后的支持才能坐稳皇帝。
    章惇虽然权势滔天,但是依然胳膊拧不过大腿。
    最后还是让赵佶坐上了皇位。”
    后宫干政在封建王朝绝对是大忌。
    听完向太后的事情,在场大部分皇帝都是一脸怒意。
    朱祁钰更是五味杂陈。
    虽然现在他已经坐上了龙椅,但依旧忘不了孙太后早年给他留下的阴影。
    赵匡胤怒不可遏的说道:“牝鸡司晨,此女该杀!”
    任小天赶紧劝阻道:“喂喂喂。
    此事是向太后一人所为,老赵你别乱上升高度啊。
    历代的昏君哪个不是男人?
    再说谁规定女人就当不好家了?
    远的不说,单就你大宋仁宗时期的刘娥就算是个风云人物啊。
    更何况向太后她到死也没想到赵佶会是这么个昏君不是?”
    赵匡胤压下怒气,气哼哼的坐下不再言语。
    刘秀点点头道:“先生你继续说吧。
    朕倒是想要知道这个赵佶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
    “由于赵佶自幼是闲散藩王,也没接受过什么帝王心术的教育。
    这一点上倒是和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很像。
    在赵佶登基之初,向太后把控大权将朝中变法派大臣全部清扫一空。
    碍于向太后的强势,势单力孤的赵佶也不敢有什么反对之言。
    然而向太后也没高兴多久,在赵佶登基的次年她就薨了。
    泼天的富贵终于是落在赵佶的头上了。
    他一直也对变法一事有所惦记,奈何有向太后阻拦他一直不敢提起。
    向太后一死,他就迫不及待的将变法派的大臣召回了朝廷。
    然而赵佶对变法连半瓶水的水平都没有,只能将变法大权交给了六贼之首的蔡京。
    蔡京此人一直是在变法党和反对党之间来回横跳,总之是谁势大就加入谁。
    后来靠着自己胞弟蔡卞是王安石女婿的缘故得到了赵佶的青睐。
    而赵佶之所以会信任蔡京,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蔡京写得一手好字。”
    朱元璋怒而拍桌道:“光字写得好有什么用?
    秦桧的字也写的好,能改变他是被万人唾骂的奸相吗?”
    任小天耸耸肩道:“叔,你别冲我发脾气啊。
    咱们这不是在说赵佶的事嘛。
    另外赵佶也不光是因为字写的好才提拔人。
    就说高俅之所以能晋升为掌管天下兵马的太尉。
    除了字写的好之外,还能踢的好蹴鞠,这才讨得了赵佶的欢心。”
    刘欣吐了吐舌头道:“乖乖,他一朝的官员任命居然如此荒唐?”
    原本刘欣认为自己提拔董贤的缘由就够离谱了。
    可跟赵佶一比,自己还是太贤明了啊。
    起码董贤付出的代价要比蔡京、高俅之流多的多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这对赵佶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了。
    你说就这样的官员能办出什么人事来?
    蔡京掌权之后就伙同童贯等人党同伐异、扫除异己。
    在大宋各地打着新法的幌子干出诸多恶行。
    贿赂公行、卖官鬻爵、摊派赋税、横征暴敛等等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
    赵佶对他们的暴行是不管不问。
    每天在后宫要么是写字画画、要么是焚香修道。
    闲暇之余他也会到汴京的青楼去附庸风雅。
    他和传说中北宋名妓李师师还有一段故事在里面呢。
    至于李师师到底有没有看上他,那咱也说不好了。”
    “这个赵佶,实在是太过分了!!!”
    曹操一脸气愤的大喊道。
    也不知道他是气愤赵佶的昏庸还是气愤李师师...
    “原本生活的还凑合的大宋百姓被折腾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像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在大宋境内屡见不鲜。
    其中对大宋朝廷威胁最大的还要属南方的方腊起义。
    经过一年半的鏖战,大宋付出沉重的代价总算是平定了这次叛乱。
    中间也涌现出了像韩世忠这样新生代的将领(方腊本人是被韩世忠生擒的)
    但这些起义已经沉重打击了赵佶的腐朽统治。
    然而赵佶并没有因此而悔改,反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奢靡享乐。
    殊不知就在五年之后,他本人就要被金人抓到北方受尽折磨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