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石窟山(二)
作者:白马踏明月   乱世长歌最新章节     
    “你说什么?他们要放火烧山?”
    毫不在意的郑渠在听到部曲回报后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旁的孙德功也将目光望向那名部曲。
    “那些唐军来后,正在沿着山脚泼洒桐油,还不断将一些木料扔在林子茂密的地方。”
    孙德功问道:“你怎么知道那是桐油?”
    那部曲道:“我彼时就藏在林中,那桐油的气味隔着上百步都飘过来了。”
    郑渠看向孙德功道:“看来,这是知道我们在这,要逼着我们下山了。”
    孙德功见郑渠面容愈发狰狞,便连忙劝说道:“石窟山这么大,唐军人少,就算要烧,这山火蔓延开来怎么也需要三五天,我们避开迎风面,挖出一道防火的沟渠也是来得及的。”
    郑渠这时已经不愿意听孙德功再啰嗦,他指了指山下说道:“他们这是摆明了要让我们死,既然这样,我们鼓动山里的佃户流民一同下山,我倒要看看,唐军是要舒州的民心还是要我们的命!”
    说着,他便唤来十几名嗓门大的部曲吩咐道:“告诉山上的佃户还有我们接纳的流民,就说那些唐人来了之后抢我们的田地,杀我们的亲友,如今又要戕害收留我们的郑氏家主与孙氏家主,还要放火烧山逼死我们。他们不让我们活,那我们索性就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很快,十几名部曲便分散去往各个方向。
    群中之中,躲在这里的佃户流民已经搭起了一片片藏匿于山林中的草棚。
    佃户们依旧按照自己原先在何处坞堡与农庄聚在一起搭建一个个小小的营地,而流民们则是乡党们聚在一起。
    只不过唯一有些不同的是,佃户们对这些主家接纳的流民并没有什么好脸色,毕竟他们在回到山下后依旧有土地耕种,有房子居住,而这些失去了家园田地的流民在他们眼中无异于贼寇,就算被主家接纳,也只会分走他们正在耕种的田地,让他们的粮食变少。
    可流民们根本不在意佃户的眼光,失去了一切的他们如今就像是行尸走肉一样,对周遭的冰冷目光早已经漠视。
    “你越界了!”
    一处流民与佃户的营地相隔不远,一名面黄肌瘦的流民正在山里寻找些能吃的蘑菇或者果子,他前脚跨过一棵大树,便有人朝他大声叫喊起来。
    他面无表情地抬起头看着那个气色比他要好不少的佃户,只是下意识地低了低头,就转身朝自己那边走去。
    这时,他的身后突然跑过一名健壮的郑氏部曲,那人将他一把推开就朝着营地内走去,似乎有什么事情要说。
    那流民爬起身朝着营地内走去,等他走到中间的一小片空地上时,那里已经聚满了人。
    营地中的数百流民都站在那个大嗓门的郑氏部曲面前听他不断说着什么,神情也已经有了些许变化。
    “只要愿意随我们头领下山去救家主的,等事成后,便允许你们做我们郑氏与孙氏的佃户,第一年只收你们一成的租子!”
    那流民只听到了这一句话,但是他那原本麻木的眼神中已经开始放光。
    对于他们这些每日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百姓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一生,而这个甚至算不上赏赐的许诺,足以让他所在的这个营地中所有人变得狂热。
    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要去救人算不算造反,可他们却很清楚能够重新拥有一块可以耕种的田地对他们来说是多大的幸事。
    很快,营地中的流民便躁动起来,同时,那流民也听到与自己相隔不远的佃户们的营地中正传来一阵阵呼喊声。
    渐渐地,周围的呼喊声越来越大,整个山林间的飞鸟走兽都被着震天的喊声给惊动,飞也似的逃离。
    ........
    石窟山山脚下,正在指挥麾下士卒堆上木料,浇上桐油的郑老狗突然被一阵山林间传出的吼声吸引,他眯着眼睛看向群山之间,右手也已经紧紧握在了刀柄上。
    “传令,所有人上马!往东边的空地退!”
    郑老狗立刻喊来一名亲兵大声吼道。亲兵立刻掏出号角吹响。
    “呜....”沉闷的号角声传出很远,周边以队为基本散开的唐军骑兵听到号令后也纷纷撇下手头的活计朝自己的战马跑去。
    唐军骑兵离开时后几个时辰,原本空荡荡地山脚下密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其中还夹杂着嘈杂的说话声音。
    不多时,几十名穿着皮甲的郑氏部曲就率先跑了出来。
    他们四处观望一番,发现并没有唐军的身影,于是就朝着身后的密林吹响了口哨。
    口哨声在密林间不断传递,仅仅是一刻钟后,石窟山东面山脚下绵延六七里的密林中,就有无数身材衣着各异,手持木棍草叉铡刀的人走了出来。
    六七万佃户流民以及近五千部曲组成的庞大队伍极为嘈杂混乱,等到他们全部在林外聚集到一处时,吵闹声让郑渠与孙德功不得不扯着嗓子说话。
    “我们直接去舒州城!”
    郑渠大喊道,可孙德功本就不看好这次鲁莽的行动,奈何事已至此,只能点头道:“要快!”
    这支由私兵部曲、佃户、流民组成庞大的队伍在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整顿后,终于踏上了前往舒州的路。
    为了防止路上被唐军骑兵发现而后引起混乱,郑渠带着郑氏两千余部曲走在最前方,而孙德功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队伍的中间,一部分在最末尾收拢那些刚刚开始行进便出现掉队的流民佃户。
    因为没有足够的马匹,因此六七万人仅仅由三十多部曲骑马充作斥候。
    可绵延近十里的行进队伍,区区三十多人连正面都照顾不到,更不用说两翼与后方。
    当郑老狗穿着南陈军的白色袍袄带着几十骑在远处的高坡上看着这个几乎是拥挤在一起滚动前进的队伍时,他嘿嘿笑了起来。
    郑老狗打开塘马送来的密信,上面只写着一个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