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艾文还是想要仔细看一看那些日志,说不定就能在里面找到一些有用的蛛丝马迹。
说做就做,艾文立即开始逐页的观看那些日志。
这是一份巨大的文件,包含了数十个银河系年的一些记录。艾文将矮人飞船在所有文明停留时间做了比对。矮人基本上会在每个文明星系停留100-200天时间。中间有几个稍微长一点,达到了400天。只有在一个名叫“巨坦星”的地方,足足停留了2个银河系年。从矮人这些年的旅行轨迹看得出,矮人是不会长期在一个星系久居的。而且在日志上隐约看得出,矮人族在巨坦星,应该是有被囚禁的嫌疑。
会不会巨坦族用什么方法对矮人进行了要挟,又或者和矮人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才让矮人来天勾五散播病毒的呢?
艾文立即觉得这个巨坦星有故事,他着重关注了这个巨坦星的信息。
巨坦星,位于次旋臂,离天勾五将近350光年。是一个在理论上初窥了宏原理的文明。
当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艾文也不太敢确定,这个巨坦星就是攻击翡蓝星的幕后黑手。主要原因就是距离太远了。350光年是个极其遥远的距离,至少对星河号来说是这样。
天勾五到太阳系直线也就是70光年。星河号是怎么从太阳系辗转到天勾五来的,这里的几个人都很清楚,那绝对是一个堪称恐怖的过程。如果说巨坦星要入侵天勾五,除开动机不谈,就光是这个距离,让一个人口巨大的文明整体迁徙这么远距离,其工程量绝对是天文级别的难度。
艾文问雅楠,用她对社会学的理解来评定一下。如果要将一个数十亿人口的文明,迁徙到距离数百光年远的地方,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
雅楠思考了很久,然后列出了她的三个看法。
第一,动机是什么?天勾五文明已经存在上万银河系年,如果巨坦星只是为了得到一块领土,就与实力不比他们少太多的天勾五发生冲突,这怎么看也不太合算。要么就是巨坦星遭遇了什么恐怖的事情,不得不整个文明搬迁。为了生存,他们有可能选择和天勾五碰一下。
第二,如果巨坦星人只是一个2.5级文明,那他们就不可能大规模进行超光速迁徙。也就是说,从巨坦星到天勾五,要将整个文明要迁徙300多光年,那最少需要几百个太阳系年时间。这数百年产生的社会问题,绝对不是当初方舟号那样可以轻易解决的。要知道方舟只有几十万人。
第三,巨坦星周围数百光年,足够文明生存的星球多达数百个,没有道理偏偏选中了天勾五这个算是比较偏僻的星域。
雅楠的推理,从动机和可行性上,几乎是推翻了艾文认为巨坦星是幕后黑手的可能。
艾文觉得应该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确认这个可能性。那就是将矮人族在银河系经过的星系都查一查,看是不是也有别的星系遭到了这种病毒攻击。要知道,这种病毒一旦种下,几乎很难清除,不是哪个文明都有幸请到5号这样的智生物的。
可是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每个文明星系之间距离动辄数光年到十几光年。通讯起来非常困难。又该怎么去证实呢?
艾文还是想到了那个星际贸易中心,既然星际贸易中心能够横跨上千光年进行发货,那一定是超光速发送货物,否则收个货要上千年甚至数千年。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再次联系秋叶,询问星际贸易中心的事情。
秋叶告诉艾文,这个星际贸易中心,使用起来可不简单。每个星系都有一个贸易系统,这个系统每次使用都有巨大的能源消耗。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机会使用的。只有王室才有调配使用的权限。并且不是随时都能用,这个是有时间机会限制的。
艾文听了终于明白,这个贸易中心果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跨星系的交易通道,限制条件非常的多。
艾文突然想到另一个人,那个社交达人于森。本身这家伙就是王室,而且社交圈子绝对不差。问他一定能搞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第二天,以重新检查电脑系统情况为由,艾文又见到了让人觉得很好相处的于森。
于森很高兴艾文能来,毕竟如今科学部的电脑摆脱了无限病毒的干扰。办起事来效率更
高。艾文干脆直接了当询问起了对方星际贸易中心的事情。
于森听艾文要了解这个,立即笑着说道:“艾文先生,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这个东西我本身就是操作组的人员之一。”
艾文非常惊讶,这简直出乎他的意料。两人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于森准备详细的和艾文科普一下星际贸易中心这个东西。
于森首先是讲了这个星际贸易中心的来历。发现过程和艾文当初发现飞马座行星发动机一样。
初来乍到,艾文倒是没有注意到天勾五星系也有一颗轨道呈椭圆形的矮星。这一提醒,艾文突然脑袋中灵光一闪,太阳系的冥王星,会不会也是一台行星发电机呢?不过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深究的时候。
“于森先生,你说每次动用星际贸易中心,都要消耗巨大的电能,到底需要多大呢?”
对于爱文的问题,于森用了一个直观的比喻道:“每一次使用,相当于消耗我们星球两年的电力。”
这简直让艾文瞠目结舌,没想到使用一次,居然需要这么巨大的能耗!
艾文只好暂时放弃使用星际贸易中心的想法,他问于森:“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想要联系某个附近的星系,有什么快捷的办法吗?”
于森不知道艾文为什么要联系别的星系,但他还是告诉艾文:“基本上只有用通讯基站,但是时间很慢,星际贸易中心倒是可以快很多,不过性价比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