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他的汽车公司叫:特拉斯林
作者:月下小河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最新章节     
    林正辉香江那边的生意,有木材,金铺,粮油,还有制衣厂。
    现在还扩建汽车生产公司,汽车公司名叫:特拉斯林!
    反正现在的这外国能源汽车还没有出现,林正辉提前注意这个公司,等电池研究出来之后。
    再把他拆下来的能源汽车,拿去外国做研究,生产!
    “汽车发动机,是最难攻克的,你掌握这个技术了?”他们问。
    “算是吧,不过国内的技术落后,精工业比不上外国,所以许多零件,都是由外国生产!”
    林正辉说到这里,看着他们微微点头,然后又说:“不过我可以把一些粗简的零件,由国内的钢铁工厂生产,我可以用美元结算!”
    国内的生产技术怎么样子,他们都有目共睹,许多设备机器,都是从外国买回来,偷运回来。
    然后再拆开进行研究,花数年时间研究生产,硬生生把技术挤上去,成为世界一流先进技术。
    “不过,你们生产出来,能不能把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卖给我们?”领导人又问。
    话说东风汽车生产出来,但发动机非常落后,如怪兽喝油般,消耗非常厉害。
    加油满,都不知能不能跑500公里呢。
    “卖什么卖呢,等我们组装生产出来第一辆小车,送给你们研究。”林正辉对他们说。
    “真的?”他们高兴地问。
    “嗯,真的,国家兴亡,小农民有责,如果汽车技术先进,咱们到时候,会成为汽车出口大国了。”林正辉点点头说。
    “太好了,咱们有你这样爱国人士,不愁复兴了。”领导们拍手高兴说。
    “我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再杰出,最后只会成为历史一粒尘埃……”
    接下来。
    林正辉开始国内谈多项合作,把汽车一些轮胎,钢轮,底盘……
    一些大的零件给他们生产。
    多项合作,就这样谈成了,约几百万美元的生意,由下面的企业生产。
    “林同志,你可以把粮食和衣服,出口到国内来,我们会给你最优惠的结算。”他们想到林正辉可以从外国进口粮食说。
    大家都别以为他们什么事都不知道,路有冻死骨,他们也许会知道。
    所以国内现在需要大量的粮食,百姓才会有饭吃。
    别说六十年代,放在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一直都与几个国家进口粮食,每一年数万亿吨计算。
    “行,一毛钱一斤,用大团结付钱,不过分吧?”林正辉想以后会在国内发展。
    一旦开放之后,它需要大量的资源,辅助经济发展。
    “这个没有问题!”听到用国内的货币结算,他们笑了。
    “当然,还有一种结算方式,可以用地皮结算,而地皮租给我使用,我会建房子,像香江那边的高楼大厦,或是工业园,让更多人就业……”
    话说小小的探访,结果他们聊了一个下午时间,中午吃饭,只是简单吃一下。
    许多合作方式,由几个秘书长起草案,最后确定没有问题。
    签下许多协议书。
    鹏城,是林正辉第一个目标,离香江最近的一个城市。
    只要拿到地皮,他第一个时间发展这个科技大城市,以外资投资方式,兴建工业园,让更多百姓就业问题。
    晚上,本来林正辉不想留下来吃饭的。
    但他们太热情了。
    还说杀了一只鸡,非要把林正辉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
    所以林正辉和表嫂子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
    吃完饭之后,又是合照,握手等等。
    这些照片,都是属于非常非常珍贵的,他们在林正辉要求之下。
    写了几幅书画给他,还有周同志,朱同志……
    多多益善,这些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林同志,我们都给你写一幅字画了,你是不是也给我们留一幅做纪念?”他们说。
    “呵呵,那我献丑了!”
    林正辉说完,开始拿起毛笔,在上面的挥毫,龙飞凤舞,如龙游九天般的境界,字字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行云流水……
    再拿出几个章印,在上面的章上几个。
    这章印,都是林正辉以前无聊雕刻,有灵石,灵木,金章……
    还有印红泥,水火不侵,万年不掉色,印在上面的能散发淡淡的灵光。
    他们也发现林正辉手上的印章,上面雕刻九龙,祥兽,盘兽,非常漂亮。
    “好一个:为人民服务!”他们鼓掌说。
    “过奖了!”林正辉笑呵呵地说。
    这一幅龙飞凤舞的书法,外人看字,行内人看它的内涵,看出一个人性格与抱负。
    捐款大量黄金,粮食,棉花等。
    林正辉还得到他们亲自签字奖状与证书。
    这东西,要是放在未来几十年后,可珍贵着呢。
    所以林正辉得好好珍藏起来,奖状也得弄一个玻璃相架,挂在家里别墅。
    还有这些字画也是一样。
    一番唠叨后,林正辉开着小车离开了。
    没办法。
    他们太热情了。
    再这样谈下去,林正辉怕忍不住,答应他们当官。
    到时候,他想抽身做生意都没有空了。
    看着他们的白发,就知道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服务而操心。
    “这小车,可漂亮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一种小车,不知哪个国家生产的?”他们目送林正辉和娜娜离开问。
    “没见过,不会他是研究出来的吧?”
    “这年轻人,不简单,希望他多多为国为民贡献,把国内生产力抓起来。”
    “一毛一斤粮,还包过运费,算下来,只是几分钱一斤粮,他会不会亏损?”
    要知道,上面的合作协议,一个月提供吨,不是八万吨。
    “他的生意做大了,可以在其他地方填补这个洞。”
    “看不出,他真的只十八九岁,年轻有为啊!”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林正辉连夜开车赶回山村去。
    他不在首部过夜。
    因为他这一个举动,已经被某些人盯着了。
    这些人,不想林正辉介入他们的圈子里。
    特别是一个资本家。
    “你怎么不答应他们,当个县书也不错啊。”表嫂子娜娜问。
    “有许多东西,你不懂的,这水,不是那么容易滚!”林正辉摇摇头说。
    “那你,还让林晓琪她们上大学,研究生,博士生?”表嫂子不明白问。
    “我这是给她们铺路,有我这一层关系,她们的路也好走许多。”
    “就是想不明白,你哪里来这么多粮,一个月似乎免费供800万吨,天啊,这是多少船?”
    “可以通过鹏城交通,用火车运,省点运费,而且火车还能运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