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在60年代抽一根古巴雪茄
作者:月下小河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最新章节     
    第61章
    猪肉佬没有送林正辉出门,只是戴着这金边墨镜,拿着镜子照了照,觉得自己多了几分帅气。
    然后拿着一根什么姑爸雪茄叼在嘴里,划一下火柴点着它,用力吮吸……
    “咳,咳,草,这个什么玩意!”猪肉佬呛咳几下,看着这个玩意的味道不咋样。
    不过闻了几下,又觉得它很香,就是有一点粗,比他的肥手指还要粗。
    “这么粗,这么长,抽到什么时候?”猪肉佬又深深吸几口香烟。
    第二次,不呛喉咙了。
    再抽几口,觉得味道还不错。
    “抽不完,弄熄灭它,下次再抽喽!”猪肉佬媳妇在清点着10张大团结说:“我看这东西,应该很贵,还有你平时抽的香烟,供销社都没有得买呢。”
    “他手上的东西,就是精贵,特别是这粮,不过媳妇儿你不要拿去倒卖,万一弄得不好,咱们全家搭进去。”猪肉佬看着这些粮,叮嘱自己的媳妇儿说。
    这年头里,倒卖自家的粮,一旦被抓到,直接枪毙掉。
    除非有后台,不然得吃子弹。
    这不是开玩笑的。
    “知道了,再说,咱们家现在又不缺钱,不和你说了,我上班去,下午你有空,给我娘家送点粮过去。”猪肉佬媳妇指了指放在旁边两袋粮食说。
    “好的,你上班去,我骑车给你妈家送过去。”
    林正辉看着竹篮子里的二斤五花腩肉,他脑子里想到今晚的菜肴去,决定做一味红烧东坡肉。
    这可是苏州一味名菜哦。
    随后,林正辉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进入空间里面去。
    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来,穿着一套黑色的运动衣服,再装上600公斤粮食。
    悄悄给彪哥他们驻地的仓库送过去。
    这一次,可能是林正辉最后一次给他送粮。
    因为他手上的钱足够用了。
    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人发现的,就算彪哥的后台再硬也没有用。
    万一人家想搞你,总有千万种方法。
    “林小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最后一次?咱们一直不是合作得很愉快吗?”彪哥听到这里,不禁急起来了。
    “别这么急,听我说完再说。”林正辉在清点这1200元大团结钞票说。
    “你知道,现在供销社粮不足,咱们的生意正火热呢。”彪哥这段时间里,收到许多小黄鱼。
    有一些大户人家,拿小黄鱼出来换粮,一根可以换到十斤粮,粮贵似黄金般。
    赚了多少钱,林正辉没有去问他。
    只是对他说:“他们换一个交易方式,找一个地方交易,这里杂眼太多了。”
    “对,对,我怎么想不到!”彪哥拍了拍后脑说。
    “然后,我会在固定时间,把粮放在某地方,你们的人过去运回来,如果出售完之后,再让人去通知我,我想办法弄粮。”林正辉对他说。
    “嗯,嗯,我听你的。”彪哥点点头。
    “林家村河上游10公里,有一个抽水机房,已经荒废了好几年,你晚上让人过去清理一下,装上木门和大锁,把一枚钥匙给我,下次我把粮放里面,你们过去取。”
    他现在的灵田空间,生产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多,如果大量出现黑市里的话。
    价格会便宜一点,后面一些人也许能吃上一口饭,反正钱没有了,可以再赚。
    人没了,什么都没了。
    “好,好,我也是这样说,反正从县城这里过去,不到六公里。”彪哥也觉得小心一点为妙。
    随后,林正辉清点出200元,放在桌子上面。
    “给我在中学门口租一间屋子,我处的对象要过来读书,到时让你们的人,照顾灵儿的安全。”
    “好的,我现在让人给你办去。”彪哥拿着这200元转身离开。
    “我也回去了,仓库弄好之后,让人过去通知我。”林正辉对这个十分野心的虎哥说:“对了,如果你有办法的话,弄一些全国通用的酒票子,到茅台镇那边,运点茅台酒回来。”
    “那钱……”
    钱,林正辉没有多少钱。
    不过他手上的大黄鱼比较多。
    随手扔给他三根大黄鱼,让他给自己弄些50年代的茅台酒,这种东西,一年一个价也罢。
    关键是他老爸和爷爷喜欢喝,晚上和大队长他们几个,都干掉一瓶。
    要是放到几十年之后,价格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一瓶,喝一瓶少一瓶。
    “这事情,交给我来办吧。”彪哥马上把这一根大黄鱼收起来说。
    “麻烦你了,我先回村去,如果有什么水果,给我弄一些,如桃子,橙子,梨子……”
    “好的,好的,我这里还有一袋苹果和桔子,你拿回去给小孩子吃吧。”
    彪哥跑回房间里,从米缸子里拎出二袋子水果,放在他自行车后面的竹筐子里。
    林正辉不与他啰嗦废话,直接骑自行车回村了去。
    反正林灵儿入学的事情,已经弄好了。
    等彪哥他们把房子租好之后,那么他可以送灵儿过来上学,作为他的媳妇儿,岂能是小学毕业生呢。
    离开彪哥住处。
    林正辉骑自行车到裁缝店里去,找杨小小的妈妈。
    猪肉就不给她了。
    只是给她一条猪火腿,还有十斤面白和十斤细粮,和几只大土豆。
    “杨阿姨,这里有一点棉花,你给我做些棉袄吧,大棉袄和小棉袄,手套也行。”
    林正辉说完,把竹篚里麻包里的棉花拿进裁缝店内!
    棉花是轻的,但林正辉用力压缩起来,一个麻包里装满一百斤的精棉花。
    “这是多少?好重!”杨师傅双手拎一下问。
    “一百多斤吧,还有一包。”林正辉又从竹篚里提一包进来。
    “我家里两个大爷,在你村子里工作,都不想回家了。”杨阿姨想到自己老公和大儿,在林家村里弹棉花,做被子说。
    “都怪我,给他们太多工作量了,让他们没有空回来。”林正辉不好意思说。
    “不关你的事,是他们在你村子里,好吃好住,都不想回来了。”杨师傅想到自己女儿说她老公的工作效率。
    他们一天可以精做三张被子,结果一天只做两张,有时候一天一张被子,你们说呢。
    就算工厂里的磨洋工都不是这样子!
    再加上林正辉各种要求,秋被棉被,冬天厚棉被,要打造十几张的。
    “这二百斤,能做几件?够不够十件?”林正辉问。
    “大人的一斤二两棉,如果做帽子的话,一斤半。”杨师傅说。
    “那小孩子是不是半斤?”林正辉这段时间多少学到一点知识问。
    “嗯,半斤到三斤,看身高大小。”
    “看来,这二百斤不够,你等一下,我再去弄一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