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拆除一号行星,‘行星裂解’技术的初次运用
作者:没钱氪金   让你造星舰,这舰娘哪来的?最新章节     
    拆迁,拆迁。
    总得拆点什么,才能有迁进新东西的空间。
    首都主星不能动;
    三号行星规划好了没法动;
    还要考虑到三号行星前面、‘反粒子囚笼’这座巨构的稳定性;
    兼之,自身的存在,本身也阻碍到了戴森球最后的框架构建...
    苏文觉得,把本就没什么价值的一号行星给整体拆解,是最有性价比的方案了。
    废物利用嘛。
    灵活配置资产,格局立刻打开了。
    “一号行星,块头不是特别大,刚好符合咱们的‘行星裂解技术’的应用范围,”
    苏文琢磨着,“即使把它拆解成碎块,它产生的天体物质,也不是特别多,能够妥善处理。”
    星体之中所蕴含的物质,便是天体物质。
    大部分是泥土和岩石,不光以固体形式存在,还有大量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幔之中。
    这其实是一笔很大的宝藏。
    对各种领域的需求来说,都是如此。
    尤其是天体结构最深处,普遍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星核’。
    深入到核心层的范畴,天体自身质量所导致的庞大引力,使得此处的物质最为凝实、集中。
    就像是恒星深层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重核聚变一般。
    行星的星核之中,同样以大量的重元素为主。
    而这些重元素,在引力场核心部位之中,受四周聚拢而来的浅层物质所挤压,毫无疑问都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
    ——就像是一颗格外炽热的金属球。
    它比地幔层的物质更有价值,其中富含多种多样的矿物,在这种状态下也很容易进行分辨提取。
    而地幔层,相对来说也比地表层更有价值——地表采矿本身就是最为原始、最为粗浅的矿物资源利用方式,不值一提。
    蓝星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的最深层次矿井,也就万米级别。
    这个深度,对于蓝星本身来说...
    充其量相当于毛孔级别,甚至没法算擦破皮。
    哪怕是石油这样让人类文明为止打生打死、付出过数以亿计的生命为代价的战略资源...
    说白了,也就是先于人类这些智慧种族存在之前、就已经‘寄居’在蓝星身上的其他原始生物所留下的积尸水而已。
    根本不是星球本身的矿藏。
    行星之中最为富饶、最为丰厚的矿物储备,连碰都没被碰到呢。
    这才哪到哪。
    相比早期文明的‘从星球表面上刮点头皮屑’。
    ‘深入挖掘、采集星球本身’,无疑是最为高效率的采矿方式。
    当然,这么高大上的技能,相对来说讲究也比较多。
    任何一颗行星,单纯论矿物质的储量与纯度来说,星核自然都是最为丰富的。
    但它本身又是行星之所以存在的基础——不能搞毁灭性开发,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星核遭到过度挖掘,行星本身的地磁场、引力场,都会受到极大破坏。
    在这个光是‘火山爆发’、这种相当于‘蓝星母亲挤爆了一颗痘痘’这种微不足道级别的灾难、都很有可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民受灾死去、数以十万计动物流离失所的,极度脆弱的生物圈里。
    星球核心被破坏、地磁场和引力场被破坏,代表着多么恐怖的灾难,自然无需多言。
    黄石火山爆发也好,环太平洋地震带毁灭性地震也罢,
    相比星核被破坏,那都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跟微风拂面也差不多了。
    估计也就全球核战争、五大流氓把手头所有蘑菇全打出去搞地毯轰炸之类的人祸,才能勉强比拟一二。
    ...因此。
    哪怕不考虑什么‘环境保护’之类的观念,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挖掘星核这种事情,都不能多干。
    不好搞。
    最起码在自己领土内不好搞。
    它基本上就和‘行星裂解’——换个更为人所熟知的说法,就是‘地爆天星’——这种末日武器一样,属于一用就贻害无穷的。
    任何一位文明领袖,在考虑到一颗星球数以十亿计的寿命,以及那些基本上属于一次性快消品的矿物储量相比,都不会认为废掉自己领土上的一颗星球来毁灭性采掘,是什么好主意。
    ——出于这一点,帝国境内的矿业行星也就是所谓‘矿球’,实际上搞的还是地幔采掘。
    这个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当然,如果采得急了,依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但相比前者,还是属于细水长流的类型。
    经过工业生产部和工程学部无数次改良与优化的‘地核钻井’,已经是非常经济实惠、利用率堪称拉满的优秀设计了。
    它们就像是扎进椰子里头的吸管。
    在社会学部精妙的计算下,以一种非常平衡的状态,源源不断地为帝国带来一颗颗富矿金属星球内部的充沛矿物资源。
    ...在这种种原因的影响之下。
    直到如今,帝国都还没有正儿八经地‘拆解过一颗星球’。
    这种毁灭式的采掘,是不为锱铢必较的苏老板所喜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可持续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
    为了腾出一条轨道,为中央星系多搞一块足以塞下一整座巨构基址的区划空间;
    同时,也腾出一些空间给即将完工的戴森球;
    这还是头一遭,要把之前获得的‘行星裂解’技术给运用到实际生产方面...
    “唉哟,搞得还是很壮观的嘛。”
    同样是第一次有机会亲眼见证这种场面的苏文,毫无疑问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抱着开眼界的心情过来,也没有失望地、旁观到了非常顺利的全过程。
    应该说是很不虚此行的了。
    在他眼前,舷窗之外。
    恰好就运转到和中央星系擎天堡位于恒星同一侧的一号行星,
    正在戴森球表面些许尚未完工的框架所泄露出的光芒映照之下,
    被几十艘大型特种工程船,缓缓套上一层仿佛护盾一般的纯白色光罩。
    ——这笼罩着它的,本身也的确是一种力场护盾,只不过是对内不对外的。
    这些基于引力场约束技术所设计的所谓‘护盾’,就相当于一个壳子。
    将行星本身,大致地包裹起来。
    如果黎星洁在这里,她想必会惊讶地发现,
    眼前这一幕,和当初‘一号秘境’被整个从蓝星上挖出来时,惊人的相似。
    实际上双方本身也是基于同一种技术。
    利用力场约束,将整颗星球都完全笼罩。
    它本身的引力源,被干净利落地直接屏蔽。
    但特种工程船同时布置的干涉装置,也将之轻易取代。
    发生在纯白色光罩之内的行星裂解射线,让一号行星本就已经时刻处于熔融状态的表层结构,像是被剥开的果肉一般,轻易脱落。
    若非有这光罩阻隔,它会在很长的时间内,慢慢崩解。
    最终成为中央星系内的一块小行星带。
    但眼下,它只能是像被封印在了玻璃罐子里一般。
    在苏文的目光中,迅速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