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点将,出兵
作者:两广总督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     
    脱欢说完,但久久没有等到朱棣的回复。
    他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朱棣没有听清他的话。
    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位帝王看清了他的心思。
    是了,这样的一位帝王,自己的小心思怎么可能藏得住呢!
    纵然没有抬起头,但他依然能感受到那位帝王凌厉的目光,和强大的压迫感。
    他连忙补充:“我瓦剌也会出兵,只求大明能出兵相助。”
    “不急,明军出塞,本就是为了阿鲁台而来,现既已发现了他的踪迹,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我大明自会出兵。”
    朱棣的声音响起,脱欢的心里才算是松了口气。
    “老二老三。”朱棣又看向一旁的小老二和小老三。
    “儿臣在!”
    小老二小老三出列。
    “替朕好好招待一下顺宁王。”
    “是!”
    脱欢心中忐忑,他并不想去喝酒。
    虽说朱棣说了会出兵,但出多少,和瓦剌怎么配合,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呢!
    他也不敢直接问朱棣,只好跟着汉王与赵王下去。
    接着,朱棣又打发走了其他人,只留下了杨轩。
    “脱欢想与我大明合作,此事你怎么看?”
    朱棣看向杨轩,身子斜靠着椅子。
    “这是一个机会。”杨轩说道。
    “你也这么觉得?”朱棣道。
    “鞑靼频频犯边,不打不行。”
    “但瓦剌的发展我们都看在眼里,脱欢是个有野心的人,说不定在他的手里,瓦剌会一统草原。”
    “他在位时,瓦剌能与大明和平相处,但往后呢?”
    “谁能保证,瓦剌与大明会一直和平相处。”
    “我们不得不考虑。”
    “此次与瓦剌合作,是个削弱瓦剌实力的好机会。”
    “只要草原一天不统一,就这样乱着,我大明才好置身于事外。”
    听完杨轩的话,朱棣点点头。
    他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那我们,出兵多少呢?”
    “又让谁来领兵呢?”
    朱棣问道。
    “一万骑兵足矣。”
    “至于领兵之人,我亲自来。”
    杨轩微微一笑。
    至于答应朱高炽会紧紧跟在朱棣身边。
    拜托,看看朱棣现在的身体,他还想带兵冲杀?
    看到杨轩脸上的表情,多年来的默契,让朱棣知道,这厮的心里,怕是又在憋什么坏水呢!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点了点头道:“好,那就交给你了!”
    他相信杨轩不会让自己失望。
    ……
    次日,朱棣再次召见脱欢,并告诉他,大明会出一万骑兵。
    由长平侯领兵。
    听到这个消息,脱欢放心了。
    别人不知道长平侯的本事,他还能不知道吗?
    当初自己的老父亲就是被这个人生擒的。
    并且单人单骑阻挡他们瓦剌大军的事迹依然在内部流传。
    这个人不死,他可不敢跟大明翻脸。
    “阿鲁台,你的死期到了!”脱欢心里想着,然后表达了对大明的感谢。
    接着,便与朱棣商量了出兵的时间,以及如何配合作战。
    还有他们瓦剌会派向导来给明军带路。
    一切都商量好,脱欢离开了明军大营。
    而明军的将领们,则开始争抢起谁来当杨轩的副手。
    这一战的胜负,他们都没有丝毫的怀疑。
    明军必胜这四个字已经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所以此次跟着长平侯去,完全就是白捡军功啊!
    尤其是几个侯爵,伯爵!
    他们都想让自己的爵位再往上升一升。
    对于诸将的争吵,请战,朱棣并没有阻止。
    一个将领,一支军队,闻战则喜才是应有的面貌。
    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朱棣压了压手,让他们安静下来。
    然后亲自点将。
    首先是朱权和小老二,他们和杨轩相熟,也有默契。
    然后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好圣孙头上。
    这些年来,在他的培养下,好圣孙在军中也有了不小的威望。
    这次是他最后一次亲征了,就让好圣孙去跟着捞点军功,让自己的威望再升一升。
    注意到爷爷的目光,朱瞻基的眼中充满了渴望,心中更是激动无比。
    但他死死压制着,不敢表现的太明显。
    “太孙也跟着去吧!”朱棣开口,确定人选。
    接着,他又点了两员大将。
    其中成国公朱勇给杨轩当副手。
    至于英国公张辅,自然是留下了。
    出战的将领就这样确定了。
    至于一个国公给侯爷当副手,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就连朱勇本人也是如此。
    毕竟,朱勇的国公是继承他老爹的,他本人论资历,军功,能力,都比不上杨轩。
    当然,资历,军功,能力这些朱勇也比不过朱权。
    但朱权是藩王啊!
    此战结束,朱棣就要开始考虑收回朱权的兵权了。
    他不能把这个问题留给儿孙。
    让朱勇给杨轩当副手,朱棣也有有着培养他的心思在的,顺便增加一下他的资历。
    朱勇还很年轻,比张辅要年轻的多。
    等张辅退了,朱勇就能接替。
    朱棣的想法很好。
    张辅是留给儿子的,朱勇则是留给孙子的。
    这次跟着杨轩出去,还能让两人加强一下感情。
    ……
    转眼又是数日后,瓦剌的向导来了。
    杨轩等人带着一万骑兵出发了。
    据最新的情报,阿鲁台他们正在休整。
    与脱欢商量好的计划就是明军与瓦剌大军将阿鲁台包抄全歼。
    但这只是明面上的计划。
    真正的计划只有杨轩知道。
    就连朱棣也只知道个大概。
    大军疾行数日,到达了和瓦剌约定好的位置。
    只待一个信号,就可以向阿鲁台发动进攻了。
    朱瞻基脸上的激动已经藏不住了,心里下定决心,这一战,一定要灭了阿鲁台。
    但杨轩却把朱瞻基叫到身前:“去,把我们的旗帜打起来。”
    “尤其是我的旗帜,一定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师叔祖,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
    朱瞻基质疑道。
    “执行命令就好,其他的,以后你会知道的。”
    杨轩没有解释。
    朱瞻基虽然疑惑,但本着对师叔祖的信任,还是下去执行命令了。
    不久,宁字王旗,汉字王旗,朱字将旗,大明的日月旗,以及那杨字大旗,全都立了起来。
    旗帜上已经干涸的鲜血,充满了肃杀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