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梅落春生(2)(慢更)
作者:慕子归   青山白云传最新章节     
    她拉起少年的手,“今日天气好,不如我们同去街上看看吧?”
    不等少年反应,脚下已经跟着少女跑出了门。
    “真是热闹啊。”少女望着人头攒动的闹市,感叹道。
    “阿明,若是有什么想要的,阿姐买给你。”她低头对身边的少年说道。
    显然,少年早已被街上各种各样的事物所吸引,她哑然失笑。
    “阿姐,我想要这个,这个,还有那个...... ”
    一通逛下来,两人早已满载。
    少女有些无奈地扶额,“阿明,如今我们想偷偷回去却是有点难。”
    “为何要偷偷回去?”少年不解。
    少女一噎。
    今日本是去村子里看诊,可她以身子不舒服又偷偷跑了回来。
    这种缘由,还是不要和小弟说了吧,免得又带坏了他。
    ——“二姑娘是来取画吗?”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墨坊门口,仆人认出了苏家二姑娘,迎上来问道。
    少女暗自懊恼,怎么不知不觉带阿明走到这里来了。
    她只得强笑着说道:“是啊,今日正巧来街上,想着顺道来取。”
    “那可真是巧,那位公子早些时候刚送来一幅画呢。”仆人笑着回道。
    “是么。”她随口答着,心思却有些飘摇。
    此刻在苏决明的眼中,阿姐的神色却十分复杂。
    他不由的好奇他们所说的画究竟是什么。
    “您稍等片刻,小的这就为您取来。”仆人躬身退下,随后很快取来一卷画,以及一个玲珑锦盒。红檀木的锦盒似乎还残留着墨香,不知是不是错觉,少年眼中,阿姐的脸更加红了。
    “阿姐,这是什么啊?”满怀好奇,少年问道。
    素手轻轻打开了锦盒。
    锦盒里,一对剔透的青花冰纹玉镯在阳光下光华流转。
    玉镯压着一张字条,是苍劲有力的隶书。
    “何故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阿姐,这是什么意思啊?”少年不明所以。
    而少女却一言不发。
    “姑娘,好久不见。”
    突然,一个青年的声音在珠帘后响起。
    “啊呀,原来您还在这儿,”仆人惊呼了一声,“二位贵客,内室有香茗,可供一叙。小的失礼,先行告退。”他察言观色,缓缓退下。
    只留三人在原地。
    “是......是你,好......好久不见。”少女突然踌躇了起来。
    “阔别三载,值此良辰,在下前来赴约。”青年望着少女,青年的模样不甚出众,却长了一双天生含笑的双眼,如春阳下荡着微波的清澈湖水,深邃而温润,让人无法讨厌得起来。
    “阿明。”少女突然叫了少年的名字,“阿姐想吃刘婶铺子的糖水豆沙,你去为阿姐买一盅吧。”
    苏决明挠了挠头,乖巧地应下,一溜烟地跑出去。
    哪知道他刚踏出门扉向糖水铺子的方向跑去,又蹑手蹑脚地踱到墨坊的窗前,低着头紧贴着墙,屏息凝听——
    屋子里的两人似乎都没有察觉窗下的人,相对无言。
    苏流萤看着面前的青年,踌躇了半晌,率先开口:“这玉镯......”
    “那时受在下拖累,害得姑娘摔碎了镯子。小小心意,多谢姑娘当日仗义相助。”
    青年笑着开口,坦然自若。
    她暗暗叹了一口气:“举手之劳,公子不必如此费心。”她望着桌上的锦盒,那对玉镯静静地躺在里面,“医者救人,乃是天经地义,这东西太过贵重,流萤不能...... ”
    “怎会?”青年满眼笑意,也不知笑意是否入了眼底,他突然打断了少女的话,“在下收到姑娘书信,五月余便整顿行囊,一路南下,颠簸数月,昨日才堪堪赶到。在下的心意,姑娘竟不知?”
    一语毕,在少女的心中激起千层浪。
    原来,他竟真是为自己而来吗。
    她问道:“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青年微微颔首,看着她,“姑娘何解?”
    她沉默了片刻,衣袖中的手暗自攥紧又松开,抿了抿唇,终于正视着青年的眸子,那双眸笑意盈盈,却又好像深不见底,她想到了游学时看过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戏本子,皆是说着什么天赐良缘,神仙眷侣,如今这桩情事就这样摆在了眼前,少女却本能的觉得畏惧。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远处似是歌声萦绕。她想起了与他初见的样子。
    她颔首,目光坚定。
    青年笑了,这次的笑似乎发自内心,“如此,在下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