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黔南叛变欺压甚,杀鸡儆猴时运转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846章 黔南叛变欺压甚,杀鸡儆猴时运转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
    杨国忠受命出征黔南,身上兼有黔南、剑南二节度使,此时才抵达剑南道泸州前线。
    早在天宝十年,黔南诸族不满大唐高压政策久矣,起兵反抗,时任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推荐亲信鲜于仲通为主将,令他率军攻打南诏,结果失败,损失数万人。
    然而由于反叛军只是不满朝廷欺压,故而仅仅只是结寨自守,拒不纳贡。
    所以并没有侵占剑南道的土地,再有黔国公府在黔南劝阻,反叛力量仅在黔南道,且起起伏伏。
    为了谋取战功,杨国忠借用黔南与中央之间的信息差,为鲜于仲通遮掩败绩,伪造战功上报朝廷。
    朝廷以为真,所以并没有怪罪二人,反而加官进爵,让杨国忠身兼剑南、黔南二节度。
    虽然遮掩了败绩,但杨国忠深知黔南问题必须要解决。
    故而提拔黔南当地的蛮人领袖孟良柱为黔南兵马使,以为招揽黔南各部。
    谁知孟良柱上任后大肆敛财,欺压良善,凡是以往与他有仇的部落、家族多被其查抄。
    黔南各地大惊失色,本来有所减缓的反抗势力再次聚集起来。
    不仅如此,孟良柱还派人挑衅南边从骠国刚独立出来的木邦,想要欺负小势力,以谋取更多的战功。
    结果木邦军忍无可忍,动用所有力量起兵反攻唐军。
    孟良柱不得民心,加之木邦首领派人联络黔南各部,约定驱逐唐军后各部自治。
    早已无法忍受的黔南各部首领、汉人豪强纷纷起兵袭扰唐军粮道,致使孟良柱大败,一路退回黔南收服昆州。
    消息传到长安,这才有了杨国忠召集大军南下之事。
    然而当杨国忠意欲在长安附近募兵南下征讨叛军时,百姓们一听是去黔南,这与流放何异,所以没人愿意应募。
    无奈,杨国忠只好派御史捕人强制送到军所,东拼西凑,这才募集了十余万大军。
    加上剑南兵马使鲜于仲通手中的三万余,以及黔南孟良柱手中的残兵数千人。
    总算接近二十万,所以杨国忠有信心平定黔南叛乱。
    泸州,小小的泸州城此时旌旗蔽日,战马喧嚣,近二十万大军聚集在周围,让泸州第一次聚集起如此多人气。
    大营中杨国忠高坐帅位,其下诸多将校分列两旁,心腹大将鲜于仲居于位首,本来在昆州的孟良柱跪伏在军帐正中,瑟瑟发抖。
    “本帅命你坚守昆州,援兵不日便至,你为弃城逃走?”
    “大帅饶命,此实非小人之过,贼军与城中黔国公府勾结,加上军中多黔公府旧部,只是顷刻,数千大军便更弦易张,手中没有兵马,实在守不住啊。”
    听闻黔国公府叛乱,杨国忠眉头紧皱,怎么也不愿意相信。
    要知道黔国公府镇守西南近百年,忠心为国,怎会与域外蛮族同流合污。
    虽然这些年由于朝廷的态度转变,黔国公一系第一次失去黔南节度使的位置,但也不会投降外族人吧。
    就算他们想,松溪白氏也不会准许。
    但如今事已至此,如何谋划光复黔南才是当务之急。
    想到要重头开始进攻黔南,杨国忠就感到头疼,更糟糕的是,昆州一失,代表常年驻守黔南的黔南军全军覆没。
    没有了本地军队的向导,加上黔南地势复杂,接下来的战斗就难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孟良柱,杨国忠就气不打一处来,本来去年黔南已经被朝廷安抚好了,孟良柱一上任,甚至将黔南全部丢失。
    “丧师失地,弃城逃命,本帅能饶得了你,军法饶不了你,来人,拖下去,军法从事。”
    “大帅,饶命啊!”
    杨国忠冷冷的看着孟良柱临死前的高呼,却没有一丝反应。随着帐外声音戛然而止,仅次于节度使的兵马使就这样如宰猪般杀了,在场的众将都感到一丝冷气。
    “本帅不管之前你们怎么样,今后,但凡有听令不从,裹足不前者,孟良柱就是你们的下场。”
    “谨遵大帅令。”
    看着用一颗人头,震慑住这群骄兵悍将,杨国忠很满意。
    就在他们还在商量接下来的进攻计划时,一名亲兵冲入军帐:“大帅,朝廷来人。”
    杨国忠听后立即出帐,迎接天使。
    宣读完制书,又塞了点钱,杨国忠才得知朝廷让自己回去的原因。
    李林甫探听禁中之语,得知自己早晚要被李隆基罢相,内心忧惧万分,不过一个月便死了,皇帝让他尽快返京,接任右相之位,完了就没了。
    “快,备马,本帅即刻启程返京。”
    “大帅,那这南征之事?”
    “取消所有进攻计划,命令各营守好营寨,具体命令等本帅回京后自会下达。”
    说完,杨国忠带着几名亲信,在数百名骑士的护卫下望长安而去。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二十一日
    自从得到诏令后,杨国忠仅用了十日,跑死了三匹马,终于抵达京师。
    十一月二十三日
    李隆基任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吏部尚书,判使照旧。
    此时的杨国忠身上除了右相、吏部尚书职位,还有京畿采访使、专判度支、剑南节度使、黔南节度使等四十多个使官。
    再加上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在内,杨国忠的权势比之李林甫还要巨大。
    不过虽然如此,但实际威望,杨国忠比起李林甫来说还是差得远。
    为了坐稳自己的右相之位,杨国忠立即将鲜于仲通从剑南召回来,任命其担任京兆尹。
    又让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等授意选人,以掌握官帽子,煊赫自己的权利。
    天宝十二载
    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李隆基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他看。
    并奏道:“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
    李隆基信以为真,便没再管这件事了。
    但朝廷不下令赈灾,致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关中顿时大乱,流民聚集州城之外,期待着放粥。
    扶风太守房琯见朝廷迟迟没有动作,看着城外的灾民,实在忍无可忍。
    立即提笔向朝廷奏报当地出现的水灾,请求朝廷赈灾,亦或免去今年的赋税。
    谁知报灾文书根本就走不到李隆基案前,被杨国忠截留,直接叫御史审问他,最后编织罪将他下狱,流放大洋洲,以彰显自己的相权。
    好在大唐府库充足,关中各地民政官以府库的钱财往关东购粮,勉强将这次水灾后产生的民乱压制下去。
    不过自此以后,各地再也没有官员敢向朝廷汇报真实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