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文治武功报前怨,四方安定天可汗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721章 文治武功报前怨,四方安定天可汗
    二十七日,李世民诏令私人之家,不得擅权建立妖神,随意设立不适当的祭祀,不合礼法的祭祀祈祷,一概禁绝。
    开启了朝廷插手民间祭祀的先例。
    十一月八日,立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
    十一月十日,任命国子学博士白定为翰林院学士,兼任太子少傅。
    翰林院是李世民首置,他认为原先的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于是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兼拟诗文。
    而白定就是他为这群翰林院待诏选的头头。
    同时,参照原秦王府的文学馆,在弘文殿设置弘文馆,储备人才。
    贞观元年正月,燕郡王李艺(罗艺)占据泾州造反,不久被左右的人所杀,传送首级到京师示众。
    九月十二日,李世民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
    颉利可汗提前得到消息,率大军十余万前出至金河扎下牙帐,准备与唐军在桑干河一带展开大决战。
    这时,与唐朝有姻亲的dtz小可汗突利可汗,再也忍受不了颉利可汗的长期压制排挤,便暗中与唐朝联络,表示愿意归附唐朝。
    同时派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名山大川求雨,中书舍人杜正伦、白宗续等人往关内各州安抚慰问。
    十一月十九日,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李世民见国内政治稳定,百姓逐渐归心,加之长期以来的整军备战,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
    贞观三年
    太上皇李渊由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居住,李世民入住太极宫,开始在太极殿听政。
    感到胸腹上抵着一把尖刀,颉利可汗只觉得坐立难安,于是将牙帐后移至碛口。
    六月八日,因为干旱,李世民亲自审查并记录囚徒罪状。
    李靖、白集二人分析后,决定由白集继续带领大军压进,李靖领骁骑三千人从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压迫突厥骑兵的生存范围。
    正月二十日,白集后续大军还没有抵达,李靖敏锐抓到突厥军队的换防漏洞。
    又命令文武官员各人上密封的奏章,尽量说出朝政得失。
    在李世民三年昼夜不歇,励精图治之下,曾经动荡的唐王朝开始稳固下来。
    二十三日,因旱蝗灾害,李世民自陈己过,施行大赦。
    贞观二年
    三月二十二日
    李世民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饥民赎回卖掉的孩子。
    于是为了彻底解除dtz威胁,开始派遣并州都督白集、灵州都督李勣、兵部尚书李靖等人率领十多万大军分兵攻打突厥。
    趁着夜色袭取了突厥前帐定襄,距离可汗大帐仅有数里。
    贞观四年
    正月,李靖、白集率大军从朔州出发,李勣由灵州北向。
    同时,李靖派出间谍离间颉利可汗的部众心腹。
    正月二十五日,在李靖派出的密使威逼利诱下,加之早就与唐探有接触。
    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果断背叛颉利可汗,秘密携带隋炀帝皇后萧氏以及其孙杨政道投降唐朝。
    得知康苏密等人投降唐朝,知道己方军心已经被唐军渗透成了筛子,此时与唐军决战,不亚于自寻死路,于是颉利可汗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
    就在路过白道,原来白氏在武州的定居点时,颉利可汗遭遇了唐朝另一支大军李勣部的截击。
    突厥兵大败,颉利可汗率领残兵败将退往铁山一带,最终收拢余众数万人。
    经历了白道大败,加之突利可汗威胁在侧,内部又人心不稳,颉利可汗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唐军的对手,于是再次派执失思力作为特使,到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
    说自己愿意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拖延时间,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然这种小心思如何瞒得住唐朝君臣,在李靖、白集、李勣联名上书,此乃颉利可汗的阴谋,加之朝内白槐、房玄龄等人的分析,最终下令三人继续进军。
    务必将颉利可汗留在漠南。
    三月十四日,唐军五千骑兵在阴山南麓抓到颉利可汗主力,在唐军轻骑的拖延下,突厥军没有来得及越过阴山,被唐军主力堵在了山脚。
    翌日,唐军十余万在李靖、白集、李勣三人的指挥下,向突厥发起冲锋。
    这一战打得昏天黑地,飞沙走石,最终突厥人被唐军全歼,颉利可汗率亲卫遁入阴山。
    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于阴山西麓抓获颉利可汗,献到京师。
    二十九日,李世民向太庙报告俘虏了颉利可汗。
    四月二日,御驾行至顺天门,献俘的军官将颉利可汗以及俘获的数十位突厥酋长尽数献上。
    与此同时,前来观礼的西北诸蕃邦震动,眼见如此强盛的dtz被唐军一战覆灭,内心惶恐不安。
    于是在众酋长蕃主的推举下,李世民接受了西域诸国与草原诸部奉上的“天可汗”尊号。
    为了体现自己的合法性,李世民刻“天可汗”玉玺,以此封立他们的君长,代表从此大唐以北的部落、国家都将在天可汗的旗号下生活。
    九月八日,李世民下令收埋长城以南的尸骨,并组织官员祭祀阵亡的唐军将士。
    二十日,命令从古时以来的英明的君王、圣明的皇帝、贤臣英烈的坟墓都不准割草放牧,春秋致以祭祀。
    漠南大捷,让唐朝的声望远播,但李世民并没有因此骄傲自大,反而愈加谦虚,重用原李建成的心腹大臣魏徵,虚心听取他的谏言。
    又接连设置律学,颁布《五经》,下令仿造北夏旧例,在全国各州县开设学堂,教化百姓。
    为了更好的了解民间风俗。
    贞观八年
    李世民命令尚书右仆射李靖、特进萧瑀、杨恭仁、礼部尚书王珪、民部尚书白宸、御史大夫韦挺等要臣从长安出发。
    鄜州大都督长史皇甫无逸、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苏誉、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张亮、凉州大都督李大亮等人在当地采风。
    右领军大将军窦诞、太子左庶子杜正伦、太子右庶子白宗续、绵州刺史刘德威、黄门侍郎赵弘智等作为皇帝特使暗中出使四方,查漏补缺。
    贞观九年
    吐谷浑寇边,李世民命令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出击吐谷浑。
    次年大败吐谷浑主力,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献于唐军。
    李世民另立吐谷浑国王,封为河源郡王,使他统率吐谷浑部众,勿要再教部众犯界,吐谷浑新君叩首以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