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本官有三问
作者:一笑澄明   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大明从慎重开始正文卷第112章本官有三问次日,宋景就来到了严府。
    “这是陛下给学生的赐银,总共一百两,还请大人帮学生捎回家中,夫人种稻养蚕,甚是辛苦。
    家中上有耄耋之老,下有嗷嗷待哺之儿,全凭夫人一人打点,晚生实在惭愧,在京城除了恩师,学生最信任的人,便是大人了。”宋景奉上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可不少,将近一个人二十年的工钱了,普通人家哪里见过银子,全都是用铜板。
    严成锦却疑惑:“陛下赐了你一千两,怎么只有一百两?”
    宋景犹豫片刻,才道:“煤炭先要从矿场采来,还有铁矿石也要开采,炼一炉铁,要五六个工人,这都是银子…………”
    怎么有点耳熟?
    宋景惭愧道:“新炉建造,长宁伯让学生填补,拿去了九百两。”
    严成锦无言以对,长宁伯在大殿上就是这么说的啊,自己给了他五百两,又从宋景这儿磨去九百两。
    白白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你可知道,长宁伯从本官这里拿去了五百两,用作新建炉子。”严成锦问。
    “少爷,是五百八十七两。”何能提醒。
    还给了周彧八十七两好处费。
    宋景双眼瞪的像铜铃一样大。
    严成锦轻叹一声,道:“本官的银子不用你还,只是想告诉你,男子汉出门在外,要稳重一些。”
    “说来惭愧,学生自幼在家中苦读,极少花过银子,都是夫人料理,夫人不在身边晚生就……不过大人放心,学生记住了。”宋景用力点头。
    不管是哪个朝代,初来乍到,总是要吃一些苦头的。
    严成锦忍不住多问一句:“真的长记性了?”
    宋景毫不犹豫的点头。
    严成锦道:“那本官便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长记性了,听好,若从此刻起,你我并不相识。”
    “敢问阁下是谁?”
    “在下宋景。”
    “敢问阁下从哪里来。”
    “自南昌府奉新县而来。”
    “敢问阁下要到哪里去?”
    “留在京城,哪里都不去。”
    严成锦失望地摇了摇头,“只答对了一道,方才你说长记性了,我还信以为真,真是高估了你。”
    宋景脸色羞愧地通红,又有些不甘心:“学生哪里答得不对了?”
    “初次见面,不知对方是何居心,你怎么能报上姓名,应当先报上自己的字。
    问你从何而来,你怎能如实作答,若是寻仇的人,岂不给妻儿老小招惹祸端?你当先反问对方,探明对方来意才是。
    问你要到哪里去,便是探明你的目的,哪里都不去,堪堪算是答对了。”
    宋景瞠目结舌。
    严成锦郑重地道:“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人生在世,不过三问而已,你若是能想明白,日后,长宁伯也骗不了你的银子。”
    说着,把一百两银子接过来。
    这几日,王不岁要南下江南,正好可以让他帮宋景把银子捎回乡。
    宋景还没离去,朱厚照就乐不可支地走了进来。
    昨夜刚洞房,今日就出宫了。
    严成锦知道,这厮肯定是偷跑出来的。
    洞房第二日,太子和太子妃要拜见皇帝和皇后,内官还要记录昨夜洞房的情况,弘治皇帝知道他又跑出来了,不知会不会拿着打龙鞭出来找他。
    朱厚照春风得意:“老高,你知不知道宋景在哪儿?”
    朱厚照没见过宋景。
    严成锦想了想,看向宋景,眉目传言,如同在对宋景说‘看你将这三问领悟到什么地步’。
    宋景点点头,先是对着朱厚照作了一揖:“不知阁下找宋景何事?”
    朱厚照注意到了旁边这个书生:“你是何人?”
    “在下宋以贤。”
    严成锦点点头,深得本官的慎重真传。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此人竟与宋景同姓,“你可认得宋景?”
    宋景又问:“敢问阁下找宋景何事?”
    “瞧你说的,本宫没事就不能找他吗?”朱厚照不忿。
    宋景一脸求助地看向严成锦,仿佛在说‘大人,这题超纲了啊……’
    严成锦轻叹一声,有些人天生就会,有些人,怎么教都不会。
    这倒不怪宋景。
    朱厚照成日在詹事府与文官们斗智斗勇,早就变成老滑头了,非我辈智商与经验,不能对付。
    “站在殿下眼前的,就是宋景了。”严成锦道。
    朱厚照双眼放光,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份契书,又拿出红泥,一脸猴急:“快快快,在这里盖个手印,本宫还要回宫给父皇母后请安呢,回去晚了,是要挨父皇揍的,本宫问过刑部了,按了手印,什么都可生效。”
    宋景听得云里雾里。
    严成锦知道,这八成又是‘奉天承太子运,诏曰’的圣旨。
    宋景茫然:“阁下这是……”
    “你先按了,本宫再与你解释。”
    宋景挽起袖子,在朱厚照说的位置按下手印,再签上自己的大名。
    哪知朱厚照卷起纸张就跑了,“本宫要挨揍了,下次一定给你解释。”
    “…………”宋景。
    朱厚照说的倒是实话,严成锦估摸着他再不走,锦衣卫就要来抓他了,良久之后,宋景才回过神来。
    严成锦道:“不必担心,他是你恩师的女婿,当朝太子。”
    ………………
    坤宁宫,
    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等朱厚照来请早安,时间悄然流逝,茶都凉了两壶了。
    寻常这个时候,弘治皇帝已坐在暖阁批阅奏疏,等太子请安,纯粹是浪费时间。
    张皇后看他着急,便劝一声:“洞房花烛夜,起晚了是好事。”
    太监韦泰走了进来,但通报的,却是内阁之事:“陛下,内阁三人有要事急报,候在暖阁。”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内阁三人一同急奏,定是十万火急,太子之事,有劳皇后了。”
    张皇后知道他也坐不住,说不定,一会儿还要把气撒在朱厚照身上,便颔首点头,让弘治皇帝先行离去。
    此时,内阁三老面色凝重,弘治皇帝从偏门大步走进来,还未落座,就问:“三公如此着急?”
    刘健郑重道:“是建州女真,请求朝廷发放堪合,恢复与大明通商,作为交换,他们愿意把俘虏的汉人放还。”
    此事都是因交易铁具而起。
    建州女真和鞑靼一样,大明都未对其开放铁具交易。
    堪合是明朝给建州女真的通行证,有了堪合,他们就能进入大明的边城,做一些买卖。
    建州女真生活在浑河流域一带,他们并不善耕种,更别提铁冶,连耕种,也是抓捕汉人和chao鲜人去耕种,有时也侵扰边城。
    高皇帝的时候,曾在辽东一带封给他们官职,建立卫所,让他们抵御鞑靼人。
    给他们的好处,就是发放堪合,让他们与大明边城通商。
    但后来建州女真人起了歹念,为了发展自己的技术,竟敢俘虏大明的匠人,把铁匠、木匠、织女虏去不少。
    朝廷一怒之下,就起兵讨伐,杀了不少酋领,建州女真人也退居到了浑河流域,以捕猎为生。
    捕猎需要大量铁具,大明向暹罗等国出口铁具,引起建州女真的注意,但他们又没有资源来换,只能请求恢复堪合制度,从坊间交易零散的铁具。
    李东阳道:“臣以为,不可恢复堪合!陛下有所不知,据辽东巡抚陈瑶来报,海西前卫都督极不安分,甚至有叛逆之势,早已不向朝廷通贡,背后便是建州怂恿,若以人去换铁具,日后恐怕建州会俘虏更多汉人,来要挟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