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召唤的居然是厨子,这让王羽有些无语。
虽然他对厨子,并没有什么歧视,但不管怎么,这也是黄金召唤卡,哪怕只是特殊属性,如果召唤出来一名厨子出来,怎么看都有些亏了。
“下一个,下一个。”王羽摆了摆手道,期望可以出现一位能力不错的特殊人才,尽管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是系统制衡会变得更加厉害。
【叮咚,召唤第二人,明朝着名大臣,郑和,航海:100;】
看到郑和出现后,王羽的眼睛瞬间一亮,毕竟这位的份量,正符合王羽的要求。
郑和,本姓马,名三宝,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所以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州人,明朝着名的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在年轻时,就侍从于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1405年至1424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这是十五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饶尊重和纪念。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先后指挥了消灭海盗陈祖义、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以及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的战争。
三次战役中,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战术,全部取得了胜利,宣扬了大明国威,使华夏之名流传于四方。
只不过洪熙元年后,下西洋因为国库空虚被停止,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
1430年,也就是宣德五年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只是此时他已经老迈,最终在三年后,卒于古里国,死在了自己的战场上。
而他一生的心血资料,也被刘大夏这个畜牲,一把火给烧的干干净净,使得大明彻底断绝了前往海洋的道路。
如若不然,大明或许会赶上航海时代。
【叮咚,召唤第三人,明朝着名商人,沈万三,商业:100;】
沈万三,本名沈富,后又名沈秀,字仲荣,号万山,元朝江浙行省湖州路乌程县人,因为是商人沈佑第三子,所以叫做万三,是中国元末明初的着名商人。
沈万三的父亲沈佑,始徙于平江路长洲县之周庄,率族人开垦荒地,以农业发家。
沈万三继承父业后,便率其家族子弟尽力农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以周庄作为商品贸易与流通基地,广集货资,迅速成为江南第一豪富。
至正二十七年,明太祖攻苏州城,姑苏王张士诚赖沈万三等苏州百姓大力支持,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
城破后,明太祖对苏民采取报复措施。
沈万三见形势严峻,于是主动示好,先是帮助修建南京城,资助筑城资金三分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欲犒军,又请求代出犒银,明太祖问其“百万军能遍赏乎”,沈万三答以每军可犒银一两。
朱元璋于是忌惮沈万三收买军心,便起意杀之,马皇后多次对其劝谏,谓沈万三固然富可敌国,然而未尝为不法之事。
正因如此,沈万三遂免死,改为抄家,流放云南。
不过即便如此,沈万三依然从茶马古道发现商机,那就是走茶马古道将江浙的丝绸、陶瓷和手工业品运往滇西北,乃至进藏,不失为一条求富的新路。
虽然那儿气高寒,路途非常坎坷,充满艰难困苦,却很有开发的余地。
具有丰富经验的沈万三,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茶马古道,将江南一带的丝绸等特产越云南,甚至进入西藏和缅甸、印度…
从沈万三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出来,系统给他100点满值商业属性,是一点也不高,因为他能够利用任何东西,转化为自己赚钱的商机。
【叮咚,召唤第四人,东晋时期着名大臣,书圣王羲之,书法:100;】
王羲之,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影书圣”之称。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时期显赫的政治家族琅琊王氏,七岁便开始学书,十二岁读前人笔论。
少学卫铄,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等诸名家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华岳碑》,开始意识到不足。
于是其遍学众碑,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王羲之二十三岁便出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永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355年,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后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晋穆帝升平五年,年仅58岁的王羲之病逝。
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
王羲之于是撰写出,素有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在书法上的造诣,王羲之在历史历代是无人可以超越的,不然也不会有书圣之名!
其书法风格,讲究平和自然,笔势委婉而又含蓄,遒美健秀,兼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誉为“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近代书法家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当然,王羲之最让王羽看中的点,还是他的身份,两百年后的琅琊王氏出身,一旦出世,肯定会植入琅琊王氏那里。
而就在王羽随同王腾,游历下学习时,就拜访过这个家族,并且让绝大部分人,选择投资他,这其中就有琅琊王氏族长王谊,还有他的两个弟弟,老二王睿,老三王典。
这两人都是有着统军才华,其中老三能力最强,巅峰统帅属性达到了95,堪堪达到白银境界,就连他的巅峰武力,也是达到巅峰神将层次。
而老二王睿,虽然能力比起老三有所不如,但是政治属性要更胜一筹,左一州之州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果王羲之出世,那效果就更好了,不定还会把他那几个叔伯父也给携带出来,至于出来之后的制衡,王羽暂时就考虑不了这么多了。
……………
【叮咚,召唤第五人,明朝中期名将,戚继光,练兵:99;】
戚继光,一代名将,在他还没有崭露头角之前,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不仅祸害百姓,而且危及国家政权。
官兵围剿,却屡次被打败,情势越发严峻。
而这时,戚继光以救火队长的姿态出场,他接受朝廷剿灭倭寇的任务,开始选兵、练兵。
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历,制定了选兵原则:最好是田间劳作的农民、长相黑胳膊粗肌肉发达者、目光有神者、见官有点害怕者。
从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不怕吃苦,因为打仗时需要吃苦精神和生活经验;
长相黑的人,一般都是身体强壮,肌肉发达,他们勇猛善战;
目光有神的人,一般站得高看得远,最适合当侦察兵和带兵的军官;
见官人害怕的人,一般是犯了事儿怕官府抓去坐牢,这种人不怕死,有战斗力。
不要城里人,不要皮肤白的;
不要当过官的,不要胆子太大也不要胆子太少。
总之就要老实健壮的乡下人。
组成部队后,他进行了系统训练,练成以后开赴打击倭寇的主战场东南沿海,百战百胜,而且每次都是以极的代价获得。
经过一段时间,危害东南日久的倭患便被彻底清除。
由此可见,戚继光的练军能力究竟有多强,系统给他99点的练兵属性,是一点也不高。
五个候选人物,都是各自领域的英才,每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让王羽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选择谁。
最终,他只能就目前的情况来选择。
毕竟,郑和再厉害,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用处,梁山现在有水军部队,暂时由李俊带领,短时间内可以挑起大梁。
而沈万三召唤出来的话,王亥就可以解脱出来,帮助王羽发展并州,处理并州九郡的内政。
至于戚继光,练兵能力强,正好用来练兵,而王羲之,王羽完全就是看重,他身后那无比恐怖的家族资源。
“系统,去除刘昴星和郑和二人,从剩下三人进行选择。”王羽略作思虑后,当即做出来了召唤选择决定。
至于具体召唤那一人出来,他自己都不好选择,既然如此,让系统进行抉择好了。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沈万三,统帅:62,武力:45,智力:78,政治:76,魅力:83,特殊属性,商业:100;
植入身份:沈家现任族长沈佑第三子,沈富,字仲荣,又因为是第三子,被族人称为万三,沈家公认的未来家主;
携带人物:父亲沈佑,弟弟沈贵;】
随着沈万三的召唤成功,关于他的记忆也涌入王羽的脑海之郑
沈家,一个来自并州太原的家族之一,像这样的家族,太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基本上是微不足道!
但因为几十年前,沈家出了一个沈照,整个家族便开始了崛起之路!
究其原因,就是眼光!
沈照知道谁才是并州的霸主!
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进入这个霸主的眼中,得到其看重!
而沈照确实有这个能力,凭借着那点资源,将沈家做强做大,短短几年间,沈家的实力就发生翻覆地的变化!
不过沈照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沈家变得更强大,而此时,这个霸主的招揽临到了沈照,沈照二话不就答应了来饶要求!
沈照从此成为这个霸主的附属家族!
正因如此,沈家在这个霸主家族的扶持下,更是进步神速,到了现在,已经成了太原十大商业家族之一!
而这个霸主不是别的势力,正是王羽所在的家族王家,也只有王家有这个资本,将沈家扶持到这个地步!
现在,沈家不仅是在商业上有人才支持,就连军队里也有,金刀沈冉就是沈家弟子,还有影卫里面的沈仲元。
在这个时代,沈照原本是有着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沈丘、次子沈辰、三子沈秋,但在系统的操作下,直接变成了四个。
而沈万三的父亲沈佑,更是直接一跃变成沈家长子,自然也是未来沈家的家主,系统这样安排,恐怕也是为了给沈万三铺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王羽节省许多时间,可以更好的提拔沈万三。
对此,王羽对系统点个赞。
虽然沈佑这个人,历史没有太多的记载,但作为能够培养出,商业属性达到满值沈万三,他的商业水平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
到了现在,沈照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叮咚,宿主接连召唤出王安石,姜松,沈万三,三位黄金级别的人物,造成系统制衡,现公布制衡名单,请宿主宿主耐心等待。】
这次制衡,尽管王羽已经格外控制,但其制衡结果,恐怕依然是非常恐怖。
毕竟,光是姜松一人,就携带了两名战神、三位神将,外加十八位有着组合技的超一流武将,这些茹质量,自然是不用。
而王安石那一次,也是携带了不少政治型人才,若是换成从前一次黄金召唤制衡,制衡力度也不会。
至于沈万三,后者的商业能力更是达到满值,虽然携带的两人不咋地,但他光他一个人,就够王羽喝一壶了。
而现在,他们三人一同被系统制衡,王羽不敢想象,这次的系统制衡有多恐怖。
【叮咚,制衡第一人,明末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