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他们太想进步了
作者:木允锋   我有一个聚宝盆最新章节     
    第243章 他们太想进步了
    崇祯十八年的夏天,就在各方势力的休养生息中过去。
    当然,也可能是苦苦挣扎。
    至少对李自成,多尔衮,甚至吴三桂这些来说,的确就是苦苦挣扎了,他们用尽浑身解数,以维持着自己的统治不至于崩溃……
    李自成也一样啊。
    南征的失利在他内部一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他的统治本质上就是个联盟,除了核心的那些手下,剩下都是凑份子的流寇,投降的官军将领,地方上喜迎王师的豪强。
    而这些人跟着他,除了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给自己一个遮羞布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他的前途,不然惠世扬这种清流名臣,怎么会主动跑去找他高喊天生老臣以遗陛下。说到底大家相信跟着他,以后做世家门阀还是很有希望的,就像山东士绅默默接受杨丰的一些恶行,说到底大家都是看中他的前途,认为跟着他可以让自己的家族更进一步……
    他们太想进步了。
    但他南征的失败,也就意味着前途已经不大了。
    就算他依然控制陕西为核心的大片地盘,但这片地盘本来就是最穷的……
    利益上没多少可分的,穷地方就得出去抢才有新的利益补充,但你不能带着大家出去抢,那大家凭什么服你?是你有三百年天子招牌,还是你有无敌的武力?
    你什么都没有,就是个因缘际会的暴发户而已,现在连带着大家出去抢都做不到,凭什么要大家服你?
    能打?
    单挑你打的过孙守法吗?
    这种情况下李自成不得不向他手下那些势力妥协,给那些本来就形同节度使的总兵们更多权力,同时竭尽所能弄粮食,搞建设,推广新作物以安抚百姓,还好他手中银子多,依然还能维持不纳粮,虽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撑个一两年还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其他集团也没有比他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还算牢固的维持着自己的统治。
    说到底他底子差,崛起本身就是個意外。
    他根本不具备君临天下的实力,哪怕原本历史上没有山海关之战,他大概率也是成不了的。
    割据一方已经是他能达到的极限了。
    至于多尔衮现在也差不多,我大清阵营现在比李自成阵营还乱,去年一年的急速扩张加上对外掠夺的失败,基本盘的损失惨重,让我大清既没有时间,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内部整合,反而因为扩张太快的虚胖,让整个政权越来越像一个草台班子。作为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多尔衮,也因为接连的失败失去威慑力,只能靠着利益捆绑来维持,用不断削弱自己的权力来获得支持。
    最终让内部草台班子化。
    而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现在他甚至连京城都不回了。
    只要他控制着粮食来源,那京城就谁也别想翻身,所以他回不回并不重要,或者说京城那个朝廷有没有都不重要。
    再说回去还得面对一系列尴尬,大玉儿姐姐怎么办?她可是又回澄海楼接客了,旧交纷至沓来,但她依然还是我大清圣母皇太后老佛爷啊,还有福临怎么办?他依然还在老龙头钓鱼呢,据说在那一片还交了很多好朋友,都已经开始和后者一样,光着屁股在海滩上跑来跑去了。姜瓖这个狗东西还指使手下御史上奏,说愿意出兵配合朝廷打开宁海城,以解救陛下……
    这样不行啊!据说前几天陛下还因为翻墙偷桃子被狗咬了。
    这成何体统啊!
    咱们一定要打下宁海城,把那个放狗咬陛下的逆贼诛九族。
    吴三桂也上奏附议,这两个狗东西是生怕八旗满洲死的少了。
    还进攻?总共还剩下三万多八旗满洲,还准备去被炮弹轰死多少?
    八旗满洲都死光了,他们这些就开开心心夺权了是吧?我大清入关就是给他们这些混蛋打天下是吧?我八旗健儿拼命,你们在后面准备摘果子是吧?
    总之这些都是很羞耻的,既然这样索性让济尔哈朗在京城去面对吧!实际上就连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也都不愿意回去……
    淮西很好啊!至少比京城强啊!尤其是那些蒙古兵,他们爱死河南夏天的大平原了。
    难怪老祖宗们都想把中原的城市全夷平然后当牧场,什么漠南辽西甚至捕鱼儿海都一边去吧,完全草原化的河南那才是真正游牧民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啊。
    那些新附军就更不想北上了,毕竟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一旦北上还想和八旗一样有足够粮食是痴心妄想,但留在淮西,多尔衮就得保证他们粮食,不然他们就向南京投降,然后为大明王师前驱。在淮西他们是有某种价值的,双方犬牙交错的地盘,需要这些杂鱼来填充防御,同样也让他们倒戈很容易,而一旦北上就等于自己抛弃这种价值,毕竟在北方他们想找个新的王师喜迎都不容易。
    总之乐不思蜀!
    我大清王师在淮西都已经算是乐不思燕了。
    而南京监国……
    南京监国还是那样。
    她那里都已经事实上地方自治了还能怎样?
    倒是各地大儒名臣对监国的歌功颂德越来越多,都已经在把她向圣主明君上推了,很显然他们终于体会到了这种统治下的快乐,我大明目前在圣明方面还能超过她的,也就是还有宣德和弘治,至于朱元璋和朱棣……
    对于大儒们来说,他俩哪个能跟圣明沾边啊?不过经济的确狂飙猛进,各地狂欢一样跑步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开矿全面解禁,茶业盐业等等限制名存实亡,外贸全面解禁,沿海根本没人管,谁愿意出海贸易可以从任何港口起航,同样海外商船也可以到任何港口停泊,只要地方允许。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海上冲突了,浙江出海的商船因为不肯服从郑家命令,被郑芝龙当做海盗船打沉,然后引发浙江籍御史弹劾。倒霉的马士英不得不拉着要出兵福建争省格的浙江耆老会,与郑芝龙派出的郑彩在南京谈判,最终因为浙江士绅的确没有在海上挑战郑家的能力,只好接受现实,以后所有浙江出海贸易的商船也领郑家的旗。
    当然,付费使用。
    而郑芝龙则给浙江耆老会面子,赔偿被打沉那艘船的损失。另外让他儿子郑成功,在南京以盛大仪式拜刘宗周为师,他原本老师是水太凉,但水太凉因为卷入的事情太多,最近正在闭门思过中,再说也没说他只能有一个老师,而水太凉的等级比起刘宗周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拜刘宗周为师,水太凉只会为他高兴。
    不过这件事倒是让郑芝龙意识到他真得解决荷兰人了。
    因为浙江海商就是与荷兰人贸易的。
    这是合伙挖他墙角。
    郑芝龙绝对不允许有人敢在海上动他打下的基业。
    大明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福建镇守总兵,南安侯郑芝龙,福建巡抚张肯堂联名上奏,请立台湾府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并驱逐窃据台湾之红毛人,从福建组织移民开拓台湾。这个当然得到监国恩准,又不用朝廷出钱,张巡抚表示所需钱粮,由福建地方筹集,以表福建百姓报国之心。既然他一个松江人敢这么说,那就是福建耆老会已经点头,再说台湾府入福建,当然也不好找其他地方耆老会掏钱,而监国朝廷税收在给李自成交完岁币后也剩不下几个……
    监国朝廷现在就连大臣们俸禄,都是靠着监国用皇家产业的收入给。
    监国有庞大的皇家产业,南京城市商业税收,织造,各地皇庄,这些都是监国控制的,现在光南京城内商业税收,就是一笔巨款。
    过去这本来就是韩赞周这个守备太监控制的。
    另外还有租金,也就是抄没的那些勋贵产业,另外还有皇室的产业,用不着的全都出租。
    这样监国实际上成了南京最大的房地产商,而随着工商业繁荣,还有北方流亡人口的大量涌入,南京城内房屋租赁市场繁荣,租金大多数都进了监国口袋。
    这些加起来足够给大臣们发工资了,反正也没有哪个大臣靠工资。
    至于地方官的工资,当然是地方税收发,同样地方上其他开支,也是地方税收,过去地方税收还得解京,还得就近支付藩王的,现在这些统统都没有了,包括地方官军也是地方税收。南方募兵并不多,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卫所兵,而后来那些总兵手中的募兵,在经历之前的混乱后,还剩下的都在高杰,何腾蛟,堵胤锡这些人手中。高杰在得到了淮扬盐业控制权后,朝廷已经不再额外给他银子,何腾蛟手下那几个总兵是湖广自己养着,毕竟湖广士绅需要他们。
    堵胤锡……
    他这个内鬼不找他幕后老板,难道还指望别人给他钱?他那几千官军自然是自己想办法,当然,他老师马世奇的确依然在给他提供充足的资金。
    他上次的当机立断,已经让南直隶士绅都看到了他的能力,有他这支奇兵在湖广会解决很多问题。
    而除了闽浙之间的冲突,其他各省也都开始出现各种冲突,比如江西耆老会突然宣布因为夏收不足,要求各地限制粮食运出,简单点说就是涨价,此举导致其最大购买方苏松常三府耆老会不满,但不满也没用,毕竟他们的棉布不能吃,而湖广士绅趁火打劫,湖广耆老会同样要求限制粮食运出。
    这下子李自成又火了。
    毕竟他是湖广粮食的最大买家。
    所以郝摇旗在黄州钞关加税,搞得怨声载道。
    尤其是这样下游粮价还要再上涨,毕竟湖广到下游的粮是加税的。
    这终于让马士英不得不又很卑微的拉着各方,再次在南京谈判,以结束这场明显是江西士绅报复的贸易战。
    就是报复啊!不过这场贸易战虽然平息,也让苏松常等府士绅意识到,他们的脖子已经被粮商掐住了。
    但削减纺织业是不可能的。
    那就扩大渔业。
    实际上冲突是必然的,这就是杨丰留着多尔衮的原因,现在因为外部威胁,他们还能坐下来谈,并且都能顾全大局,互相妥协,但没有了外部威胁,那恐怕就不会坐下谈了,所以就算干掉多尔衮,也必须给他们找新的威胁,李自成,甚至他自己,都可以。
    至于郑芝龙的台湾之战,一直到崇祯十八年初冬才发起。
    这时候台风季节已经过去,西北风的南下让他的舰队渡海很容易。
    事实上真正说到海上的能力,他比他儿子是强不少的,郑成功不是真正掌控海上的,只不过是有他爹留下的老人而已,而且这些老人因为郑家内斗也损失不少。但现在的郑芝龙可是全盛时候,不但基本盘都是自己带出来的,能调动起的力量也远超他儿子时候,台湾对郑成功来说只是个名字,但对郑芝龙来说,那是过去无数次踏足的……
    台湾是李旦时代就得到开拓的,甚至在李旦死后,笨港还是他儿子李国助和郑芝龙争夺海上权力的基地。
    郑芝龙熟悉那里的一切。
    估计那里他的旧人也有不少,甚至在登陆前,很可能他就已经在和这些旧人谈判解决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了。
    最终他的登陆没有任何难度,陆地上野战击败荷兰人也很简单,谈妥利益分配的福建耆老会把福建团练都调回去给他用于陆上作战。
    但剩下对刚刚建成的热兰遮城的进攻依然需要时间。
    那是真的棱堡,而且是强化棱堡,这时候哪怕荷兰国内绝大多数棱堡也只是夯土,热兰遮城这种加了糖浆粘合的砖城,放到欧洲也是很难对付的要塞,哪怕郑芝龙带着二十四磅炮也没用,二十四磅炮只是进攻这种级别要塞的最低配制,想要攻下这种棱堡就是需要漫长的围攻战,用大量的炮弹去一点点磨。
    当然,那是他需要解决的。
    杨郡王已经没兴趣管这些了,按照之前喊出的时间,杨郡王要开始他的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