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闺房」、「喷气动力实验室」
作者:猫猫缺大德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最新章节     
    包头以北,阴山脚下。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空运和铁路运输,武器实验研究局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备终于悉数就位,迁移任务自此顺利结束。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科学家们能早日开展研究工作,众多基建部门更是直接开启了三班倒模式。
    在同志们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座座以砖石结构为主体的厂区建筑群和宿舍,已然在昔日的荒地上拔地而起。
    考虑到武器实验研究局对边区的重要性,陆军重组专家还特地调来了一个主力团驻扎在周边区域,专门负责该部门的安保以及琐碎杂事。
    正式开工前,黄河与自家学弟开了一个内部小型会议,最终决定将局里划分成五个科室。
    一科的大小事务,全权由黄某人直接负责,当前的课题是研究红日、红箭等非制导火箭武器的后续发展型号。
    二科室的领头人依旧是单文保,一切有关于活塞式飞机的设计和实验都在这里进行。
    三科的业务内容,跟一年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科室原本的工作是以法式武器为基础,研发出更符合我军使用习惯和战术的新式步兵装备。在研究局整体迁移后,上述的业务已经移交给了穿越强的军工局。
    重组后的三科,汇聚了全tg最顶尖的无线电、声纳和雷达等方面的人材,他们致力于为部队开发出更多尖端装备。
    至于新成立的第四科室和第五科室?
    这两个全新科室的负责人,那自然是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副局长,黄某人的学弟:学问如同森林。
    前者的核心项目是核物理,部门代号为闺房。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给邻国送上温暖的问候。
    嗯,物理层面的温暖。
    后者的官方名称是喷气动力实验室,部门代号为月里嫦娥,他们目前正在研发一款远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总之,当前武器实验研究局的整体状态,完全可以用勃勃生机、万物竞发来形容。
    ······
    1942年3月13日中午12点,局长办公室。
    在批阅完各个科室上个月的汇总文件后,黄河放下钢笔揉了揉自己发酸的手腕,推开了椅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似乎是听到了屋里面的动静,在门外待命的警卫员王德兴轻轻地敲了敲门。
    “局长,今天早上通讯处那边送来了两份电报。其中一封来自刘公岛海军军事学校,署名人是萧校长和李旅长。”
    “第二封电报是陆军重组专家和包头第一机械厂的厂长发来的,具体内容需要您亲自查看处理。”
    此话一出,黄河的脸上立马浮现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情。
    在枯燥的日常工作中,外界送来的电报可以算是他为数不多的乐子途径。更何况自家警卫员手中的那两份,大概率有着劲爆的消息。
    “进来吧!”
    得到首肯后,王德兴推门大步走进屋内。他将一个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随后便退到一旁等待后续的吩咐。
    打开第一封电报,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十几行透露着欢乐气息的文字。
    「老黄: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嘿嘿!
    兄弟我最近发达了,已经在背地里有了偷偷跟旅长叫板的资格。胶东地区的海鲜味道可真是不错呀,改天我会托人给陆军重组专家和你空运一份。
    ······
    ······
    对了,夜视仪的事情怎么样了?同志们可都等着呢。
    弟,李云龙。」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嘿嘿两个字时,黄河便在第一时间脑补到了自己老乡的大白牙。
    “哈哈,这个李云龙,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前面洋洋洒洒一百多个字,我看全是为最后一句话做铺垫呢。”
    黄河摇了摇头,上扬的嘴角从打开这封电报后就没有放下过。
    “不过说来也是,的确该给空降兵部队和各大主力们准备一批夜视仪了,省得同志们在战场上束手束脚。”
    在当前的华北战场,日军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
    无论是军一级的大规模会战,还是以联队乃至大队为单位的小规模行动,他们在白天几乎都是被压制的一方。
    火力上的差距和丢失的制空权,使得鬼子们更倾向于在夜间行动。
    毕竟在摸黑的情况下,八路军的炮兵、装甲兵和空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如果战术运用得当,他们甚至还能来一波夜战、近战。
    前段时间在胶东地区的军事行动,陆战一旅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单纯依靠炮兵支援连携带的照明弹,局限性太大。坦克开灯倒是可以指路,但如此一来必然会暴露己方的位置和行踪。
    这就是李云龙发电报,向自家老乡询问夜视仪进度的原因。
    想到这里,黄河集中精神,打开了脑海中的唤醒勇虎系统,并且在已经解锁的步兵科技中找到了目标。
    「夜视仪一型:敌不见我,我可见敌是夜战的关键。红外线科技上的发明,让我军得以列装夜视装备到部队。
    研究所需时间:70天。
    效果:系统内军用工厂可以生产车载夜视仪。」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这款车载夜视仪,不管是在性能还是便携型,都要远超于德三在战争后期给豹豹g型配置的食雀鹰。
    在正常天气下,它的有效作用距离足足有一千米。
    即使遇到恶劣的环境,也能保证至少六百米的可见度。
    也许跟战后的新式装备相比,一型的纸面数据并不算是出彩。但对付缺乏重火力的鬼子,装备它的陆战一旅绝对可以大杀四方。(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