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开山钥匙(补昨晚)
作者:百李山中仙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最新章节     
    大红松根节有四、五十号,生长了得有百年之久,树身离地一米多高的地方,一块长方形的树皮被人扒了下去。

    因为松树体内会不断向外分泌油脂,再经空气氧化,使它被扒下树皮的地方,成了黑漆漆的一块。

    但仔细辨认,还是隐约能看见上面有刀刻斧凿的痕迹。

    这是松树兆,东北人俗称其为老兆,是放山人在此地抬出人参后,在就近的松树上留下的标记。

    记载着哪年哪月,多少人在此地放出了什么样的人参,以告后来之人。

    张援民提着两根棍子回来,凑在赵军身旁,很狗腿地问道:“兄弟,这上面划拉的都是啥呀。”

    赵军伸手,先指在老兆右下角说:“这写这日期呢,大概是……1926年吧。”

    “啊!”张援民道:“这是61年前了。”

    “嗯呢,这是个老埯子了。”赵军惊讶一句,然后又往左上角一指,说道:“铺棍的有七个人。”说到此处,他又一指老兆中央,对张援民说:“放出来大货不少,还有六品(pǐ)叶呢。”

    “真的啊?”张援民闻言,忙凑过来,扒着眼睛往上瞅。

    赵军使手指划着给他讲道:“不光有一苗六品叶,还有五品叶。”

    张援民惊呼一声:“我的天呐!那不发了么?”

    按老辈人说法,山参乃灵物,非有缘、有福之人不可得。

    对人参,如果说挖,那就是不尊重,得说拿、得说抬,并将进山抬参称为放山。

    放山的规矩,可比打围多多了。论人参,不能论个,得论苗。

    而几品叶,说的是人参开枝散叶,分多少个叶桠,而不是有多少片叶子。

    两个叶桠,即二品叶,又叫二甲子。三个叶桠,即三品叶,又叫灯台子。再多,就是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了。

    叶桠越多,人参年份就越久。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六品叶再到一定年份,可能会转胎成二甲子。

    从老兆上记载的年份看,这是个老埯子。

    俗话说:围着老埯子转,一辈子吃饱饭。人参茎顶生有成穗的人参种子,入秋八月份为红色,称为红榔头。

    参籽成熟,散落周围,或被鸟吃下再排出,都可生根发芽。

    所以,这出过参的老埯子,每年都会再出人参。旧时的放山人都守老把头孙良传下来的规矩,放到人参会留老兆,告知后来人。

    可再过几年,后来人就不守这个规矩了,谁要知道老埯子,肯定是守口如瓶。

    赵军从张援民手中接过树棍,然后回身一看那老兆,对张援民说:“大哥,你跪下,给这老兆磕几个头,求老把头跟前辈们保佑咱们能挖着大货。”

    “哎。”张援民一听,乐呵呵地就往下跪,但刚单膝跪下,他突然停住,转过头来问赵军道:“兄弟,你让我磕,你咋不磕呢?”

    赵军闻言一笑,道:“你没听村里传么,山神爷都让我给抓了,我就不磕头了,我怕我磕完头,再给山神爷吓跑了。”说到此处,赵军抬手指向老兆,对张援民示意道:“你磕。”

    张援民听了想想也是,忙双膝跪倒,冲那松树叩拜,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出大货、保平安之类的话。

    张援民连磕三个头,起来以后就抬手搓着脑门上的土和沙砾,这时又听赵军问他:“大哥,你会应山不?”

    “我会!”张援民道:“咱打小就搁山里住,哪能不会这个啊?听都听会了。”

    “那行!”赵军又叮嘱他说:“大哥,那一会儿你就在这儿别动,啥也不用你干,就是我喊山,你应山,别的不许乱说。”

    “哎,哎,我知道了,兄弟!”

    赵军抬眼望着脚下的背阴山坡,这是块崴子地,即簸箕型的山洼地。

    山坡上是清汤林子,长着松树、柞树、水曲柳等树,此时正值开春,树枝上新叶刚闭门,枝叶不茂盛,遮不住的阳光洒在山坡上。

    这是片针阔叶混交林,人参只会长在这种地方。

    赵军蹲下身,使手在地上扒拉着。这时候,地上全是去年秋冬攒下的枯枝、枯草,它们不少都夹杂在土里,等到腐蚀以后,就会形成养分,滋养大地。

    赵军抓了一把枯枝、烂叶下的泥土,土质很松软,不粘不燥。

    赵军把土丢在地上,拍了拍手,向张援民使了个眼色,在等张援民点头以后,就见赵军甩手把掌中树棍往旁边树上一打,扯着嗓子喊道:“山神爷、老把头,开门呐!”

    “门开啦!”这声出自张援民之口。

    两个人的声音都很大,随风传扬出去。下风口处,距离赵军所在约三里地左右的沟塘子里,一帮人在那挖野菜。

    这帮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两个男人,都在三十左右岁。四个女人,两个老太太,两个小媳妇。

    听见喊山声,四个女人没什么反应,两个男人齐齐一震,往左右观望,此时声音落下,二人不知道声音从何处而来,只惊讶地对望一眼。

    穿军绿色单袄的男人,随意抬手朝天一指,笑道:“老五,你瞅瞅,这前儿放山,不是虎比么?”

    老五一听,眨了眨眼,问道:“三哥,能不能是啥剜眼人呐?”

    剜眼,就是厉害的意思。

    “可拉倒吧。”三哥闻言,冷笑道:“这前儿也没有个红榔头,他咋找参?”

    一般挖参都在七、八月份,参籽成熟为红色之后,这时万绿丛中一抹红,方便寻找。

    而眼下,草未开膛,人参苗和不少山野菜一样,都才从土里拱芽冒头。

    没错,人参也得休眠,入冬时,老藤枯死。次年开春拱新芽,刚拱出来参芽就跟山野菜、杂草一样,耷拉着脑袋,而且叶子全缩聚在一起。

    比喻一下,就像脑血栓后遗症患者那个手一样,缩聚向内抓。

    这样的参芽,被枯枝烂叶盖在底下,上哪里找去?

    挖地三尺这四个字,并不能应用于这广袤的大山之中。

    老五想了想,问道:“那不能是哪个老把头吧?”

    “老把头?”三哥闻言,回头看了看那正在剜婆婆丁的白发老太太,笑道:“你问问肖婶,这十里八村的,现在还有几个能开春放山的老把头?”

    “这倒也是。”

    老五刚应一句,就听一个声音,断断续续地随风而来。

    “开……山……钥匙。”

    ------题外话------

    昨晚上差两千,现在补上。

    这一章有些科普内容,写的慢了一点,但从头到尾,没有网上资料,都是我自己写的,绝无雷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