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斗第302章:300环的任务链两个月以前,为了提高升级的效率,让青风一剑赶上时间升到满级,张斌选择了在300环以前让任务链断环。
在上一次任务链断环以后,因为要忙着队伍里的事情,张斌完成任务链的效率也下降了不少。不过尽管磕磕绊绊的,青风一剑的任务链还是在两个月以后再次迎来了300环的大关。
张斌操控着青风一剑将收集好的九种不同种类、每种9颗的宝石上交,领取到了300环的任务。
“别说老娘贪图你的宝石,占你的便宜。小哥,我看你这风尘仆仆,还佩着刀剑,定是个江湖人士。我这里有一份信物,是一个老秃驴留下的。那老秃驴会使一手妖法,也不知发了什么神经,只把这个盒子留给下我家死鬼。
那死鬼早下去做鬼了,我们这都是正经人家,留着这江湖人士的东西也没用,碰上你这样的英雄侠客刚好合适。你把这东西拿走,找上门去让他收你做弟子,你还怕他不答应吗?来来来,拿走拿走……”
剧情走完了,系统提示青风一剑身上多了一件任务物品。
“师门任务:李氏遗孀给的盒子,上面似乎有少林派的印记。去少林派找一下看看这盒子是谁留下的。”
“少林的盒子……”张斌低语着,打开了青风一剑的物品栏,点开了那【打不开的盒子】的大图,查看起详细信息。
《全球格斗》的剧情故事,那可是编织得相当完整的。不仅融汇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个武林门派,还有非常严谨的背景信息。像是门派印记,这就是非常讲究的,少林派的印记,都是佛祖菩萨们的形状印记。
不同的npc,会用不同的印记,代表的是他们各自的身份。
盒子上的印记,张斌一看大图,马上就认出来了是谁的印记。那佛祖表情庄严,右手向上屈指作环状、用拇指捻着食指,其它手指自然舒张;左手结着同样的印,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正是结着说法印的燃灯古佛。
燃灯古佛,这是渡空大师所用来表示身份的印记。
在张明昏迷期间,张斌自己用的角色还是清风徐来的时候,他就曾经跟渡空大师这位牛逼轰轰的npc打过交道。渡空大师的身份印记,张斌自然识得。
张斌皱了皱眉头。一个300环的师门任务链,居然还能和渡空大师扯上关系?这真是超出了张斌的意料之外。
渡空大师,那可是非常超然的一个npc。从某种角度上说,他在游戏剧情里的地位可比少林方丈还高,是可以直接推动游戏世界剧情发展这个级别的人物。
像师门任务链这些东西,其实是《全球格斗》的游戏世界里故意被省略成空白的各大门派的日常。它既是属于世界剧情以内,又只是一个很外层的补充内容,就好像一本普通的县志之于世界历史里的地位。故意空出来,不是开发组的文案策划懒,而是为了让玩家们的日常任务去补充这一块略显单调
虽然师门任务链也会随着任务链的环数进行难度的提升,可是要提高到各大门派掌门npc那种级别的人来走过场,起码也得500环以后了,这还只是自家掌门。300环就碰到渡空大师?张斌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是祸是福。
当然,无论怎么样都好,任务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
张斌操纵着青风一剑来到少林,同样是在知客僧处登记,进入到了少林山门内。轻车熟路地走到渡空大师所在的禅房,点击进行交谈。
青风一剑:“大师,您好。”
渡空大师:“……”
居然没有触发任务?张斌马上反应了过来,这居然还要主动上交任务物品来触发,这任务链的水似乎有点深啊!青风一剑用给予功能将那盒子上交,触发了任务流程。
青风一剑:“晚辈青风一剑,拜见渡空大师。”
渡空大师:“阿弥陀佛,小施主多礼了。小施主此番找老衲,不知所为何事?”
青风一剑:“晚辈行走江湖,得遇一户李氏妇人有求,晚辈出手相助于她。末了,那李夫人予了我一个盒子。晚辈本欲推辞,只是看见那盒子之上有少林寺的印记,不敢妄断此事大小,这才收下。晚辈一番探寻,得知此盒之上的印记乃是大师之印记,故此拜见,特来一问。”
渡空大师:“嗯?老衲在此静修,不踏红尘许多年了,这俗世之事也记不大清楚。小施主可否将那物事予老衲一观?”
青风一剑:“那是自然,晚辈本就是来归还给大师的。大师且看,便是此物。”
“系统提示:你失去了【打不开的盒子】。”
渡空大师:“噢,原来是此物,老衲记得了。”
青风一剑:“大师认得这盒子,可是大师之物?”
渡空大师:“认得。此乃当年襄州水灾,老衲于江湖中行走,看见饿殍满地、于心不忍,便向一户商贾人家借了两仓粟米救济灾民。老衲乃出家之人,身无长物,却也做不得那空手套白狼的勾当。
这盒子乃是唐门的机巧奇物,甚是精妙。里面装的是一门老衲手抄的强身健体之法以及一本修心养性的佛经。我在盒子之上留下印记,此物便成了一件信物。我曾答应那商贾,若他碰上江湖事端,可凭此物来少林寻我,老衲可助他一事。
这盒子如何开启的,我也教会那商贾了。本想让他依法修为,也能静心养气,凭地增长些年岁。只是,可惜,看来他是没听老衲留下的言语了。这盒子一如当年的模样,不想有被打开过。”
青风一剑:“原来还有这样一番缘故。既是如此,此盒该当物归原主,晚辈便在此还给大师了。”
渡空大师:“此事不妥。这盒子虽是我之一物,却已送出去了,这便是那商贾人家之物。既是那妇人予了你,此物便该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