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何出此言啊?”
蒙毅脸色一变,陛下的性格他很清楚,此时上谏陛下,恐将引起陛下不满啊!
“我大秦五万铁血将士,攻伐雒越,一年多来,战死也不足千人。可却有八千众死于疾病,猛兽毒虫之口。”
“中南密林茂盛,雨水终年而不绝,潮湿之气无处不存。军中很多将士脚趾都溃烂了,皮肤起了水泡脱皮,惨不忍睹。”
蒙恬脸色难看,忧虑不安道。
蒙毅听闻不由动容,叹了一口气道:“兄长,皇命不可违啊!”
“所以为兄才准备上奏陛下,这不来找你商量来了。”
蒙恬看着胞弟,意味深长道。
“兄长的意思,是想让小弟联名上奏吗?”
蒙毅楞了楞,有些迟疑道。
“为兄掌兵,你主后勤,这中南地势险恶比为兄更清楚其中之艰难。”
蒙恬有些惆怅道。
“不可……”
蒙毅摇了摇头,当即回绝道。
“为何?”
蒙恬疑问道。
“这中南百越之地皆在你我兄弟二人之手,若我们联名上奏,恐有逼宫之嫌,若因此引起陛下猜忌,恐非蒙氏之幸。”
蒙毅提醒道。
“所言有理。”
蒙恬仔细思量一二,不可置否道。
“兄长,只是爱护手下将兵,心急懵智而已。”
蒙毅莞尔一笑道。
“那就由为兄独自上奏陛下?”
蒙恬向蒙毅请教道,从小到大,自己这个弟弟都聪慧过人,在政治嗅觉上,远远超过自己。
“若兄长相信小弟,就不要上奏陛下。”
蒙毅神色凝重,看着蒙恬苦口婆心劝解道。
“照这样下去,不出几年,这五万大军,恐怕就要消耗殆尽了。”
蒙恬眼神露出哀伤之意,叹了一口气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自周王朝土崩瓦解,数百年来,神州大地,战死的英灵不计其数也。”
蒙毅安慰道。
“身为将士,战死疆场,本无可厚非。可没有死在敌人手上,实在不值啊!”
“他们可都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儿,为帝国征战八方,立下赫赫赫战功的无双锐士啊!”
蒙恬声音悲戚,十分窝火道。
蒙毅心中也有些沉重,他了解兄长的秉性,虽然用兵如神,但也是至情至性之人。
素有爱兵如子的贤名,深受三军将士爱戴。
“兄长,陛下曾言,我们这一代若不愿流血牺牲,那么后人也终究要流血奉献。”
蒙毅实在不知道如何安慰兄长,只能借用了陛下之言,来劝导兄长。
“为兄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陛下高瞻远瞩,胸怀天下。但眼睁睁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年轻的面孔,不断离去。”
“他们临死前那不甘,不屈,不岔的眼神,日夜盘旋于为兄脑海,挥之不去。”
“吾心不安啊!”
蒙恬双目通红,似乎勾起了不堪回首的记忆,双拳紧攥道。
“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牺牲必然被后世之人永记,他们将成为帝国永不磨灭的丰碑,万世崇敬而不朽。”
“这是前几日陛下派人送来的密信。”
蒙毅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工整的信件,递给了蒙恬。
蒙恬看了一眼,蒙毅递过来的信件,犹豫道:“合乎规制否?”
“陛下给小弟的私信,无关国事。”
蒙毅笑了笑道。
蒙恬点了点头,然后接过信件,看了起来。
“陛下已下诏让太学院纂书,为帝国牺牲之锐士,立传歌功。并下令工部于帝国名山大川铸造石牌,铭刻为帝国捐躯之英魂,丰碑颂德。”
“并昭告天下臣民,将每岁二月二定位英灵祭日,举国共哀。祭祀为泱泱华夏战死之英灵,祭拜为巍巍大秦捐躯之功勋。”
蒙毅满脸笑意,对于陛下更加敬佩无比。
“哈!哈!哈!”
蒙恬看完,大笑起来,双目之中泪光闪闪。
站了起来,面朝西方一拜道:“天降雄主,佑吾大秦。怜吾将士,慰吾之心。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蒙毅见状也面朝西方一拜,神色庄重道:“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兄弟二人再次促膝长谈,惺惺相惜。
“兄长,小弟倒有一个建议。”
蒙毅神色严肃,一本正经道。
“你啊!打小就鬼主意多,快说来听听。”
蒙恬脸上挂着笑意,调侃道。
“咳……”
蒙毅有些尴尬,轻咳一声,然后道:“兄长可为陛下写一封私信,在信中婉转表述中南前线三军将士之艰辛。”
“这私信与奏书有何区别啊?”
蒙恬甚是费解,有些狐疑道。
“奏书先由尚书台批注,再送至丞相府复审,之后方能转呈陛下之手。”
“而私信可发回蒙府,让勋儿直接转呈陛下。”
蒙毅逐条剖析,为兄长解惑道。
“就别打哑谜了,直言吧!”蒙恬心急如焚,虽已经有所明悟,但还是想要看看是否如此。
“兄长,直接上奏,请求陛下止兵戈,弄得朝野尽知。无异于让陛下陷入两难之境,攻打中南乃陛下亲自下诏,若贸然止兵戈,恐遭天下耻笑。”
“若陛下不听兄长之谏言,执意攻打中南,又会落个不恤三军将士之恶名。甚至陛下还会猜忌兄长,是否故意让自己出丑。”
“若是私信,陛下无论同意还是否决兄长之谏言,便不会有这么多顾虑。”
蒙毅十分理智的讲解其中利弊,对着蒙恬道。
蒙恬顿时恍然大悟,苦笑道:“还是二弟心细。”
“兄长只是心急如焚,军务繁忙,所以才考虑不周。”
蒙毅不以为然道。
“我立刻休书两封,让人送到蒙府给勋儿。”
蒙恬拿起桌案上的毛笔,然后便在木案前,执笔书写。
大约半个时辰后,蒙恬反复看了看自己的行文,确认无误后,又递给了蒙毅道:“你也帮为兄看一看,善否?”
蒙毅笑了笑,然后接了过来,仔细逐句斟酌起来,看完之后,他立刻道:“论书法文采,兄长不输于当世任何宗师名仕也,此书大善也。”
“行了,少贫嘴,为兄听说陛下发兵夜郎,拜了一个小将军?”
蒙恬将书信折叠工整,不紧不慢的装进了信封,然后用蜡封口。
“抚夷大将军韩信,二十有三,淮阴人士,年轻有为。”
蒙毅笑了笑,如数家珍道。
“昔年李信三十有其拜将,已是举世震惊,岁月催人老,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啊!”
蒙恬捋了捋胡须,唏嘘不已道。
〔今天第一更,俺在很努力的码字更新,诸君还有什么理由,不投票呢?狗头保命,手动滑稽,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