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那边的确碰到了困难。
其实早在林疋准备带领集中营中的囚犯们起义时,盟军这边便已经开始了秘密的调兵遣将,早晨五点整,整装待发的英国人准备开始向卡昂城推进。
当时,12装甲师的坦克准备驶入早已规划好的德军集合地域,可不知消息是如何走漏出去的,英国人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而坦克集结尚未完成,更谈不上布置攻击攻击阵型时,英国人的炮击便到了。
英国人这一次的“埃普索姆”行动进行的十分隐蔽,除了部队的最高指战员之外,普通士兵甚至是在开战前一个小时才正式接到了作战命令,事实上严格的保密工作也的确让他们的进攻变得出其不意,自己人都想不到的事情,敌人又怎么可能想到?
陆军开始以炮火进行拦截射击的当下,远方紧接着传来了轰隆的雷鸣声,那些是英国人的“台风”攻击机。
密集的子弹和导弹几乎在同一时间轰炸在德军的阵地上,一时之间居然给德国人打蒙了!
德军的指挥官很快通过盟军的陆空协同以及“台风”战斗机的数量便判断出盟军这一次的图谋注定不会小,在第一时间电告卡昂城司令部之后,他们果断组织起反击阵型,朝着盟军打了回去。
数十架“豹式”坦克很快开到了前出阵地上,反冲击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但在英国人的反攻下很快陷入泥潭。
这主要是由于之前都是以步兵炮和飞机轰炸为主,盟军的主战部队尚未投入到战斗中的关系,一旦英国人开始派出大量的“谢尔曼”坦克参与进攻,双方必然陷入到胶着状态中。
配有17磅高速炮的谢尔曼坦克,炮弹可以在正面击穿豹式的外壳装甲,由于战场上的炮火太过猛烈,双方的这场战斗变成了一场坦克之间的互射!
卡昂城附近的阵地有很多都在谢尔曼坦克的突击之下失守,英国人正一寸寸的占领着那些原本就属于盟军的领土。
然而12装甲师不愧是被称为“党卫军青年团”的可怕部队,甚至当他们被逐出被摧毁的阵地时,这些“娃娃兵”还在坚持着抵抗。
这其中尤以第25掷弹兵团士兵的防御最为顽强。
他们对付谢尔曼最重要的武器便是被称为浮士德的反坦克火箭筒,浮士德又分为两种,分别是一次性使用的“铁拳”和可重复使用的“坦克杀手”,其中更广泛使用的则是一次性消耗品“铁拳”,它既轻便灵活,又富有实效,于1942年下半年首次发往德军作战部队。
它在战场上的出现,曾经引起了一场小的革命,使得位于狭长堑壕内的单个步兵一下子达到了近乎与坦克势均力敌的地位。
不仅如此,它也是当代抛射武器的先躯,就其简单性、有效性和低成本这几方面来说,与正在服役的很多武器相比,仍然毫不逊色,唯一的缺点是射程太近。
浮士德火箭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的爆破能力并不足以将整架坦克炸成废铁,然而穿透力却是极强,有时浮士德只会在坦克的装甲上留下一个小小的熔洞,直径还不如一个手指粗,可这时已经有一个空心枪弹穿透了坦克装甲,喷出的金属液体便能要了坦克中人的命。
这也直接导致了双方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德军换一架谢尔曼坦克的消耗对比。
在和平年代,很难说一条人命和一架坦克对比谁更值钱,然而在战争年代,这个比较则是毫无意义,别说一个德军士兵,即便是一个班的德军士兵,也没有一架谢尔曼值钱。
人命是数字,坦克也是数字,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德国人觉得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盟军自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双方之间的战斗不可避免的陷入到拉锯战的泥潭当中。
6月26日这一天,英国人以狮子搏兔的态势长驱直入,誓要一举拿下卡昂城,然而进攻只持续的半天,巨大的战斗损耗便让总司令蒙哥马利降低了心理预期。
他没有想到对面卡昂城中,那个名叫迈尔的上校居然能有如此强大的指挥能力,而那些德国人,居然是如此的悍不畏死。
整整一个白天,盟军损失了至少50架谢尔曼坦克,然而前沿阵地的推进却并不理想。
临阵换命是一件军中大忌,蒙哥马利自然也不会愚蠢到遇到困难就让自己的士兵撤退回来,而是指挥各作战部队由突进作战改为迂回包抄,妄图以钳形攻势包围卡昂。
可迈尔上校早在城中开始发生暴乱时,就严令卡昂城外各部队严守自己的战斗位置,严禁私自离开战斗岗位,一时间竟是把卡昂城周围的地区防守的固若金汤。
进攻一浪高过一浪。
双方的压力都很大,然而没有人选择退缩,只是在咬牙默默坚持着。
这就是战争。
26日对于防守在德军前线阵地上的士兵来说,绝对是暗无天日的一天。
掷弹兵们坚守着摇摇欲坠的防线,迫击炮的炮弹在树顶上爆炸,重机枪像锯条一样切割着阵地,坦克冲过来了,隆隆地穿过战壕。就在这时战线开始动摇,并且很快扩散开来。铁拳用完了,最后有几辆谢尔曼被击中,并冒出了烟,但后面还有更多的坦克。掷弹兵们已经没有重武器了,他们只能紧紧地抓着自己的步枪。
最后,德国人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战术素养阻挡住了盟军推进的步伐,守住了自己坚守了许久的防御阵线。
代价是巨大的。
第二天、第三天……
英国人的攻势还在继续考验着12装甲师的防线,德国人的防御体系逐渐破坏,在狼烟四起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视力所及之处都能看到双方战死的士兵,被摧毁的武器装备也宛如死去的巨兽,死气沉沉地躺在战场上。
蒙哥马利的钳形攻势并没有得逞,由于12装甲师的层层阻隔,几乎是不要命的阻止盟军的合围,虽然己方的伤亡过于巨大,仍然是死死拖住了盟军前进的步伐。
这场战斗足足持续了十天,双方都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边缘。
付出如此重大的损失却没有取得像样的战果,这让整个盟军司令部都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
千出到卡昂南部开阔地的意图没有实现,蒙哥马利在盟军联席会议的压力下,不得不撤回了还在持续进攻卡昂城的英国军队,这终于让德国人有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然而此时的德军内部,已经陷入到一种可怕的绝望当中,战斗意志还在,可心已经死了。
迈尔上校深谙用兵之道,即便他自己心中也充满了绝望的情绪,然而命令就是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便是他这个作战主官,也绝不可能临阵脱逃。
几封求助的电报早就在六月底送去了德国柏林,可无奈的是德国本土虽然一直在安抚他即刻支援,可却迟迟见不到支援的武器装备,又更何况是军队了。
作为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员,迈尔上校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安抚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们。
他亲自走上了前线,和普通士兵们同吃同住,尽足了一个指挥官的本分。
他没有告诉驻守前线的士兵们,卡昂城的石油化工厂,已经被人炸了。
卡昂城内其实这些日子也并不安生,绝大多数平民都在防空洞中经历了心惊胆战的几天,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如他们所想。
盟军没有来,德国人没有走,化工厂的大火被扑灭了,电力和自来水似乎也恢复了,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城里的秩序逐渐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
德国人开始劝民众回家。
绝大多数人自然选择回到自己最后的港湾。
一切都是虚惊一场,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对于内部不安分因素的清缴,却从未停止过。
街头有了更多的德国士兵,城内的检查变得更加严格,有的居民好好待在家中便被突然到访的德国人破门而入,或者严格搜查,或者干脆将家中的人抓走,关进了集中营。
德国人的反扑清洗比齐贞他们预料当中来的要快上不少。
本原先的那些起义军士兵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在敌人俘虏之后,很多人扛不住言行逼供,逼出了很多东西。
其中就包括齐贞他们之前躲藏的住所,以及本这个最高领导人。
剩下的这250人,现在是有家不敢回,在从防空洞中出来之后,只能化整为零,仿佛老鼠一般,在城中四处躲藏。
城北的医院被端了,这意味着起义军最后的据点,已经被德国人连根拔起,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小队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着。
而小队众人,也在进入到卡昂城之后,第一次集结在一起。
“盟军的进攻一定是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我们得想个办法。”齐贞敲了敲桌子,咚咚作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