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匡胤对契丹人面露微笑,却不怀好意。太祖朝,契丹人从没在汉人手里讨到便宜,他总在自己国库里转圈,想着用多少钱能买到一颗契丹人头?赵光义对辽国大打出手,杀了很多契丹人,当然也死了更多的宋朝人,虽处于下风,可始终倒驴不倒架。宋朝是只长满了刺的刺猬,扎得契丹人手疼。赵恒很奇妙,看着最没用,可辽国人估计死也没弄明白,倾国发兵,打了个你死我活,居然变成小弟弟了?赵祯可以保住所有需保全的东西。在他手里,宋朝一切都没变化。就算赵曙这废物耽误了几年光阴,也能延续着平稳。直到此时神宗皇帝登基。
赵顼突然发现自己矮了好多辈,当时大辽国掌权的是耶律洪基的妈、算起来是和宋仁宗一辈的人,他得叫奶奶,连带着管辽道宗耶律洪基叫叔叔…这是什么命啊?最要脸、最争份的人居然偏偏掉了份儿!儿皇帝都不算,竟是孙皇帝!
神宗大怒,对群臣大发了通脾气:说我管她叫阿姨成不?和他儿子论兄弟好不好?满朝文武都沉默。神宗狂怒,他前几天才和这帮人讲过一秘密,这秘密说出去了,他就和辽国人不共戴天,成了死仇!秘密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死因。我们现在知道他是箭伤复发,医治无效。可在宋朝,这是国家最高机密,是官场禁忌,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说!而宋神宗第一次当众证实,他的高祖父就是死于辽国人箭伤!当时他悲愤落泪,有仇不报,反而称兄道弟,这是多大耻辱!
现在兄弟也当不成,竟是孙子…而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动辄念着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等口号的大臣们居然对此无动于衷!
尴尬中,老混蛋司马光站出来了,代表众多的仁人志士对皇帝说:名份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平安。和辽国都是亲戚了。亲戚间叫几声奶奶是应该的(名份是小事?真想请老混蛋去翻他自己写的《资治通鉴》开篇总章)
如此这般,都已是往事了…宋神宗投入到变法振兴国家的事业中去,对这些意气之争渐渐地不大上心,可并不代表他不把大辽国当回事。相反辽国始终是北宋君臣心里的最大噩梦。这噩梦之深,并不因近年来宋辽的平静及党项人的崛起、李元昊对四邻拳打脚踢、宋辽两国同时鼻青脸肿而改变。
当然:这也怪不了宋朝人,这是中国从古至今,到现在还没治好的顽症。中国有个习惯:只要你曾达到达过什么高度,就会永远是什么高度。具体到战场上,只要被打败过一次,就有80%可能成为终生苦手。如足球上的恐韩症、恐日症。它让我们总怀疑自己。总觉得前人、祖先比自己强太多。几千年封建历史里。万事开头都是要以“古人如何”说起。具体到宋神宗。他的雄心壮志就曾被人嘲笑——以太祖神威。终生不能攻下太原。以太宗之能,尚有燕云之败。你小小年纪怎能口出大言,要威服契丹?再具体到今日的中国,仍要讨论“古不如今”还是“今不如古”这样的白痴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讨论吗?不需要讨论吗?其实只要看讨论的结果就有答案。即便得出了“今不如古”的所谓正解。难道你还能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吗?
打败过一次,就会留下阴影。听着很泄气,可历史上是真实。如燕云大败、雍熙大败等败迹出现后,宋人心理一下子就全完了。由柴荣、赵匡胤以不败战绩培养起的民心士气突然间说不见就不见了!哪去了呢?
为什么同样是战争、同样是失利,看外国异族人的战争史,有很多打了100多、200多年,只要不胜利或没达到愿望就一直战斗下去,直至家园恢复。荣耀回归…区别到底在哪?堂堂中华上国,号称最讲气节的民族,为什么总是艰难奋起,却迅速萎缩呢?
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宋朝以前是没的。五胡乱华之时,我们也从没放弃过反抗、放弃过追求!但大贱人赵光义上台后,这问题就突然出现了!
现在要留意的是,宋朝上下对大辽国根深蒂固的恐惧。萧禧带来了封信。里边全面回顾了澶渊之盟70年来双方的真挚友谊、欢乐岁月,为让欢乐继续下去,我耶律洪基提议把两国国境线重新规划。
32年前,那时宋朝陷入宋夏之战的泥潭;32年后,如今宋朝陷于河湟之战的泥潭。宋神宗的反应也和他的叔祖宋仁宗一样,迅速开动了自我折磨程序,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在他脑海里同时出现了大宋西北边境线和东北边境线,西北方要增兵,保持对吐蕃的压力,同时要提防西夏。东北方,突然间契丹铁骑杀了过来…
停!赵顼不敢再想下去了。谈判!迅速谈判!几条指令紧急下发:1刘忱、吕大忠为使者,陪萧禧到边境上去和辽国谈判团见面。2韩缜带着正式国书去见辽国皇帝耶律洪基。3派人紧急往洛阳,向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等元老重臣咨询对策。
1074年是赵顼的灾年,此时对他最大的打击并不是熙河重新开战了、契丹人来打劫了…而是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整整9个多月的大旱,滴雨未下!而不把天地祖宗放在眼里的伟人相公王安石也会为他的强势买单,因这场大旱而罢相。现在也是总结由王安石主持的这4年多熙宁变法功过的时候了:
军事上,熙河、荆湖、云南三处大胜。
熙宁变法的根源还在于一个“钱”字。通过各种新法,宋朝国库赋税成翻增长,皇家内库也从仁、英两朝的见底状态陡然间拔升,4年后,景福殿里会分成32间库房,每间都装得满满的钱。神宗皇帝特写了首四言八句诗,每一间便以其中一字为名“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库,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五季即五代。猃狁本指西周时的西北少数民族,这里特指西夏与辽国。艺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全诗意思是说晚唐离乱,五代时国家失去了土地,异族猖狂欺凌。赵匡胤于艰险万难中创立国家,重振声威,要惩罚入侵者。所以设立了内库财富,用以招募壮士。现在到我这重孙了,怎敢忘记祖辈的夙愿伟志!
诗成后意犹未尽,钱也更多了,32间库房都摆不下。皇帝又写了首五言四句诗“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大意是说每晚都虔诚忧惧的入睡,体会祖先遗志,以他并不英武的天赋,何时才能达到目标…
52个字。每个字都贴在每间内库的显眼地方…
说这些,是要证明王安石新法关于敛财的成功。当然:反对派们会说这完全是横征暴敛的结果,民间都怨声载道了!只是我很有疑问:这是民间的怨声载道还是你们这些人的怨声载道呢?
无论怎样看,王安石都不该在此时丢官罢职,离皇帝而去。那怎么会这样的呢?答案居然是天气!
宋朝发展到这时,大家总会说这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明之巅峰。我也确信这是真的。至少我们一直为之自豪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黑火药,就都在宋朝发明或成熟。虽非常遗憾,这个让国人一直自豪的“四大发明”既不是中国人提出的。真实意义上估计也和中华文明主旨不符。
“四大发明”是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最早提出。相对于中国五千年历史里无数发明,他单单选了这4个,原因就在于他是西方人。这是他们的口味。
指南针利于航海,让西方人在茫茫大海上不迷路,让他们能有目标的前进。去开垦殖民地。这真是太伟大了!火药让他们战无不胜,一切冷兵器都成了废物。让他们创造出100多个人征服了印加帝国、16000多人就打进了1900年中国首都北京城的奇迹!造纸术、活字印刷?这都是有钱有闲阶级的东西,与平民百姓挂不上钩。不要以为在宋朝有科举考试、平民都可当官了,就全民族都认字看书了。今天的中国还有文盲呢!
也许:真正可体现中国特色的几大发明应是丝绸、茶叶、瓷器之类。
好了,闲话多说了些。就在这样文明先进发达的大宋朝,居然让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给搞晕了头!失去了振作国家、抵御未来巨大灾祸的最佳时机!该仰天长笑?还是俯首痛哭?为何当时有那么那么多糊涂混帐人,硬生生砍了自己树根呢?实话实说:当时砍的人大义凛然、义愤填膺、满头满脸的正气!其理由既有远古圣人的训言,又有近代圣人的发现——谓之“天人合一”这4个字超级经典,相信每个中国人,以至外国人都知道…
就是各种自然灾害,都能和皇帝、臣子、政治、军事挂上钩。至于怎么挂上的?内蕴就太丰富玄妙了。当时就没几个人懂。所以…一切的“天人合一”都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猜测,可惜却总有人坚信不移!
熙宁年间就发生过2次。第一次去年,新法在国内如火如荼,王韶、章惇、熊本在边境上连战连捷,可华山突然间地震了,泥石流翻滚而下,灾害相当不小。这立即就被文彦博等人抓了现行!在“天人合一”理论下,华山崩塌,原因就是政治昏暗,百姓受苦,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有了宏观根据,文彦博还能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他给神宗上了份奏章,说的是他某次闲暇出去散心的所见所想:那次他去大相国寺上香。峨冠博带、宽袍飘然地从主殿出来,心情大好,顺便向附近贸易市场走去。他看见相国寺内及御街商行里,市易司人员在紧张忙碌。或许是他们的态度过于认真了,让文彦博非常不爽“瓜果之微,锥刀是竞,竭泽专利,所剩无几”这样分毫必争,哪还有我大宋朝的威仪?其结果只能是有伤我泱泱大国的国体,使自己的国民离心。更要紧的是这里离外宾下榻使馆很近,让他们看见了,会耻笑我们的!
大家什么感觉?如按文彦博所说的改正,那就是打肿了脸充胖子,最可鄙视的卑贱虚荣心理!明明大宋朝立国之本就在钱!没钱?早就被周边虎狼异族给吞了!结果认真赚钱居然是丢脸!
当时各处战争吃紧,皇帝顶住了压力,没太理会,并把文彦博赶出了京城。
可第二次时,皇帝第一个害怕了。从去年到现在一连9个多月一滴雨都没下!查史书:这次旱灾规模超级大!不仅大宋国土的整个北方,连更北方的大辽国也旱得一塌糊涂!只是辽国人口密度小、且疆域太广大,又不是纯粹的农耕经济,对旱情反应才没宋朝这样大。尤其是他们没宋朝这样的“文明”没足够的“理论依据”把旱情上纲上线,弄个清楚明白。
赵顼的性格弱点就在这时显露,胜时备加小心,时刻提防敌人报复。败时勇于自我折磨,不用敌人施压,自己就会把可能中的后果上升到灾难程度上。于是不管胜还是败,每时每刻都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后来他就死在了这上面!
面对旱情,他不用臣子们提醒,自己就整天念叨,抓住一个大臣就问一次“爱卿,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像保甲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均输法等等法,都应废除呢”
大臣们经历为时5年的新政改革,这时都有一定政治心得了。除亲信韩维敢劝皇帝下罪己诏外,其余一律躬身静听,面色沉重,若有所思,绝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