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公主下嫁
作者:小喜悦   华妃重生:两个阿哥赢麻了最新章节     
    这边,年世兰的话语还未及尾声,就被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皇上带着春风满面的笑容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声音洪亮而愉悦地笑道:“兰儿,仿佛是时光对你格外偏爱,细细看来,你与十年前的模样相比,竟是毫无二致,可转眼间,咱们的孩子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年世兰轻轻抬眼,目光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随即起身,以端庄温婉的行礼,轻声说道:“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笑容微敛,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缓缓说道:“这些年,朕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仿佛一切都不再如前般游刃有余。”言罢,皇上微微一顿,又继续说道,“弘时与福儿即将大婚,朝堂之上再次提及立太子之事。朕心中已有计较,欲立福儿为太子,并让他在东宫完成大婚之礼。”
    年世兰轻声道:“皇上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国家大事还需您亲自掌舵,不可轻易言老。至于福儿,他虽聪慧过人,但历练尚浅,还需更多时间磨砺。”
    皇上听后,不禁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对年世兰的无奈与宠溺:“兰儿,朕真不知要如何做,才能让你心中重现笑颜。朕已为福儿挑选了大学士高斌之女作为侧福晋。高斌,此人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其女必然也是才情兼备,定能成为福儿的贤内助。而皇后那边,朕亦不能不顾及,乌拉那拉家的势力在朝中举足轻重,青樱也赐为福儿的侧福晋。这两门亲事,皆是朕深思熟虑的结果,既是为了稳固朝纲,也是为了福儿的未来着想。至于其他几位女子,便分别赐予福儿与弘时作为格格吧。”
    年世兰微微欠身,声音中带着一丝疏离:“是,臣妾谢皇上隆恩。”
    皇上望着年世兰那依旧美丽却略显冷漠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此外,阿哥们成婚之后,云霏的婚事也需提上日程,朕去欣嫔那里一趟,亲自安排此事。”
    年世兰再次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臣妾恭送皇上。”
    皇上转身之际,脸上挂着一丝苦涩的笑意,眼中满是深情与期盼:“朕知道,你还在生朕的气,但朕真的渴望,能再听到你唤我一声‘四郎’。”
    见皇上离去,素问脸上掠过一抹愕然,疑惑地问道:“往日里从未听闻任何风声,怎么突然间淑和公主就要下嫁了?”
    年世兰道:“想当年和亲之事,皇上为了巩固边疆安宁,将朝瑰公主远嫁他乡,却偏偏避开了同样适龄的云霏公主。这些年里,皇上一直未曾给云霏公主选定驸马,生怕朝臣们议论纷纷,说他因舍不得亲生女儿远嫁,便牺牲了亲妹妹朝瑰,落下个冷血无情的骂名。如此一来,云霏公主的婚事便这样一拖再拖,耽搁了许多年。说到底,云霏公主可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他对她自然是有几分真心疼爱的。如今为她挑选的夫婿,定是青年才俊,家世显赫。”
    素问微微颔首,似有所悟,随即又问道:“那娘娘,皇上今日从翊坤宫转道去欣嫔那里,是不是想让欣嫔误以为这是娘娘您在皇上面前美言,好让欣嫔对娘娘心生几分感激?这样一来,皇上这次对娘娘,倒是显出几分真心来了。”
    娘娘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眼中却无半分波澜:“皇上不过是对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格外执着罢了。一颗心若是伤透了,哪里还能轻易暖得回来。不过,既然皇上这么做了,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明日你便准备一份丰厚的贺礼,送往欣嫔那里,以示庆贺吧。”
    次日清晨,年世兰特意吩咐素问不必伺候早膳,让她早早前往欣嫔的居所。素问心领神会,知道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闲话。
    淑和公主原本陪伴在欣嫔身旁,当素问迈进门槛,含笑说道“恭喜欣嫔娘娘,恭喜淑和公主”时,淑和公主的脸庞瞬间染上了红晕,羞涩之情溢于言表,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鹿,想要立刻躲进内殿。
    欣嫔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女儿的手,温柔却坚定地说:“去给华贵妃娘娘谢恩,若非娘娘的恩典,我儿的婚事还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呢。”
    淑和公主低着头,双手轻轻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脸颊上那抹红晕如同朝霞般绚烂,几乎能滴出血来。她微微颤动的睫毛下,藏着一份羞涩与期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小声说道:“女儿这就去。”话音未落,便像逃也似地转身,匆匆进了内殿,留下一抹羞涩的背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动人。
    素问见状,忙不迭地上前几步,轻声细语地安抚着欣嫔:“娘娘早有吩咐,今日之事,意在喜庆,不必拘泥于这些俗礼。公主大婚乃是头等大事,一切以顺利圆满为要,切莫因小节而节外生枝。”
    欣嫔闻言,眼眶微微泛红,点头应是,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随即朝着翊坤宫的方向,深深地行了一礼,“若不是娘娘心中始终牵挂着我们云霏,她的婚事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这份恩情,本宫定铭记于心。”
    素问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这一幕,轻声说道:“淑和帝姬身为皇上长女,皇上自然用心至极,为帝姬挑选驸马之事,怎会不上心?皇上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帝姬与娘娘的疼爱,可是深得很呢。”
    欣嫔闻言,笑容更加真挚了几分,她轻抚胸口,“本宫所求不多,只愿云霏不要步她姑姑的后尘,和亲远嫁,能留在京中,让我们母女能朝夕相见,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素问自是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