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袭人要送湘云的东西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上回说到袭人要取回碟子送给史湘云去,那么作者为何在史湘云写海棠诗之前加入这一段?脂批又反复提示是大手笔呢?
    继续看原文:
    麝月道:“那瓶得空儿也该收来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夥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不如早些收来正经。”
    注意这里已经送出去的瓶子有两个,一个送到贾母那里了,一个在王夫人那里,贾母代表老祖宗,大多都是指太祖,所以贾母处基本都是南京,王夫人代表武将集团,就是说东西一份保存在南京,另一份在武将那边使用。
    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
    秋纹道:“还是我取去罢,你取你的碟子去。”
    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
    麝月笑道:“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儿又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
    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
    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这句看似只是写官员们的内部争斗,是无用的信息,然而它却又透露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我们说探春是在沿海地区的势力,鲁王等人基本是在海上活动,碟子给探春用了,说明它是一个用在海上的东西,那可能就是船了。
    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庚辰双行夹批:“宋”,送也。随事生文,妙!】
    作者让这个老嬷嬷姓宋,隐含的意思就是“送”东西给史湘云的,那么她是送什么给史湘云呢?又隐射的是什么故事呢?
    袭人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姑娘送东西去。”
    那嬷嬷道:“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的。”
    [这里宋嬷嬷的话容易被忽略,他首先是表态事情只管交给她,然后就说有什么话说给我听,这其实是暗中透露了袭人让她去不仅仅是送东西,还是要传话的。]
    那么传什么话,应该就是谈判时会说到的一些内容,比如如何接应史湘云进京之类的。
    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
    袭人送给湘云的,是“玛瑙碟子”装的红菱和鸡头,因为这是怡红院今年新结的果子,才算得上拿的出手的礼物。红菱就是红色的菱角,又叫苏州红,“龙船花”。鸡头是鸡头米,又叫芡实,也是一味中药,功效是治水湿。
    这两种果子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菱角属于水藻类,主要产自江浙一带,芡实属于睡莲科,在长江南北皆有分布。
    根据前文的经验,这些往往都是代表另一层意思,怡红院是宝玉住的地方,宝玉代表大明,那么怡红院新结的果子,应该就是大明的最新研究成果。
    袭人送的另外一样东西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重点是“蒸”字。这样把其他细节结合起来,它越看越像一样东西,那就是两边卡着碟子的龙船,并且是蒸汽动力的。
    这个结果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所以我们看后文会继续查找更多隐含的信息。
    这里有【庚辰双行夹批:妙!隐这一件公案。余想袭人必要玛瑙碟子盛去,何必娇奢轻发如是耶?固有此一案,则无怪矣。】
    这里有一个词“娇奢轻发,”连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拆开就可以了,娇是美好的东西,“奢”是花钱挥霍无度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极度烧钱的玩意,那么袭人用玛瑙碟子给湘云送些菱角与芡实,对于贾府来说也称不上极度烧钱。
    如果碟子装红菱隐喻的是烧煤炉的蒸汽动力船,那么“娇奢轻发”就好理解了,它就是烧煤象烧钱一样,但是船发出去却很轻松。
    为什么用这个“碟子”来隐喻呢?原来在崇祯二年重修的《天潢玉牒》这本书里,有关于蒸汽船的记录。
    这是一本介绍皇室世系的书,“玉碟”是指帝王族谱,其中在介绍郑和下西洋时,有记录是:“和所乘之宝舟,其橦如楼,底尖上阔,钢制其骨,水炊其动。”
    最后一句“水炊其动”意思很明显了,就是烧开水,来作为船的动力。
    这样的话,袭人找“玉碟”,也有找《天潢玉牒》送给大顺军的,但是最后没找到,用的是“玛瑙碟子。”
    看到这里我们基本能明白脂批说“有此一案”的意思了,当年大顺军进京,有记载是太监打开了城门,但是也有人认为不是,按这里所写,确实有太监暗自私通了大顺军。
    所以上回脂批说作者写的事那是错综复杂,刚写玉碟的事,现在马上又转到北京城破这件事上来。
    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
    宋嬷嬷道:“宝二爷不知还有什么说的,姑娘再问问去,回来又别说忘了。”
    袭人因问秋纹:“方才可见在三姑娘那里?”
    秋纹道:“他们都在那里商议起什么诗社呢,又都作诗。想来没话,你只去罢。”
    嬷嬷听了,便拿了东西出去,另外穿戴了。袭人又嘱咐他:“从后门出去,有小子和车等着呢。”宋妈去后,不在话下。
    宝玉回来,先忙着看了一回海棠,至房内告诉袭人起诗社的事。袭人也把打发宋妈妈与史湘云送东西去的话告诉了宝玉。
    宝玉听了,拍手道:“偏忘了他。我自觉心里有件事,只是想不起来,亏你提起来,正要请他去。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
    袭人劝道:“什么要紧,不过玩意儿。他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告诉他,他要来又由不得他;不来,他又牵肠挂肚的,没的叫他不受用。”
    宝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发人接他去。”
    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他去,急的了不的。”
    [从这里引出来史湘云加入海棠诗社,]
    宝玉听了立身便往贾母处来,立逼着叫人接去。贾母因说:“今儿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宝玉只得罢了,回来闷闷的。
    次日一早,便又往贾母处来催逼人接去。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
    李纨等因说道:“且别给他诗看,先说与他韵。他后来,先罚他和了诗: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再说。”
    前面为何不让史湘云进入诗社,除了真实历史上没有她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咏白海棠诗是祭奠大明,而北京的大明正是史湘云代表的大顺军所灭,因此李纨说要想进诗社,先和了诗,不好还要罚她呢!
    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
    史湘云也知道自己有先天的罪过,因此说“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
    众人见他这般有趣,越发喜欢,都埋怨昨日怎么忘了他,遂忙告诉他韵。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
    【庚辰双行夹批:可见定是好文字,不管怎样就有了。越用工夫越讲完笔墨终成涂雅。】
    其实这也是说背面历史上,大顺军进攻北京有些仓促了,从后文看,他们明显是准备不够充分。
    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庚辰双行夹批:更奇!想前四律已将形容尽矣,一首犹恐重犯,不知二首又从何处着笔。】
    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说着递与众人。
    [应命是说大顺军进攻北京之前发布了檄文,表示这是顺应天命。]
    众人道:“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
    了解了背面故事的历史背景,那么我们去理解史湘云的诗就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