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袭人劝说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去,被打之后的宝玉一觉醒来,担心黛玉,于是打发袭人去宝钗那里借书,叫来晴雯去看看黛玉。
在这里让晴雯带了两条手帕交给晴雯,黛玉看到旧手帕,知道了宝玉的心意,于是在手帕上题了三首诗,这就是题帕三绝。
宝玉让晴雯去看黛玉,就是宝玉挨打之后,即前面说的1657年开始迁界禁海之后,东南沿海的明朝势力,与永历朝廷失去了联系,需要与永历帝重新建立联系,所以他们就联合内地的复明人士一起,派人化妆秘密去了西南。
去的人是晴雯,说明这个使者也是一个清流文官出身。黛玉隐射明朝皇帝,在这里就是永历帝。
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
宝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手帕子撂与晴雯,笑道:“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
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
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晴雯听了,只得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蒙侧批:送的是手帕,晾的是手帕,妙文。】见他进来,忙摆手儿,说:“睡下了。”
此处的手帕一定是有某种含义,符合这里的需要的。
晴雯走进来,满屋黑魆。并未点灯。黛玉已睡在床上。问是谁。晴雯忙答道:“晴雯。”
晴雯是南明东南沿海势力拍来联系黛玉的,但是道路已经被满清隔绝,之前一直尊奉明朝的安南见明朝失势,也改投清朝,所以当他到西南时,永历帝已经进入缅甸了。
黛玉道:“做什么?”晴雯道:“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
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
因问:“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
黛玉问是谁送他的,其实就是以为这是宝钗送给宝玉的,所以这里是误解了,因为自己已经逃往国外,她自然以常识认为宝玉接受了宝钗的手帕。
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
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着实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
这里宝玉为何要送旧手帕子给黛玉,连送帕的晴雯也不解,作者这样写,就是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我们定要探个究竟。
旧的手帕,还是之前黛玉送给宝玉的,所以这其实是宝玉向黛玉表示,我还是坚持木石前盟,不会接受宝钗的,所以他看到帕子,就想明白了。
这是自己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宝玉向她表衷心,这种情况下,宝玉依然对自己不变心,所以她从此就彻底明白宝玉的心意了。
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手帕自古就有寄托相思之意,现在我们明白了送旧手帕的意思,就是永历帝避难缅甸之后,国内依然思念他这朱明的皇帝,并向他表达了出来。
特意送旧手帕,又表示思念,连起来就是“思旧”的意思,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强制剃发易服,百姓不得不剃了头发,由于头发会长出新的来,所以每个月都要再剃。
但是百姓在正月里坚决不剃头,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从此以后,国人就有了正月“思旧”不剃头的习俗。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
永历帝远在缅甸,知道这些事之后,感慨泪目,思绪万千,所以作者将这些都写在题帕三绝里了。
原文写到: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一个眼空蓄泪描绘了黛玉眼神空洞满含泪水的画面,“泪空垂”又表达了无尽的亡国遗恨,此时再多的泪也都是空垂而已了。
暗洒闲抛却为谁?这满面的泪水又是为谁而流呢?他此时也在自己问自己。
第三句的“鲛鮹”出自鲛人织绡,泣珠报恩”的典故,
传说南海有鲛人,善于纺织,哭泣时眼中流出的不是眼泪,而是珍珠。后以此典形容精美纺织品,也指手帕;还有以此咏海中奇事。
作者用这个典故,就是暗示此时宝玉从海上送来的旧帕,黛玉哭泣的就是真正的朱明,所以是“绛珠草,”他对前世灌溉他的宝玉无以为报,只能以这无尽的亡国血泪还他,这岂能不叫人伤悲呢。
第二首是: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抛珠滚玉”就是指黛玉此时抛下朱明的江山,只能偷偷的洒泪,第二句就是说黛玉这时候整日闲暇无事,无心就是看着没有任何想法,如同行尸走肉,这是他在缅甸避难时的真实写照。
但是每到夜里,枕头上袖子上都是拭不完的泪,这时候才敢任意的洒泪,亡国之君的悲痛,到这种没有外人的时候才敢释放出来。
第三首是: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这首诗的第一句用了“彩线避兵”的典故,《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为了避鬼驱邪,周人在端午节使用“朱索”,即红色绳线绑在身上,同时也可以用来保佑人躲避兵祸,即躲避战乱,得以幸存。
黛玉这里隐射的永历帝,正是为了躲避兵祸战乱,流亡海外。
但是彩线难收面上珠,就是这个方法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兵祸,永历朝廷初到缅甸时,缅甸国王还对他们很客气,但那是碍于几百年大明王朝天下宗主的身份,如今大明都没了,谁还能一直供奉这个所谓的天朝皇帝。
缅甸在收留了永历君臣两年后,内部发生政变,新国王受到清廷的压力,决定将永历君臣交给清朝,这个流亡政权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劫难。
朱由榔早年是桂王之子,封地在湖南衡阳,所以他被抓捕之后,回忆起了曾经的岁月,只是时光流逝,曾经的记忆也已经模糊了,湘江又是湖南的标志性河流,因此有湘江旧迹已模糊一句。
如今的潇湘馆也有千杆竹,不识香痕,黛玉的潇湘妃子典故,即“湘妃,”舜帝的两个妃子鹅黄,女英,他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而尧帝是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一。
用鹅黄女英尧帝之女的身份,来暗示黛玉也是出自帝王之家,并且是在湘江流域,所以这里又是指向衡阳的桂王,帮助我们破解黛玉后来隐射的是永历帝。
竹书纪年,用染了血泪的斑竹,来比喻《石头记》这本血泪史,这两句的意思是后人看了这斑斑泪竹,还会不会记得,曾经的汉家江山?故国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