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临淮王奏省帅事
作者:MangoEVE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最新章节     
    高澄见后,焦急起来!
    捡回秦姝时她年幼,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如今又能去哪里寻找?
    就凭她记忆里的南边东边?
    便顾不得上朝,命令百余人分别四散去追!
    而他自己领着斛律光两兄弟,还有舍乐等人也往东边而去。
    舍乐看着干着急:“大将军,没准阿姝不久就会回来了!”
    高澄并没有理会,只觉得烦闷至极,也不明白她为何好端端的,就又离了自己。
    可追了一天,也毫无结果,回到府中,也没有任何人有秦姝消息。
    高澄只能落寞回到秦姝房里,她一直住高澄经常与人谋事办公的东柏堂中,房内陈设简单朴素,就如秦姝本人一样。
    高澄缓缓走进秦姝的床沿边坐下,又开始摩挲那支玉蚂蚱。
    过了许久之后,便抱着秦姝的枕被慢慢睡了过去。
    近年来东魏可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鱼盐业、手工制造业、冶铁制瓷等工农业发达,算得上是中原最富庶之地。
    高澄辅政已从最初熟悉了解试探,转变为着手根除国内各类政治弊端。
    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有雀衔永安五铢置于高欢座前。
    于是高澄便于朝堂上奏请,令公百炉铸钱,统一铸背四出文钱,以区别于孝武帝时期钱币,同时令新币的流入以削民间假币的流通。
    又常微服于民间,于食馆、街边摊贩之间,发现百姓茶余饭后,爱论时事政局。
    无非爱谈高王与关中的那几场大战,以及高王世子作为宰辅的政施。
    高澄于席中听了,说道他们父子好的,难免自豪而笑,听到说他们父子难听的,虽然心里并不高兴,但也不会迁怒。
    心中一动,如今修格基本算是初成,且如今各项施政也较以往有所不同,若能张榜于世,供百姓论足,若论之有理,有新建议者,岂不甚好。
    到了第二日上朝。
    临淮王元孝友则先行奏道:“陛下,臣请奏!”
    孝静帝元善见便说道:“临淮王有何奏请?尽管道来。”
    元孝友便娓娓道来:“如今法令:以一百户为党族,二十户为一闾,五户为比邻。
    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他们的赋税劳役均可免除,这显然苦乐不均。
    如羊少狼多,且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京中诸坊,有的多达七八百户人家,但只设一位里正,两位史,具能庶事无阙,何况京外诸州?
    臣请依旧置,三正之名不改,但将一百户分为四闾,每一闾分为二比。
    这样一党族可省十二丁,增十二匹绢税。
    略计见管之户,应有二万余党族,这样一岁可增二十四万匹绢税。十五丁征一番兵,可增一万六千兵。
    此富国安人之道也。”
    高澄细思,这确实能增税扩兵增加劳役,于国有利。
    但于民有盘剥,有损既得利者,各地方豪强必定难愤。
    帅数减少,那恐怕容易产生腐败擅权的问题,更易激起民愤。
    京中之地法治一向严密较外地诸州,且人才易得,到了京外诸州管地,可就不一定了。
    实施下去,恐不见益。
    而元孝友仍在继续奏言论:“古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二妾。
    《晋令》:诸王可娶妾八人,郡公、侯妾六人。
    《官品令》:一、二品可娶四妾;三、四可娶三妾,五、六可娶二妾,七、八可娶一妾。
    所以阴教聿修,子孙人丁兴旺。后代兴旺,孝也;修阴教,礼也。
    而今我朝废此礼制,由来渐久。
    将相多娶公主,王侯则多娶后族,故而无妾媵,习以为常。
    妇人多幸,生逢今世,满朝文武官员皆不娶妾,天下之人皆只娶一妻。
    如果有谁贸然多娶,则家道离索,身遭坎坷,内外双亲知后,还会加以讥笑怪罪。
    当今之人,通失礼教。
    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
    还自云为了不受人欺,怕他人笑话。
    王公贵族尚且如此想法,已下何敢二意?
    夫妒忌之心生,则妻妾之礼废;妻妾之礼废,则奸淫之兆兴。
    斯臣之所以毒恨此也。
    臣请奏,以王公、一品可娶八妾,通妻以备九女;称事二品备七;三品、四品备五;五品、六品则一妻二妾。
    限以一周,悉令充数。
    若不充数,或对妾不待之以礼,使妻妒加捶挞,免去所任官职。
    其妻无子而不娶妾者,此乃自绝后代,无以血食祖、父,请以不孝之罪,离遣其妻。
    臣之赤心,全为家国。
    欲使婚丧嫁娶无不合礼,贵贱各有其宜,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庶使足食足兵,人必信服之。
    又冒昧申妻妾之数,正欲使王侯、将相、功臣子弟,满朝人丁兴旺,传祚永无穷止,此臣之志也。”
    高澄听了后续之言,只觉得此易成宠妾灭妻之势。
    如今各王侯将相,王公贵族相互联结姻亲,皆有各自利益盘算,即便强令,又如何能消真正的妇人之妒。
    不过各地设仓丰谷,倒是可取。
    此时朝堂一片哗然,众说纷纭。
    元善见端坐问道:“众卿对临淮王之言,可有异议?”
    因与高澄与元孝友私交甚好,故而自己不想在朝堂上亲自驳他面子。
    便对崔季舒使了使眼色,眼神斜了斜,表示让他上奏反对。
    崔季舒见了,随即上表道:“陛下,临淮王之言,虽有其益,但亦有其弊。
    省人帅虽可扩充徭役兵丁,增加税赋来源。
    但增徭之效,增税之源,皆取之于民,实乃增加民负。
    臣觉此事,尚需再议!”
    而后又有多人反对,皆站出表奏:“陛下,婚嫁休娶之事,自古言七出才可以休弃,若依临淮王之言,只怕妄生休弃之事,一夫一妻,妾乃附属,又怎可同妻而论之。”
    崔暹此时也上奏道:“陛下,天下久战,百姓苦矣。
    且朝廷上下,各州郡县贪腐亦是甚多。
    虽今年五谷丰登,然百姓心中积怨已久。
    省帅虽于国可利,但于民尚无显益。
    若施此政,尚先惩治根除贪腐
    使文武百官廉洁自身,百姓心无积怨,富庶有余才可施行。”
    高澄闻言,望着崔暹微微一笑。
    元善见便说道:“崔卿此言有理!”
    然后他习惯的问了高澄:“不知高卿,对临淮王之言,有何见解?”
    高澄端手说道:“陛下,臣以为临淮王之言,有利有弊,尚需再议,此事尚不宜定夺!”
    元善见便说道:“既如此,此事就交由尚书省再议!诸位爱卿,可还有奏?”
    高澄本来打算上奏,可元孝友又抢先了一步,他素来
    高澄也就静立而待,听他之言。
    “陛下,如今有人生为皂隶,可死后,葬拟王侯,生死异途,无复节制。
    其坟墓修建,壮丘垅,祭祀之仪过隆重奢华,邻里之间以此相互夸耀,将其为大孝。
    而且夫妇之始,应以王道教化为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
    可如今富者弥奢,成婚同牢之设,宴堪比祭祀之盛。
    累鱼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鸾凤斯存。
    如此徒有烦劳,铺张浪费,恐非上天之意。
    臣请此后,若婚葬过礼者,就照违旨而论处,官司不加以检举弹劾,即与同罪。”
    元善见听后,便说道:“此言有理,传朕旨意,依临淮王之言,使各官司严查处罚,婚葬过礼者,倡导节俭之风!”
    这时高澄才上奏道:“陛下,臣请一事!”
    元善见立刻说道:“高卿请讲!”
    “陛下,凡事皆以论而定,国事,家事,事事如此,臣以为,一人定不如二人论,二人论不如多人论,多人论不如世人论。
    且如今格律修正已入尾声,其中格律亦需民晓。
    臣请奏,将朝廷各方治国之策书于榜上,张贴街头,供人而论,使世人品评论足,复以意见。
    对建议有理,批判有据者给予厚礼;对言辞有失者亦无罪责,予以宽容
    由此广开言路,听取民意,纳天下良言以治世,使民晓政事,政利于民!”
    元善见笑着说道:“高卿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你全权主持。”
    高澄微笑退到官列,这时朝中众人都纷纷点头称赞,只有敌视高澄者一脸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