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94章 卫生新风
作者:深山老僧   三塑强汉最新章节     
    “成公子,他们都是为大汉而亡,是大汉的英烈。”郭全出声安慰蔡成。
    “谢谢恒德公。他们都是孤儿,也都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他们损失任何一人,我都无法接受。
    “可没有办法,要护大汉,总要有人流血牺牲。
    “待大汉安定,北方威胁消除后,我会于青州对这些英烈举行公祭,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蔡成挥动着拳头,双目喷火。
    看到蔡成如此激动,许栩连忙岔开话题。“成公子,何为‘植被’?”
    荀彧此时突然发现,似乎每次场面尴尬,或者是跑题的时候,许栩都能够及时拨乱反正。
    这绝对是个人才,而且是大才。
    蔡成缓缓地吐出口气,然后答道:“土壤表面生长的植物,如野草、野花、树木等,统一称为植被。也就是‘土壤上的被子’的意思。”
    蔡成如此一说,众人顿时惊惧再起。
    因为这些年来,京都城外的植被,都不如以往茂盛,可是他们看在眼里的。
    大汉之人延续古风,每年开春后,有去城外“踏青”之风俗。
    所以,每年野外植被如何,他们是心知肚明。
    “成公子,”杨彪直接站了起来,对着蔡成一礼。“兴水利可防旱,人人尽知。可为何防蝗灾要养鸡鸭?防疫情要讲卫生?”
    蔡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今天他必须要给这些朝堂重臣上一次科普课了。
    “鸡鸭鹅都是食肉动物,而蝗虫之卵则是鸡鸭鹅最喜欢的食物。
    “鸡鸭鹅以蝗虫卵为食,不仅比喂牠们其他食物生长得更快,而且生蛋也更多,肉也更加鲜美。
    “蝗虫之卵是产于土壤中的。
    “把鸡鸭鹅放至田野,他们自会从土壤中翻找蝗虫卵。
    “一亩田地,只要二十只鸡鸭,一天时间,就几乎能把土壤中的蝗虫卵吃得干干净净。
    “当然,不能把鸡鸭鹅只置于田地中,野外也要放。蝗虫产卵,可是不分地方的。
    “这几年,青州农署核算过,五千只鸡鸭鹅,便可清理一县田野。
    “按一县有五千户计,每户养一只鸡或一只鸭,便可防止该县成为蝗灾的源头。
    “目前,青州、冀州农户平均养鸡鸭鹅十五只,而今年大汉北方,除徐州外,其余八州如果平均每户养五只鸡鸭鹅,蝗灾必不会来。
    “今年上半年收复徐州,下半年徐州也会鸡鸭鹅遍地的。
    “当然,养鸡鸭鹅不仅能够预防蝗灾,还能让农户有鸡鸭鹅蛋吃。吃不完的,还可以售卖给农家乐,增加农户的收入。
    “多吃肉食,对增强人的体质有好处。”
    一番科普下来,群臣只剩下摇头的份了。
    其实,在大汉,每个士族都会养一些鸡鸭鹅。
    可他们却从未想过,养鸡鸭鹅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而且,让鸡鸭去田野吃蝗虫卵,是可以省下来大量喂养的粮食的。
    至此,所有人此时都开始对蔡成有一些顶礼膜拜的冲动了。
    这样的判断,也打消了杨彪想与蔡成对抗的最后一丝念头。
    蔡成有祸害过士族吗?
    好像只要士族不反对新农体系,不用一些阴谋诡计,蔡成从来没侵害过士族分毫。
    整整五年中,蔡成所做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似乎都是有利于大汉的。
    而之前护民军快速掌控江北八州,还让这些重臣窃以为是蔡成想当皇帝,至少也是想要做一手遮天的权臣。
    可从“君主立宪制”、“大汉宪法”、“新农体系”、“新型农具”、开办大学堂、建立大医堂……等诸多事项来看,如果蔡成真想当皇帝,他完全没有必要以汉室朝廷的名义来做这些事。
    他自己称帝之后,再来做这些事情,岂不是更显他是明君、圣君,更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杨彪确认,蔡成的师尊是仙,蔡成就是圣。
    蔡成必然是受他师尊的委托,在大汉躬圣行、显圣迹的。
    而他们这些人竟然要与圣人为敌,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好在,他今日幡然醒悟,及时回头。
    稍顷,黄琬沉吟着开口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留长发,乃自古延续至今。
    “可御林军、紫金卫、龙鳞卫,皆为短发,包括成公子在内,皆为短发。
    “今日见陛下,同样也留了短发。
    “刚刚成公子在说到讲卫生,打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中就提到了留长发不好。
    “这留短发与防疫有什么关联吗?”
    黄琬不是想难为蔡成,而是他真不理解。
    他昨日到京,今日便参加朝会。
    此时,他才发现,何止是成公子是短发,就连刘虞、刘岱、贾琮等人,竟然也都是短发。
    “哈哈哈哈——”刘岱大笑。“拿皂角来,快给子琰公洗头发,让他自己看看,他的头发有多脏。就是不知道头发里面有虱子没有。”
    “公山,你非要子琰在此出丑?”贾琮阻止道。
    蔡成站了起来,继续他的科普课程。
    “其实,这个世界上,不仅有植物、动物,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我们称之为细菌。
    “很多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只不过,由于我们肉眼看不到细菌,就忽略了细菌对人体的害处。
    “任何大疫,皆由细菌爆发而致。
    “污浊的环境,就是细菌的滋生地。越是清洁的环境,细菌就越少。”
    黄琬紧皱眉头。
    “成公子,这就无法服人了。既然你都说了,肉眼看不到细菌,那你又是怎么知道有细菌存在的呢?”
    蔡成哂然一笑。
    “把细菌放大很多倍之后,我们就能够看到了。
    “能把细菌放大的工具,称之为‘显微镜’。它至少可以把细菌放大四百倍,甚至更多。
    “恰好,这次大医堂来京都,就带来了一架显微镜。
    “让御林军帮忙取过来,然后我就可以请诸公看看细菌是什么样的了。”
    蔡成这是要继续给大家做科普。
    蔡成相信,只要他们通过显微镜看到细菌的样子,就能明白“讲卫生”对防疫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