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那些诗人之李贺(一)
作者:九月与尘   刷完视频后,发现老祖宗统一了最新章节     
    【写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少年在几年后写下“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写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在自己年事已高后写下了“自令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写出“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的人,老年自嘲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下“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少年,结局是怎么样呢,“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少年的心气终究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第二天外面下着雪,一行人干脆窝在了酒店不打算出去了。
    姜瑜正在刷着手机视频,刷到这里停下了手指,静静地看完了。
    “这是我罢。”李贺苦笑一声,是他会写出来的诗句啊。
    看到天幕的这些诗人,大部分都已经过了意气风发的年纪,所以很快就认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对归途了然又怅然。
    “若不是天幕,恐怕我还在黄州蹉跎呢。”苏轼难得有了一点不忿,“圣上也太狠心了一些,咋就将我贬到了儋州呢。”
    他既然是自嘲,那肯定不是加官进爵,都到了天涯海角,估计年纪也不小了,那时候自己能不能活着到儋州还不一定呢。
    自从播过靖康耻之后,神宗重新启用王安石等人变法,在王安石的建议下,顺便也把苏轼从黄州捞了回来。
    虽然两人不是同一党派的,但是王安石非常认可苏轼的才华,当初乌台诗案也没少为他说话。
    你别说,杜甫虽然来过现代了,但是由于当时行程匆忙,又有众多帝王在场,再加上心中忐忑,竟也是忘了问自己的结局。
    但是如今看到自己老年时的诗句,想必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如今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吧。”陆游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诗句,历史中是老死沧州,郁郁而终,如今新皇锐意进取,时刻想要北伐。
    他也有一展报复的时候,倒是对原来的诗句没有那么大的感触了。
    都看到这里了,姜瑜干脆把这个细讲一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是真的有才。”
    “就是可惜了。”
    说这句话的是韩愈,这首诗他印象非常深刻,当初李贺拜谒之时带来的就是这首诗,这让韩愈非常欣赏这个少年,欲向上荐引入仕。
    想到这里不免轻叹了一口气,真是可惜了,怎会有如此荒唐之谬论。
    如今姜瑜讲到这个后生,韩愈也不免带了一丝期待,若是能改变李长吉如今的局面也好,他也不希望天才被埋没了。
    “昔日燕王筑黄金台,任用剧辛、乐毅、邹衍等人,倒是强盛一时,那齐国也是罪有应得了,燕国,也是多有气节之人。”
    嬴政对后世没甚感觉,却回忆起了平生,他对燕国并不像楚国那么厌恶。
    他曾经也是有过友人的。
    “将天地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个李贺志向还挺大啊,姓李,会不会是我李家人?”李世民欣赏道。
    “李贺字长吉,却一生从未长吉,在27岁时就英年早逝了,若是活的时间长一点,没准能比得上李太白。”姜瑜又开始介绍。
    “郎君。”李贺之妻担忧的眼神望了过来,她很想劝,但又不知从何劝起。
    “早有预料,我的身体怕是活不长久,倒是苦了你了,对不住娘子,这辈子也没能让你享福。”
    李贺越说越觉得此生无望。
    “若是命中注定,你我就此和离吧,家中钱粮我都予你,定不会让你无依靠。”
    “你在说什么胡话,我既然做了李家妇,断不能抛弃你而去,咱们一定还有办法,你看天幕不也在吗。”妻子连忙打断了他的话,安抚道。
    这让李贺也不免升起一点希望。
    “李贺是真正的神童,七岁作诗,十五岁名满京城,18岁写出雁门太守行,这年正要参加科举时,父亲去世,回乡守孝三年。,等守完孝再次参加科举,一路过关斩将,却在殿试前夕被人举报终身禁考。”
    “殿试一般只排名不撸人,他其实已经成功了,就差那么临门一脚。”姜瑜想到这个也觉得可惜,本来铁板钉钉的一个进士。
    “为什么被人举报,他作弊了?”李白只一瞬的念头立马被打消,能写出这般诗句的人,定然不会作弊。
    “说来这两次都被爹坑了,李贺其实是皇室之后,他祖宗是李渊的叔父,到了他爹那一代早就没落了,重点是他爹叫李晋肃。”
    “虽然远了些,但确实是我李家人。”李渊也认下了这门亲戚,倒是不以为然,他儿子过了那么多代没准都落了,更何况是叔父的儿子。
    不过若是真能出现这么个神童,他倒也不是不能照拂一下。
    “为了避讳,因为他爹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哎,他就这样被牵连了,一生不得参加科考。”
    等姜瑜这一句话一出,不知道后世历史的老祖宗们都懵了,这,就这么个理由,就放弃了一位天才?
    确定不是被人针对了吗?避讳也避不到这种程度啊,这俩字的字形字意风马牛不相及,简直是牵强附会。
    “那朕曾还是晋王呢,老家还在晋阳呢,是不是也要避讳。”就连李治都吐槽了一句。
    “谁敢让稚奴避讳,怕是不想活了罢。”武媚娘好笑的看着李治,只有避皇帝讳的,哪有皇帝避讳的。
    “何其荒唐。”韦庄没少读李贺的诗,就连诗风都曾受其影响,一想起李贺只觉得可惜,也曾上奏皇帝追封李贺官职,如今倒是还没个音信,看来是被撂下了。
    “倒是我这个当爹的错啊。”李晋肃看到日后自己的天才儿子落得这个下场,一没忍住呕出一口血。
    不行,他要上京,再没落好歹是宗室之后,实在不行拿着他家老祖宗的牌位,也要请求还他儿子一个公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