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襄阳烽火
作者:奥特卡曼   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最新章节     
    林羽只觉眼前光影缭乱,须臾之间,那熟悉的宋朝景象便赫然入目。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之气,其间还夹杂着紧张的肃杀氛围。
    林羽在一阵天旋地转后,惊觉自己已置身于宋朝的战火硝烟之内。
    他深知,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之战正在炽烈地进行着。
    他凝望着眼前的城郭,心中百感交集。
    山河画卷的奇异变动,再度将他抛入这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
    容不得半分迟疑,林羽紧紧握住腰间的剑柄,朝着战声最为鼎沸之处疾奔而去。
    此时,正值蒙古大军汹汹压境,襄阳城俨然成为了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坚固堡垒。
    (历史上,蒙古大规模攻打宋朝始于1235 年。不过,蒙古与宋朝之间的军事冲突和对峙是一个较为长期和复杂的过程。1276 年临安陷落,1279 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亡。)
    林羽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城墙,心中陡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林羽深知襄阳城于南宋之重要性,其一旦失守,蒙古铁骑必将长驱直入,南宋则危如累卵。
    他悄然混入宋军队伍。
    他初入军中,士兵们对这个陌生面孔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但林羽毫不气馁,他利用自己在现代所学的军事知识,在日常训练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术见解。
    一次小规模的敌军袭扰中,宋军原本的应对策略出现失误,导致局面一度混乱。
    林羽看准时机,挺身而出,迅速分析战况,提出了简洁有效的应对方法。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条理清晰,让慌乱的士兵们渐渐冷静下来,并按照他的指示行动。
    最终,成功击退了敌军的袭扰。
    此后,林羽又多次在军事讨论中发表独到的见解。
    他对敌军战术的精准判断和应对策略的巧妙设计,让士兵们逐渐对他刮目相看。
    他还亲自参与到士兵们的训练中,手把手地教导他们新的战斗技巧,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渐渐地,林羽在军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
    当他提出作战计划和指挥号令时,士兵们不再犹豫和怀疑,而是选择信任他,听从他的调遣。
    未几,林羽便凭借自身的果敢勇毅和独树一帜的见解,引起了守将吕文德的关注。
    蒙古军攻势如狂涛,他们动用投石机,不断向襄阳城抛掷巨石,城墙多处遭受重创。
    林羽在城墙上穿梭奔走,指挥士兵们用沙袋和木材奋力加固城墙。
    他敏锐地发现蒙古军的投石机安置在射程之外的一处高坡之上,常规的攻城器械难以触及。
    林羽灵光一闪,心生一妙策,他号令工匠打造一种特殊的床弩,加大了弩箭的长度与重量,并精心调整了发射角度。
    在一个漆黑如墨的夜晚,林羽亲自率领一队士兵,悄无声息地出城。
    他们借着夜色的重重掩护,迂回绕至蒙古军营地的侧翼。
    林羽指挥士兵们稳妥地安置好床弩,瞄准蒙古军的投石机。
    随着他一声令下,床弩齐声发射,巨大的弩箭宛如流星般划过沉沉夜空,精准无误地击中了蒙古军的投石机。
    刹那间,蒙古军营地火光冲天,投石机大半被摧毁,化作一片狼藉。
    返回城中不久,林羽又察觉城中粮草虽充裕,但水源却被蒙古军暗中投毒,致使不少士兵和百姓染病。
    林羽忆起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简易净水知识,他迅速组织城中百姓,以多层纱布和木炭制作简易净水器,又派人全力寻找城内的地下水源,暂且缓解了水荒之困。
    然而,蒙古军见强攻难以奏效,便心生一条毒计。
    他们精心伪造了林羽与蒙古暗中勾结的书信,并故意让宋军士兵缴获。
    吕文德得知此事后,对林羽顿生怀疑,将其囚禁起来。
    林羽被囚于营帐之中,初时心中满是愤怒与委屈,自己一心为襄阳城筹谋,竟遭此不白之冤。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深知此刻慌乱无济于事,必须寻出证据以证清白。
    他在狭小的营帐内来回踱步,思绪如飞。
    那封伪造的书信,看似毫无破绽。
    可林羽却发现,信中的字迹虽模仿他的笔迹有几分相似,然而一些细微的笔画习惯却全然相异。
    他曾在闲暇之时与军中将士们一同习字,不少人皆知晓他独特的运笔风格,这伪造者显然只是粗略观察,未曾深究。
    “此字迹必为破绽,然吕将军能信乎?彼如今已被蒙蔽,吾须使其目睹此中之蹊跷。”
    林羽心中暗自思忖,额头汗珠细密渗出。
    况且,信中提及与蒙古军约定的地点,竟是一处宋军严密防守的要道,若他真存叛国之心,怎会择如此愚笨的地点作为接头之处?
    林羽越想越觉可疑,决意要亲自向吕文德证明自身的清白。
    林羽恳请面见吕文德,在营帐之中,他深吸一口气,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而后有条不紊地剖析着书信的疑点。
    他先是要来笔墨,当场书写了一段文字,与那伪造书信上的字迹逐一对比,指出其中差异。
    林羽边写边言道:“将军观之,吾平素写字,此一捺重且缓,有显着之回锋,然此书信之上,却仓促收尾,显然系伪造。”
    随后,又对信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将其中不合情理之处一一揭露。
    吕文德聆听着林羽的分析,心中的疑虑渐次消散。
    他望着林羽诚恳的眼神,意识到自己或许错怪了他。
    此时,外面蒙古军的喊杀声再度传来,吕文德深知此刻并非纠结过错之时,他亲自解开林羽的枷锁。
    “林兄弟,是吾错怪汝了,此刻襄阳城危在旦夕,还需吾等携手共御敌寇。”
    林羽未有丝毫计较,旋即投身战斗。
    他察觉蒙古军进攻时,其阵型的右翼稍显薄弱,且指挥右翼的将领颇为冒进。
    林羽精心挑选了城中最为精锐的骑兵,集中力量冲击蒙古军右翼。
    同时,他令城中剩余的投石机向蒙古军阵中投射装有石灰粉的布袋。
    须臾之间,蒙古军阵中烟雾弥漫,宋军骑兵如猛虎入羊群,蒙古军右翼瞬间崩溃。
    这一役,令蒙古军暂且退却。
    但林羽知晓,他们定会卷土重来。
    林羽向吕文德进言,派出使者向南宋朝廷求援,同时联合周边地区的民间武装力量共同抗敌。
    吕文德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等待援军的过程中,林羽组织城中百姓和士兵学习制作各种防御器械,如绊马索、狼牙棒等,并在城外挖掘陷阱,设置鹿角。
    他还将城中的士兵重新分组,依据不同的特长和武器装备进行编排,组成了多个灵活应变的战斗小队。
    蒙古军再度来犯之时,面对宋军全新的防御体系和战斗编排,一时间难以突破。
    而此刻,南宋的援军也正在赶来的途中,林羽站在襄阳城楼上,远眺远方,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思与期待。
    他深知,自己虽能扭转一些局部的战局,但南宋整体的衰弱和内忧外患,才是最为严峻的危机。
    他唯有在这历史的汹涌浪潮中,倾尽自身最大的力量,守护这风雨飘摇的宋朝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