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文化破冰之旅
作者:奥特卡曼   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最新章节     
    晨曦初照,林羽与苏瑶于庭院相商,四周静谧,唯晨鸟偶有啼鸣。
    林羽目光坚毅:“当下文化冲突频频,首要之务乃是让各方心平气和交流,寻得共通之处。”
    苏瑶微微颔首:“举办文化活动或为良策,可令众人于其中领略不同文化魅力,消弭隔阂。”
    二人议定,先从一场盛大文化雅集入手。
    林羽亲力亲为,邀来长安城中名儒、高僧、胡商、西域艺人等各方代表。
    雅集选址于城郊清幽园林,此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平素便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所。今为这特殊聚会更添几分雅致。
    是日,园林中彩绸飘舞,繁花似锦。
    众人陆续而来,起初,气氛略显拘谨。
    儒家学者身着长袍,正襟危坐,彼此低声交谈,不时投来对外族人士审视之目光;
    胡商们则聚于一处,用独特语言小声议论,对周遭陌生环境和严肃氛围略感不安;
    高僧大德面容平静,只是默默诵经,仿若置身事外。
    林羽见此,率先起身,高声道:“诸位,今日之会,意在促进大唐文化交流融合。大唐之繁荣昌盛,正因海纳百川。且瞧这园林中花卉争艳,不论来自何方,皆能在此共生共荣,文化亦应如此。”
    言罢,他抬手示意一旁乐师开始演奏。
    瞬间,丝竹之声悠扬而起。
    西域胡琴与大唐古筝相互和鸣。
    那乐音仿若灵动溪流,穿梭于人群之间。
    起初,众人稍有惊讶,但很快便为这奇妙乐声吸引。
    一位年轻儒生不禁微微闭目,沉浸其中,脸上严肃渐化为陶醉;
    胡商们纷纷展露笑颜,随节奏轻轻晃动身体。
    接着,苏瑶安排的舞蹈表演登场。
    舞者们身着华丽服饰,既有大唐霓裳羽衣,又有西域轻纱薄缕。
    她们身姿婀娜,舞步轻盈,如仙女下凡。
    大唐古典舞如行云流水,尽显东方含蓄柔美;西域胡旋舞则热情奔放,旋转身姿似火焰炽热。
    众人目光紧紧追随舞者身影,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表演过后,林羽提议众人分组进行文化展示与交流。
    他引领一组人至摆放文房四宝与异国珍宝之处。
    一位胡商小心翼翼拿起一支毛笔,眼中满是好奇。
    旁边儒生见之,微笑上前示范如何握笔、蘸墨,写下一个个端庄汉字。
    胡商尝试模仿,虽笔画稍显生硬,但那份认真引得众人善意笑声。
    而另一位儒生对胡商带来的精美琉璃制品兴趣浓厚。
    胡商兴致勃勃介绍琉璃制作工艺,称其在西域需经多道复杂工序,高温烧制方能成器。
    儒生们听得频频点头,对异域工艺精巧赞叹不绝。
    在另一边,苏瑶带着几位高僧与外国传教士进行宗教文化探讨。
    起初,双方各持己见,气氛稍显紧张。
    高僧们强调佛教慈悲为怀与因果轮回,传教士们则宣扬上帝救赎与博爱。
    苏瑶轻声道:“诸位莫要争执,世间宗教虽教义有别,但皆劝人向善。如这园林中的繁花,虽品种各异,然皆为美化世间而存。”
    众人听后,陷入沉思。
    一位传教士率先开口,讲述西方宗教中的慈善事迹。
    高僧们亦分享佛教寺庙救济灾民、施医赠药故事。
    双方渐觉彼此共通之处,交流愈发深入。
    然而,正当众人以为矛盾将缓之际,意外突生。
    一位极端儒家弟子猛地站起,大声斥责外来文化为异端,称其会蛊惑人心,破坏大唐传统根基。
    此言一出,原本和谐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胡商们面露不悦,传教士们纷纷抗议。
    林羽急忙上前制止,严正道:“兄台此言差矣。大唐文化之强,在于包容与理解。若一味排斥,岂不违背大唐开放胸怀?”
    但那儒家弟子却梗着脖子,不肯罢休。
    此时,人群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站出,他乃儒家学派泰斗,众人皆对其敬重有加。
    他缓缓道:“吾观今日之会,深感文化交流之益。儒家虽为大唐正统,但亦不可闭目塞听。外来文化如新风,可使大唐文化更繁茂。然吾亦理解此弟子之担忧,毕竟传统不可轻易丢弃。”
    老学者之话如同一阵春风,吹散紧张气氛。
    众人纷纷点头,深表赞同。
    林羽趁机提议,以今日之会为契机,成立文化交流常设机构,定期举办活动,使文化交流更有序深入。
    众人皆表支持,苏瑶迅速安排人员筹备相关事宜。
    几日后,文化交流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首场公开讨论聚焦于大唐服饰文化与西域服饰风格融合。
    会场内座无虚席,各方人士踊跃发言。
    一位年轻裁缝展示其设计的融合大唐与西域特色服饰,既有大唐服饰端庄大气,又有西域服饰独特装饰,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但也有传统服饰工匠提出质疑,担忧此融合会破坏大唐服饰传统韵味。
    双方展开激烈讨论,林羽和苏瑶在旁倾听,适时引导。
    林羽道:“服饰文化亦如江河之水,需不断吸纳支流方能奔腾不息。融合非破坏,而是创新与传承。”
    苏瑶亦表示:“可先小范围尝试,在保留大唐服饰精髓基础上融入西域元素,若效果佳,再行推广。”
    众人听后,渐达共识。
    但文化交流并非坦途。
    随着交流深入,建筑风格融合又现新矛盾。
    大唐传统建筑注重对称与威严,而西域建筑风格多有穹顶与尖塔,风格迥异。
    一些工匠认为两者难以融合,强行结合会不伦不类;
    而另一些则跃跃欲试,欲打造全新建筑样式。
    林羽和苏瑶带着工匠们实地考察长安城中各类建筑,又研究西域建筑图纸与模型。
    林羽提出:“可否于大唐宫殿建筑附属建筑中尝试引入西域元素,如小型穹顶亭阁作休憩之所,既能体现创新,又不破坏整体威严对称。”
    苏瑶补充:“或者在西域风格建筑中融入大唐建筑雕刻工艺与色彩搭配,使其更具东方韵味。”
    工匠们经反复讨论与试验,终设计出几款融合双方特色建筑方案,众人见之眼前一亮。
    就在文化交流渐入正轨之时,朝廷内部却传来反对之声。
    一些保守大臣认为林羽和苏瑶过于推崇外来文化,有失大唐威严,甚至弹劾他们扰乱朝纲。
    林羽和苏瑶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进宫面圣,向皇帝解释文化交流重要性与意义。
    宫殿中,气氛凝重。
    林羽镇定自若向皇帝阐述:“陛下,文化交流实乃大唐兴盛关键。如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吾大唐若固步自封,必将落后于时代。通过交流,大唐可吸收异域之长,补己之短,亦能将大唐文化远播四方,彰显国威。”
    苏瑶也呈上文化交流以来各项成果记录,包括新的工艺技术、文化思想融合创新等。
    皇帝沉思良久,终认可其做法,但要求他们于文化交流中更注重平衡与尺度,不可让外来文化过度冲击大唐根本。
    林羽和苏瑶领命而出,深知责任重大。
    他们继续于民间与朝廷间奔波,协调各方矛盾。
    一方面安抚保守派大臣,向他们详述文化交流中对大唐传统的坚守与传承;
    另一方面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勇敢尝试新的文化融合。
    在一次与民间艺术家聚会中,林羽发现一种独特绘画风格。
    此风格将大唐山水写意与西域色彩浓烈巧妙融合,画面既有大唐绘画意境深远,又有西域绘画视觉冲击力。
    林羽大喜,将这些画作呈献给皇帝与朝廷大臣们观赏。
    众人皆对这一创新称赞有加,一些原本反对的大臣也开始转变态度。
    随着时间推移,文化交流成果在大唐各处渐显。
    长安城中出现更多融合多元文化的店铺,售卖着既有大唐特色又有异域风情的商品;
    学府里开设专门课程,讲解异域文化与大唐文化比较与融合;
    民间节日庆典上,胡舞与大唐歌舞同场表演,欢声笑语回荡街巷。
    林羽和苏瑶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心中欣慰。
    他们知道,文化交流之路依旧漫长,未来还会有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他们,一切都还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