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书法,当世绝巅,无人能及
作者:萌妹梨花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最新章节     
    书桌前,一盏古灯洒下柔和的光晕,将桌上的宣纸染成一片淡金。
    此刻,苏青云正心无旁骛地凝视着面前的白纸。
    忽然,他深吸一口气,闭目沉思起来。
    脑海中,《滕王阁序》的壮丽江景、人文荟萃、宴饮欢歌逐一浮现,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宏图美景仿佛就在眼前。
    真正顶尖的书法,是以书入画。
    但在执笔前,必须酝酿气势。
    一气呵成,一往无前。
    良久,苏青云缓缓睁开眼,右手握紧紫毫笔,左手轻展宣纸,开始了一场顶尖书法的展示。
    笔尖触纸,如蜻蜓点水,又似猛虎下山,瞬间,一行行字迹跃然纸上。
    起笔处,他以篆籀之法写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八字,笔力沉稳,线条圆润,犹如古铜镜映照出历史的厚重;
    转瞬之间,他又化繁为简,以行草挥洒,笔势疾徐有度,如风卷云舒,将《滕王阁序》的豪放与婉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开篇两行,笔墨浓重,犹如钟鼓齐鸣,震撼人心。
    随后,笔锋陡转,行笔流畅如江水奔腾,字字如珠,疏密相间,恰似江面上泛起的涟漪。
    随着笔墨的流淌,苏青云的情感也随之起伏。
    他时而疾书如风,时而缓笔如溪,时而顿挫有力,时而连绵不绝。
    每一笔、每一划、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既展现了他对《滕王阁序》深刻理解,又体现了他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
    一旁,周元培的笑容早已经僵在脸上。
    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震撼、惊骇和难以置信。
    书法还在继续。
    直至最后一句“槛外长江空自流”,苏青云的笔锋陡然一收,如江河归海般沉稳有力。
    这一句既是《滕王阁序》的尾声,也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他以苍劲老辣的笔触,勾勒出“长江”二字的浩渺壮阔,又以留白的艺术手法,让“空自流”三字在纸上形成无尽的遐想空间。
    所谓岁月流转、人事代谢,唯有江水恒流。
    这寥寥几笔,已是书道之巅。
    从书写,到搁笔,一气呵成。
    苏青云负手而立,凝视着眼前完成的作品,还是叹了一口气:
    “字由心生,今日无酒无月,少了些许快意,多少有些生涩。”
    这话说的也没错。
    艺术作品这种事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就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来说。
    王羲之在明媚春风中,与友人宴饮,见山川美景,酒至酣处,大醉写出了《兰亭集序》。
    据说,王羲之之后又反复写了好几遍,都没有再复刻出这样的神作!
    再说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也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之中,创作出来的。
    所以,苏青云对这福字并不满意。
    他觉得有些生涩,不够圆润。
    然而,这是他以顶尖书法家的眼光,说出来的话。
    却不知道,周元培的眼珠子已经瞪得像铜铃一般!
    他三步并做两步,跑到书桌前,死死的盯着这幅字帖。
    这速度,哪像是一个九十老者,一瞬间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天呐!这…这是神迹啊!”
    “老朽风烛残年,竟还能看到这般书法作品!”
    “苍天啊,何其有幸!”
    周元培越看越是激动,到最后,竟然流下了眼泪。
    至于吴钟书和周瑾萱二人,并不太懂书法。
    他们虽然觉得苏青云的字不错,但却不知道周元培为何会如此激动。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甚至觉得周元培是个托。
    “爷爷,这字写的真的很好吗?”周瑾萱疑惑。
    “何止是好,这足以封神了!”
    “这幅作品的水平,在当世书法家中,可以排第一!”
    周元培大声称赞起来。
    “什么?当世第一?”
    这下,连吴钟书都动容了。
    吴钟书可是非常清楚周元培的书法造诣的。
    连周老都要说当世第一,即便不是第一,那也是顶尖的存在啊!
    “你们看这幅字,布局严谨,行气流畅,字形错落有致,墨色浓淡相间。”
    “你们再单看每个字,既有苍劲之骨,又有飘逸之姿。”
    “这线条如龙蛇舞动,结构严谨而灵动,章法布局疏密有致,意境深远。”
    两人听着周元培的讲解,仔细欣赏起来。
    果然,只见那字里行间,既有雄鹰展翅的凌厉,又有白云悠悠的闲适。
    既有江河湖海的壮美,又有花鸟虫鱼的生机。
    每一个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随着笔势的流转,跃然纸上。
    恰似江河奔腾,山岳屹立。
    线条更是时而如丝如缕,绵延不绝,时而如峰如峦,峻峭挺拔。
    “但最牛逼的是,这幅字完全浑然天成,没有一点刻意,就好像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那样,自然而然!”
    “这样的字,是无数书法大师毕生的追求!”
    “如今却出现在了一个少年的笔下!”
    “怎能不叫我震惊?”
    “我这辈子要是能写出这样的字,让我即刻去死,也心甘情愿。”
    说到最后,周元培眼中尽显落寞。
    想他今年九十岁,半生醉心于书法,如今却不如一个十八少年,只感觉这半辈子都活在了狗身上。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再看这幅字的前半帖,自己写的和苏青云的一对比,那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一个是爬蛇,一个是飞龙。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想到刚才,自己还想指点苏青云一二,不由得羞愧难当。
    周老爷子冲着苏青云微微作揖道:
    “小友在书法一道上,可为吾师。”
    此番一拜,顿时震撼了屋子里的所有人。
    这位可是周老啊!
    当今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竟然向苏青云作揖,这要是传了出去,整个学术界都要震动的。
    苏青云连忙搀扶住周老爷子,谦逊的说道:
    “老爷子这是折煞晚辈了。”
    “书法终究是小道,周老你这一生为国为民,才是真正的大道!”
    “晚辈还要向你学习呢!”
    见到苏青云如此谦虚,周老亦是万分感慨:
    “不骄不躁,超然于物,小友才德兼备,真乃我华夏之幸。”
    说着,他目光再次落到这幅字帖上。
    “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
    “小友续上这后半段,使这幅字帖成了无价之宝啊!”
    对此,周元培也没有夸张。
    百年后,周家落魄,将这幅字帖拍卖,最终拍出了十亿天价。
    这倒也是后话,此刻略过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