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34
作者:红烧柚柚   快穿之影视游从南来北往开始最新章节     
    姚玉玲拿上自己的日常用品,登上了去往南方的列车。
    “小芳家里出了点儿事儿,暂时调了一下岗位,咱们这趟车的广播员,暂时由姚玉玲同志担任,大家都认识一下。”出车前,王车长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大家好,我叫姚玉玲,暂时代替小芳做咱们这趟车的广播员,如果有什么做不好的请大家多多担待。”姚玉玲大大方方的走到前边,做了个自我介绍。
    “小姚同志,欢迎欢迎,我是列车员江安,你叫我小江、江哥都行。”一看车长走了,几位同事就聚了过来,一位浓眉大眼,长得有点像朱时茂的男同志热情的说。。
    “小姚同志,我叫张伟,也是列车员。”张伟嘿嘿一笑。
    “小姚同志,我叫刘立华,乘警,有事儿随时找我帮忙。”一位皮肤有点黑,看着就很严肃的乘警也面带温和的说。
    “小姚,你叫我刘大姐就行,就在餐车工作。之前开大会的时候我们就见过你,那时候我就想,这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说话还好听,一看就招人稀罕。”一位大姐抓住姚玉玲手,稀罕的捏了捏。
    “刘大姐可真会说话,我爱听,多讲点儿。”姚玉玲忍不住笑了出来。
    “哈哈哈,你这孩子说话咋这么招笑呢,你这性格好,一看就是闯荡人。”刘大姐一听姚玉玲这话就更乐了。
    “小姚,你在咱们这儿可出名了,大家都说你是咱们这儿铁路一枝花。”张伟笑着凑到姚玉玲跟前。
    “是吗?我咋没听说啊!”姚玉玲平时不怎么跟大院里的人聊天,所以还真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种称呼。
    “那我们还能骗你吗。”江安赶紧肯定的回答。
    ……
    “小姚,这两天你就住在这个宿舍,这个宿舍暂时没人住,钥匙就给你放这儿了。”江安打开宿舍大门,将手里的钥匙放在了门口的柜子上。(不了解那个时候的火车机制,私设中间有两天假期。)
    “你第一次来,肯定想到处逛逛,别走太远啊,你一个姑娘家太危险。”刘立华想着姚玉玲长得这么好看,叮嘱道。
    “对,这边人多,又杂又乱的,如果有需要,你就来找我,我也没啥事儿,我可以陪你溜达溜达。”张伟连忙搭腔,然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好的,好的,谢谢江哥、张哥、刘哥。”姚玉玲一一谢过,告别后,就赶紧洗漱出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这个时候的上海也是很繁华的,人很多,穿的也比北方时尚多了,就是啥东西看起来都比较复古,颜色不像后世那么鲜艳,但是却别有一番滋味,路上都是自行车、有轨电车、小轿车。
    姚玉玲想着不管咋说,先拍几张照片留念。于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去买了个照相机,这个时候的照相机最便宜的二百元,中不溜的也要五六百,因为便宜的相机看起来不太会用的样子,于是姚玉玲买了个五百多的单反相机,还买了一堆胶卷备用。
    拍过美美的照片,姚玉玲就换了一身时尚小西装,用超市空间里的化妆品给自己稍微化了个妆。皮肤颜色加深一点,眉毛粗一点,左眼角化了一颗大大的黑痣,口红涂个深颜色的,再戴上一个帽子就齐活了。
    之后的一天半的时间里,姚玉玲用着一口假粤语穿插着几个英语单词,假装成一个香港女商人,租了个库房,然后就开始从超市空间往外面倒腾能卖的东西,开始了自己的批发生意。
    男女手表一千来只,每个一百元。
    纯棉彩印大t恤一千来件,每件八十元。
    男女拖鞋大小号共一千来件,每双十元。
    女士内衣,一千来套,每套一百五十元。
    各色口红一千来支,每支二十元。
    男女皮鞋一千多双,每双三十元。
    红酒,五千来瓶,每瓶二百元。
    白酒,五千来瓶,每瓶五元。
    毛巾两千来条,每条三元。
    毛衣一千来件,每件三十元。
    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内裤、袜子、帽子、耳钉、墨镜、玩具,香皂等等,虽然单价低,但是量大啊。(价格瞎编的,如果便宜就是贱卖了,如果贵了,那肯定是样式好看又新奇。)
    因为便宜,都不用自己宣传,一个传一个,自然就有客户上门了。
    最后一天晚上,时间来不及了,姚玉玲匆匆忙忙的就都便宜卖了。
    出门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自己被人跟踪了,还好上海的夜晚也很繁华,姚玉玲就专往人多的地方走,混进一个批发市场的厕所,进入超市空间,换了身普通的衣服,洗干净脸上的妆容,头发梳成两个麻花辫,出来就开始逛街购物了。
    来都来了,每个人的礼物都要买好。
    父母和两个哥哥嫂子侄子侄女的,衣服鞋子墨镜玩具,通通打包邮回去。
    汪新的、汪叔的、马燕、马叔马婶儿的,陆叔陆婶儿、吴叔吴婶儿的,蔡小年一家三口的、牛大力的、院里小孩的……
    杂七杂八的,搭配着自己空间里的东西干脆一起邮回去过明路。
    又买了好些真丝制品,毕竟这时候的真丝保真又保质,东西是再好不过了。
    最后又到文物商店里买了一些玉石玉饰,虽然自己不懂,但是上辈子听一个前辈说过,这个时候文物商店里一般都有懂行的人坐镇,这个时候的玉饰不太值钱,而且好东西都在文物商店里,主要卖给香港和外国人赚外汇。
    还好姚玉玲也收了不少外汇券,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用,干脆全用来买玉饰了。
    等到回到宿舍,姚玉玲把空间里的现金和几个存折的钱加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有了将近二百万。
    二百万啊,在这个时代那是多大一笔巨款啊!
    姚玉玲头一次这么有钱,简直开心的要疯了。
    南方太好了!开放!能赚钱!
    据说这个时候但凡做生意的后来都发财了,总之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姚玉玲都想辞职了,但是不能太冲动,还是要回去冷静的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