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回京,张蔷肯定要接见,这位心仪已久的大明忠臣。
李邦华不知道,太后为何会对他信任有加,两年前就将被阉党锁拿进京的徐光启,送到天津让他保护起来。
而他也没有辜负太后的信任,不但把徐光启保护得好好的,还刬了一片地,让他试种三样新作物,有了徐光启提供的经验,今年天津各县的土豆和红薯,长得比去年好多了,预计会是一个丰收年。
他给张蔷带来的礼物,除了清查官店收获的财物,还有刚从地里挖起来的土豆和红薯,还有玉米棒子。
张蔷对土豆红薯的关注,显然超过了他带回来的财物。
“这土豆长得不错嘛,”张蔷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土豆,欢喜地问道,“李大人这是特意挑大个的送回来的吧?”
李邦华理所当然地道:“敬献给太后和陛下的,当然要选最好的。”
这时代没有化肥,能长到拳头大,亩产也有八九百斤了,张蔷很欣慰:“孙先生在文华殿教天子读书,今儿中午,让御膳房用这土豆做两个菜,李大人陪孙先生在宫中用午饭吧。”
李邦华与孙承宗相交莫逆,六君子案的时候,李邦华请孙承宗回京搭救杨涟诸人,却被魏忠贤在朱由校面前进谗言,朱由校下旨让孙承宗返回蓟辽前线。
孙承宗在风雪途中,遇到张蔷母子,将求情的折子放进平安的襁褓里,被张蔷递到了朱由校面前,杨涟等人才获得公审的机会。
“臣与孙先生许久未见,多谢太后给臣机会。”李邦华很严肃的脸上,浮起了感激的微笑,能见到老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开心的事。
张蔷又拿起一块红薯,放在手心里掂了掂:“这红薯是个宝,薯藤幼嫩的部分,可以当青菜吃,老了,可以喂牲畜,就是晒干后,也能喂牛羊。
而且用薯藤就可以栽种,推广起来,比土豆快多了,产量也比土豆高,有了它,遇上荒年,百姓们也不必逃荒了。”
“太后说的是,今年天津种植红薯的几个村子,百姓们一个夏天,都拿这红薯叶子当青菜吃,不用去地里挖野菜了,有脑子灵活的村民,还摘到城里来卖,换点铜钱补贴家用。”
“很好,明年要扩大种植面积,”张蔷嘱咐道,“让百姓把今年的收获都留起来做种,明年卖种子也能赚一笔钱。”
提起这个,李邦华早打好的主意,他说:“臣打算用清理官店收到的银子,将百姓们今年收获土豆红薯,还有玉米都买下来,明年开春后放到官店里当种子售卖,省得给百姓们吃掉了……”
“这个主意好,应该推广到全国各地,看来,官店还是很有用处的嘛,并不完全如御史们指责的那样,与民争利,还能与民谋利嘛。”张蔷调侃道。
提起御史们的弹劾,李邦华正色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官店的重要性还用说么?,太祖因之以成帝业,有些人啊,凡事要讲祖制,官店不是祖制么,怎么又反对起来了呢?”
“哼,”张蔷冷笑道,“搏廷杖,邀直名而已,本宫偏不如他们的意,在本宫心目中,能低下头,踏踏实实做事的官员,才是好官。
那种平日袖手谈心性,临终一死报君王的官,本宫是不认可的……”
李邦华听得心里一凛,这才想起,眼前这位与自己谈笑风生的女子,是太上皇亲自选定的辅政太后!他暗自检讨了一番,似乎、也许、大概,自己在太后心目中,是踏实做事的好官吧?
张蔷叹了口气,又道:“不过呢,御史们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本宫年轻,确实有许多思虑不周的地方。
就拿清查官店这事来说吧,本宫让户部拟定一份《官店管理条例》,这个条例的执行过程中,是需要监管的,所以严格来说,还应该让都察院的人参与进来,将监管、审计的政策,明明白白地列出来。
官店经营涉及钱财,如果没有审计和监管,用不了几年,又会回到现在这个样子。”
李邦华知道太后的话还没说完,便不接话,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所以,本宫决定召集有治国、治军、治理地方经验的老臣,成立一个顾问小组,以备本宫咨询,帮本宫把关,让本宫做出的决定,更符合大明的国情……”
在李邦华看来,这个“顾问小组”,跟老皇帝为新继位的天子挑选的托孤大臣一样,是帮新天子稳固地位,顺利掌握朝堂的重臣。
太上皇移居西苑,并没有指定托孤大臣,只为新天子指定了启蒙老师,太后希望建立一个顾问小组,愿意听取老臣们的意见,这可太好啦。
李邦华听得心头火热,觉得这位太后,可比西苑那位太上皇,懂事多了,他冲张蔷深深一揖:“太宫愿意听取老臣们的意见,是大明之幸!”
“这么说,李大人是愿意加入本宫这个顾问小组了?”
“得太后信任,是臣之幸!太后但有所问,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邦华并没有推让,真心实意地道。
这种态度,不符合大明官场三辞三请的规矩,但张蔷就喜欢这种当仁不让的气魄,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果然与普通人不同。
中午,李邦华被请到文华殿,与孙承宗共进午餐,小皇帝平安,接见过李邦华后,就回到乾清宫,与母后一起用餐,把空间让给两位老友。
六十四岁的孙承宗,一头白发,脸色红润,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丝毫也没有觉得,一位两榜进士,前阁老,做一个蒙童的老师有何不妥。
老友相见,连食不言,寑不语的规矩也不顾了,边吃边聊。
“陛下虽然年幼,却聪慧无比,几乎是过目不忘,”孙承宗捋着大胡子,笑得很开心,“没想到,老夫临老,还能遇到这样的学生,值了。”
李邦华刚与太后谈过话,他却不这样看:“阁老,下官怎么觉得,太上皇请您老回朝,并不只是教陛下读书这么简单呢?”
御膳房用李邦华带来的土豆,做了一份土豆烧排骨,一份酸辣土豆丝,孙承宗闻言,将夹起来的一块土豆,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抬起头问:“孟暗何出此言?”
李邦华也只好放下刚夹起的土豆丝,低声道:“上午,太后对下官讲,要召集有治国、治军、治理地方经验的老臣,成立一个顾问小组,阁老不正是这样的一位老臣?”
“哦?”孙承宗仔细打量着李邦华,虽然后者做上位者久了,早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孙承宗还是从他上挑的眉眼间,看到了藏不隹的喜色,他问道,“太后是不是也邀请了孟暗?”
李邦华直率地点点头,开心地道:“这不正是我等读书人追求的目标不么?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