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被架空的皇权(二)
作者:标新愿文学更精彩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最新章节     
    朱由校无可奈何地说道:“在明朝初年,文官集团尚无法压制武将功勋集团,相反,在那个大明朝开国之初的年代,武官的地位,甚至高于文官。武将勋贵们不仅拥有世代传承的爵位,更有举荐和弹劾文官的权力。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是历史的真实。例如,那些供职于边关军队的文官,武官勋贵们确实拥有举荐之权,甚至可以弹劾那些不称职的都御史等。”
    说到这里,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深思,仿佛触及了历史的暗流。
    张嫣感慨地说:“皇上,原来如此,那后来呢?”
    朱由校对张嫣说道:“朕记起了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时,武官集团中,渎职贪污的现象屡禁不止,欺压士卒,贪污克扣军饷,导致卫所军户被迫逃亡的事,频频发生。皇帝开始不信任武官,处处重用文官,文官的势力已经在扩大。”
    张嫣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朱由校继续低声讲述道:“嫣儿,是的。后来,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那是一场令人心悸的历史灾难。祖上英宗皇帝朱祁镇在一位名叫王振的宦官煽动下,率领明朝军队进行第四次北伐。他们在一场激战中败给了西部民族瓦剌军队,地点就在土木堡。(那个距离今怀来县东十公里的地方。)
    祖上英宗皇帝朱祁镇好大喜功,被王振鼓动亲征。他们在土木堡与也先的部队交锋。指挥混乱,先主动出击,然后又班师回朝。他们遭遇了蒙古军队的夹击,结果大败。那一战,大明的勋贵武官和一些功臣,全数殒命。历经四朝的英国公张辅,东平王朱能之子,成国公朱勇,武进伯朱冕等十多位勋贵武官,全都在那场战斗中阵亡。
    勋贵集团,他们曾是大明的重要支柱。然而土木堡之变后,由于十多位勋贵的阵亡,他们的势力被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则逐渐压倒了武官势力。之后的文官集团,就像一颗毒瘤,不断地吞噬着大明的皇权,最严重之时,可以无形的架空皇权。”
    张嫣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文官集团权力已经太大,他们有的文官就像一群群饿狼一样,结成朋党营私,这可能危害江山社稷。”
    朱由校道:“嫣儿,这是必然的趋势。后来,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文官与武将的对立愈发明显。大明的政策开始转变,边境防御,军队管理权交由文官开始统领军队。明朝景泰年间,于谦率领的兵部,大力推行文臣统军。兵部的主张得到了明朝内阁的支持,文官开始掌握京城与各地的兵权!文官集团的势力如日中天。新组建的十团营众武将,都是于谦以兵部尚书的权势,亲自提拔,一一任命。他们直接越级了皇权。”朱由校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张嫣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这会不会让文官权力过大?”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皇帝也担心这个问题,但是情况只能如此,文官集团渐渐一家独大。”
    张嫣沉思了片刻,开口道:“陛下,就这一段时期,明朝军队的官员任免权,从五军都督府转到了兵部,文官集团好像有什么隐秘的手法把五军都督府控制,祖上的皇帝却毫无办法,只能依靠文官来统领军队。而文官集团培养的人才,则如潮水般涌入朝堂当官,他们用的都是自己人,都是有师生亲朋关系,他们掌控了整个大明朝的话语权。弘治皇帝上任后,开始倚重文臣王恕等人,他们似乎在胡乱操作,直接改革了五军都督府,让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摧毁了武官势力。此后,不仅军队官员任免权落入了文官手中,连明朝卫所的土地、户籍管理权限也一并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操控阴谋?不管这些文官是出于何种目的?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朱由校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大明朝文官治国之风渐浓,行政权渐向内阁和六部转移。首辅权势日增,形同宰相,影响力大增。裁决权尽管仍握在皇帝手中,但首辅影响力无法忽视。这一切恰恰反映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无形架空,真是荒谬至极。一个大明皇朝面临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内部已经出现病态。”
    张嫣安慰道:“皇上,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朕会努力的。”
    朱由校又道:“在我的爷爷万历一朝前后,文官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将所有的权力都握在了手中。而我们朱姓勋贵藩王们,为了自保,不得不选择躺平,根本不敢和文官集团抗衡。”
    张嫣好奇地问:“皇上,那后来呢?”
    朱由校继续道:“在朕的爷爷万历皇帝登基之前,经历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改革,许多权力被转移到了内阁,内阁大臣掌握了明朝的实权,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无形架空。”
    张嫣道:“皇上,据说,皇帝提名任命的官员,内阁不同意,官员都不敢去上任。爷爷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立福王为太子,文官集团以不符合大明祖制百般阻挠,皇帝也拿他们文官无可奈何。”
    朱由校道:“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爷爷万历皇帝一气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又据历史研究说他有腿疾,三十年不上朝)。内阁掌握了大权,国家一切大小事务均由内阁处理,文官集团掌握了大权。后来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嚣张跋扈,明朝末期出现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三大案,每个案子都可以看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无形架空,这三个案子,史学界也有争议,有许多解不开的历史之谜。”
    张嫣道:“这可真是嚣张到了极点。”
    朱由校道:“真实的历史上,朕身为天启帝,曾见识过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两案背后都有文官集团操控的影子。历史上的朕,大字不识一个,不信任文官集团,也担心斗不过文官朋党。试图让太监魏忠贤与文官集团斗,结果魏忠贤在天启年间略胜一筹。魏忠贤趁着朕专心于木匠活,又大字不识一个,代朕拟圣旨,魏忠贤执掌大权,受到朕的信任,自誉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独揽国政,导致百姓们只知魏忠贤,不知有皇上。在魏忠贤的统治下,他不仅把控朝政,还与东林党、齐、楚、浙三党形成对立,并与后者结盟。魏忠贤利用党争制造大狱,将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重臣下狱并惨杀。魏忠贤的残暴专制使明朝政治陷入了黑暗的深渊。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无形的架空。”
    张嫣道:“皇上,您是天子,这次是重生了,应该重新掌控朝政,改写历史。”
    朱由校道:“嫣儿,朕正在为此而努力。但真实的历史是有争议的,有的学派说,祖上万历皇帝是因为有腿疾,才三十年不上朝。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奇人,三十年不上朝,用皇帝的旨意控制着朝廷大事。历史上认为朕是一位只会贪玩做木匠活的皇帝,才让魏忠贤专权,无形的被架空了皇权。也有学派说,明朝宦官专政的问题也是皇权被架空的一个表现。宦官专权实际上是皇帝想夺回权力的工具,如同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指向那些企图架空皇权的人,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和架空。”
    张嫣轻轻抚摸着朱由校的手:“皇上,历史虽对明朝文官有没有架空皇权存在争议,但我们已经穿越到这个皇朝,我们想救这个快要灭亡的皇朝。需要找到一切让这个皇朝灭亡的因素,然后把这一切可以让王朝灭亡的因素排除掉,才能让大明朝重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朱由校看着张嫣,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审视这段历史,决心要改写它。
    朱由校道:“嫣儿,你说的正合朕的想法。”朱由校道,“今生,朕誓言要改写历史。”
    然而,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朱由校今生能改写历史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历史的走向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环境、社会状况等等。而且历史的进程中充满了无数的变数和未知。所以对于朱由校能否改写历史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且听下几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