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约束魏忠贤的权力
作者:标新愿文学更精彩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最新章节     
    朱少龙穿越成了明熹宗朱由校,历史知识让他意识到,魏忠贤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善加利用,只要把他的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防止他的权力变成朝廷中的洪水猛兽,不让魏忠贤祸乱朝纲。
    朱少龙穿越过来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并没有死,被穿越过来的朱少龙保护了起来。朱少龙思考着如何运用王安来制衡魏忠贤的权力。
    朱少龙熟悉明朝历史,王安,在明朝后期,他是一个正直忠心的宦官,是一个可用之才!
    据真实的明朝历史记载:
    在万历年间,王安凭借着超群的才智和机敏的思维,果敢地迈入宫门,投身于冯保麾下。
    王安非常勤奋和聪慧,在内书堂中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成绩显着,后来,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王安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
    王安赢得了皇太子朱常洛的欢心,成为朱常洛的伴读太监。
    朱常洛虽贵为太子,却宛如稚子,在阴影中艰难生存。他的父亲万历皇帝并不喜欢他,意欲废黜他,改立朱常洵为太子。
    王安深深知道其中的玄机,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朱常洛安然度过了二十八年的太子岁月,从来没有让父亲万历皇帝抓住任何把柄和错处。
    因此,万历皇帝想废黜朱常洛这个太子,又找不到朱常洛的过错,找不到废黜的理由。
    朱常洛登基成为明光宗后,王安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朱常洛提拔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位极人臣。
    明光宗朱常洛道:“王安,朕擢你为司礼秉笔太监,望你能辅佐朕治理天下。”
    王安:“谢陛下,臣定当鞠躬尽瘁!”
    门客汪文言谏言道:“王公公,如今您深受皇上器重,当为大明江山社稷谋福祉啊。”
    王安深以为然,“言之有理,我当谏言皇上广施善政。”
    王安从来不因得皇上重用而得意忘形,反而对皇上更加忠心耿耿,正直不阿。
    王安深知权力如虎口,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王安始终对手中的权力保持着敬畏之心。他不仅规劝明光宗亲近忠臣,推行利国利民的政策,还广纳贤才,招揽了一批正直无私的大臣,共同助力朝廷惠民政策的实施。
    他的这些善举犹如春风化雨,为大明王朝的子民带来了希望。
    大家对明光宗朱常洛身边有如此贤臣,都赞不绝口,就连大学士杨涟等重臣也对王安尊崇有加。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王安这位忠臣宦官的事迹,名垂青史。
    泰昌元年,明光宗驾崩。李选侍恃宠弄权,欲挟持皇长子朱由校。王安得知后,忙告知杨涟等大臣道:“李选侍欲行不轨,大人们当速速护驾皇长子。”
    杨涟颔首道:“多谢王公公提醒,我等自当设法护皇长子周全。”
    王安道:“杨大人,按大明祖律,李选侍应移出乾清宫,以正宫廷之序。”
    杨涟道:“王公公所言极是。”
    待杨涟、刘一燝等入宫觐见光宗遗体时,王安趁机设计,将皇长子抢出,另择吉日拥立为帝,是为明熹宗。
    而后,王安又将李选侍从帝王居住的乾清宫,迁到妃嫔养老的哕鸾宫。这就是“移宫案”,王安在“移宫案”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
    万历年间,魏忠贤入宫当太监,初时依附于王安名下的魏朝,借其与王安攀交,获其信任。
    后来,魏朝与魏忠贤争客氏为“对食”,魏朝被王安逐出。
    (这里剧透一下什么叫“对食”——在明朝时期,宫女与太监之间结成的名义上的夫妻关系被称为“对食”。由于宫女和太监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无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以慰藉彼此的孤独为目的,在明末时期尤为普遍。在明末宫廷中,“对食”这一概念普遍存在。)
    魏忠贤与客氏愈发得意,然对正直的王安仍心存忌惮,二人暗谋除之。
    天启元年五月,明熹宗朱由校道:“王安,朕欲任命王安掌管司礼监,王安可愿接此重任?”
    王安按照惯例,假意推辞道:“陛下,微臣恐难胜任,还望陛下另寻贤能。”
    客氏对朱由校吹耳边风道:“陛下,王安所言甚是,他掌管司礼监实在不妥,陛下还是答应了他吧。”
    朱由校答应了王安。
    王安的命运,在这一刻,开始悄然改变。他已经进入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圈套之中。
    魏忠贤与客氏暗中图谋,决定除掉王安。
    然而,起初魏忠贤尚犹豫不决,不忍下手。
    客氏冷笑一声:“怎么,你心软了?”
    魏忠贤皱了皱眉头:“毕竟他是我的恩人,是他提拔了我,我才有今天。”
    “他可是你的绊脚石!”客氏打断他的话,“不除此人,你我岂能安心?”
    魏忠贤思索片刻,点了点头道:“我们必须除掉他。”
    于是,魏忠贤和客氏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导致王安被降职为南海子净军。
    刘朝接替了王安的职位,成为南海子提督。
    刘朝上任后,按照魏忠贤的意思办事,下令禁止给王安送食物。王安无奈,只能刨取篱笆下的芦菔充饥。(芦菔,即萝卜,是萝卜的古称。)
    三天过去了,王安竟还活着。刘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不能再等了!”刘朝低声自语道。
    他走向王安,手中的剑闪着寒光。
    “王安,别怪我,要怪就怪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刘朝的声音冰冷刺骨。
    剑光一闪,王安的生命就此终结。
    朱少龙意外穿越成了朱由校,他改变了历史。他把心狠手辣的乳母客氏遣送回了河北的家乡,这个决定让历史走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而那个忠诚的太监王安,也没有受到魏忠贤和客氏的迫害,反而被朱少龙穿越成了朱由校派自己的卫队保护了起来。
    朱由校派太监召来王安,神色凝重地说:“王安,如今朝廷中局势复杂,朕要重用你。”
    王安一愣,随后低身道:“皇爷请说,臣定当竭尽全力。”
    朱由校道:“魏忠贤此人虽有才干,但权力过大,我怕他成为朝廷的祸害。我想将东厂锦衣卫分成十个大队,其中六个大队由我亲自统领,另外大个中队则交给你和魏忠贤共同提督。并且,你仍旧任南海子提督,身兼两职。”
    王安道:“皇上英明。此安排甚好!”
    朱由校道:“魏忠贤很有才能,我既要用他的才能,又要约束他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朝廷的稳定。”
    王安道:“皇爷英明,这个计划实乃有大智慧。”他知道这是皇上的深思熟虑。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筹划这一计划。
    经过一番布置,东厂和锦衣卫被分成十个大队,六个大队由朱由校亲自统领指挥,王安和魏忠贤共同担任提督。只有四个大队则交给王安和魏忠贤管理。这种权力分配方式既能保持魏忠贤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的权力。
    与此同时,魏忠贤接到任命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是朱由校对东厂和锦衣卫的布局,皇上担心宦官的权力过大对朝廷不利。
    不过,魏忠贤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定忠于皇上,为大明江山社稷做贡献。
    朱由校召集了一千百名忠诚可靠武艺最强的锦衣卫侍卫,对他们说:“你们一千名勇士将成为朕的侍卫,负责保护我的安全。你们要时刻警惕,确保我的安全。”
    一千名侍卫齐声答应:“皇爷放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保卫皇爷的安全。”
    朱由校派穿越过来的现代特种兵兵王王耀,加强训练这一千名锦衣卫高手,成绩斐然。
    王耀道:“陛下,这六百名侍卫已经训练多时,是否需要检验一下训练成果?”
    朱由校看着眼前精气神十足的侍卫们,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朕今日便来亲自督导。”
    王耀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感叹,这些侍卫经过严格训练,实力不容小觑。
    朱由校走到侍卫们面前,大声说道:“你们是朕的亲兵,朕对你们寄予厚望。今日,朕将检验你们的训练成果。”
    侍卫们齐声高呼:“誓死保卫皇爷!”
    朱由校微笑着点头,示意开始。
    训练场上,侍卫们展示着各种高强的武艺和搏斗技巧,他们的动作矫健、配合默契,让朱由校眼前一亮。
    朱由校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他转身对王耀说:“王耀,你的训练方法果然有效,这些侍卫的实力又提升了不少。”
    王耀谦虚地回道:“陛下,过奖,这都是侍卫们努力训练的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一千名侍卫已经成为了皇帝亲兵中的佼佼者,他们对朱由校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朱由校对他们十分满意,决定给予他们更高的荣誉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