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目光的汇聚
作者:吃货西行寺幽幽子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最新章节     
    在不起眼的头道沟,新二团与日军不期而遇。这个地图上默默无闻的地方,即将因一场激战而声名鹊起。
    无线电波翻涌,华北大地为之沸腾。日军高层,从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到驻华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再到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大将,他们各自在司令部中,目光如炬,紧盯着地图。
    司令部内,作战参谋们的手指在地图上飞速移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头道沟,这个小小的地名,此刻被各色巨大箭头紧紧包围,仿佛成了战场的核心。
    原本策划已久的大扫荡行动,右翼进攻集团如同锐利的钳形攻势,此刻却全然不顾原计划,争分夺秒地向头道沟挺进。这一变动,如同巨石入水,激起了层层波澜。
    掩护百姓撤退的八路军敏锐地捕捉到了日军的异动。消息迅速传至八路军总部,引起了一片哗然。
    总部首长们面面相觑,老总更是眉头紧锁,在简陋的民房内来回踱步。几万日军的大扫荡,消耗的不仅仅是海量的资源,还有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日军的这一突然转变,让人摸不着头脑。
    参谋长沉思片刻,提出猜测:“难道是日军遇到了紧急情况?比如,遭遇了强大的对手?”话音未落,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毕竟,这一带是他们的根据地,何来的强大敌人,能让他们不知晓?
    刘师长手中把玩着铅笔,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地图上,缓缓开口:“这猜测不无道理。李云龙的独立团就在那一带活动,会不会是他们跟鬼子杠上了,动静闹得太大,才迫使日军改变了计划?”
    提及李云龙,无人不晓他的胆大妄为。团长之位五上五下,犯的错误更是数不胜数。独立团与日军交手,并不稀奇。但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搅动如此大的风云?
    参谋长对此仍持怀疑态度,但刘师长的推测,却像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老总忽然开口,语带玄机:“这事难说。咱们的陈顾问一心要把独立团锤炼成模范,没少给他们拉来好装备。李云龙那小子胆大包天,说不定这动静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话音刚落,指挥室内瞬间静默,众人陷入沉思。
    武器,足以武装一个师的庞大数量,已稳稳落入囊中。分配之余,指挥部的参谋们并未停歇,他们连日来反复推演,试图摸清全副武装后的主力团,其战斗力究竟能飙升到何种境界。
    阵营中,保守派与激进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终达成了微妙的共识:一个团,对抗两个步兵大队不在话下;若地形有利,硬撼一个步兵联队的攻势,也大有可能。至于伏击战,凭借压倒性的火力,吞噬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一名参谋脑海中闪过李家坡山崎大队的影子,回想起日军增援的紧急态势,揣测道:“或许,独立团已经悄无声息地干掉了鬼子一个步兵大队,这才引得其他鬼子匆忙增援,打乱了原有的布局?”
    炮兵团长吴子亭适时插话,语带自信:“别忘了,独立团手里攥着两门火箭炮,外加五百枚火箭弹。光用这些火箭弹轰炸,也能轻松抹去敌人一个步兵大队。这事儿,有戏!”
    此言一出,那些心存疑虑的少数干部,顿时哑口无言。试想,任谁遭遇那般猛烈的火力覆盖,都难以承受。更何况,独立团人均一把突击步枪,冲锋陷阵,收割敌人,整场战斗或许在短短一小时内便能尘埃落定。
    参谋长沉吟:“关键在于,我们尚无确切情报证实独立团是否如此行事。这,仅是一种推测。”
    他相信独立团有此能力,但具体操作与否,仍是一大疑问。情报缺失,老总也不敢轻易断言:“那么,诸位不妨集思广益,探讨一下,是否还有其他可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打开话匣子,脑洞大开,畅想各种可能。 创意版改进文本:
    “我听说,第一军的司令官莜冢义男,竟是个年迈体衰的老头子。有人传言他病重,甚至猜测,是否因他离世,日军才急着撤兵?”
    “哎,这话可不敢乱说。司令官若真身体不适,哪还能稳坐指挥之位?除非……是遭遇了意外。但若真是意外,那咱们的猜想不妨大胆些,比如——日本天皇发生了什么变故?”
    此言一出,指挥部内爆发出一阵哄笑,空气中弥漫着轻松的气息。
    在这紧张局势下,能左右日军大扫荡走向的选项,少得可怜。
    中央军已撤离山西,晋绥军更是避之不及,哪敢主动招惹日军?
    因此,不是八路军那边出了问题,就是日军内部生了变故,其他可能,微乎其微。
    八路军通讯不便,情报传递缓慢,任凭理论推测纷飞,若无确凿事实支撑,也难以下定论。
    毕竟,打仗非同儿戏,每个决策都关乎无数生命的安危。
    一旦判断失误,指挥错误,那背负的责任,将如山般沉重。
    就在这时,一名电讯员从隔壁院子匆匆跑来,轻轻敲门:“报告,收到一份明码电报,似乎来自独立团!”
    “明码电报?独立团?”这两个关键词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神经。
    参谋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接过电报,匆匆一瞥后,立刻递给了老总。
    电报上赫然写着:“消灭日军一千五百余,现遭两步兵联队围攻。”
    短短数语,却让参谋长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之前还犹豫独立团能否消灭一个步兵大队,现在看来,他们显然低估了李云龙,连两个步兵大队的日军都已折戟沉沙。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竟还陷入了两个步兵联队的围攻之中,这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啊!
    老总看完电报,迅速传给刘师长:“是独立团发来的,新二团也和他们在一起,都被鬼子包围了。”
    刘师长的心猛地一紧,急忙接过电报,一目十行地扫过,满心忧虑。 笑容瞬间在他脸上绽放:“我说呢,他们这哪像是被包围,分明是大鱼大肉吃得太多,快被小鬼子给撑死了。”
    众人尚未目睹电报内容,但从两位首长的对话中已猜到七八分——这又是独立团干的漂亮活儿。
    但具体情形如何?
    好奇心驱使着他们追问。炮兵团长吴子亭率先发问:“刘师长,快说说,独立团到底使了什么妙招?他们不会真的把鬼子指挥部一锅端了吧?”
    “那倒没有,李云龙还没那么好的手气。”刘师长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缓缓展开,讲述起电报上的辉煌战果。
    独立团:
    - 伏击成功,歼灭一个步兵大队;
    - 偷袭得手,击毙联队长吉田大佐,指挥部沦陷;
    - 与新二团联手,重创一支装备精良的快速机动部队,击毁坦克十几辆,卡车近三十辆。
    仅仅独立团就消灭了日军一千两百多人,再加上新二团的战果,几乎让一个不满编的步兵联队全军覆没。
    这份战绩太过耀眼,指挥部内的众人都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吴子亭连声赞叹:“太牛了!上次灭掉一个步兵大队的记录就是独立团创下的,这次不仅刷新了,还直接跃升了一大截!”
    想想看,八路军一个主力步兵团,竟能如此轻松地吃掉半个步兵联队,怎能不让人惊叹连连?八路军如今竟已如此强大!
    参谋长也对独立团的战绩赞不绝口:“电报所言若是属实,他们确实干了一件大事!”随即话锋一转,“那被包围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战场上,部队被包围往往预示着不祥。
    四面楚歌,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即便是成功突围,也必定损失惨重,绝非简单的撤退二字所能涵盖。 在电报的字符间,刘师长瞥见了“中心开花”四字,犹如火花点燃了记忆的引线,瞬间让他回想起与陈浩共同构想的那个关于山崎大队长——那个狂热的战争疯子——的大胆计划。
    他缓缓开口,将思绪化为语言:“我猜,陈顾问的意图是,让我们的两个团作为诱饵,牵动敌人的火力网。随后,我们的援军如神兵天降,环绕敌人织成一张攻击的巨网,力求一场大规模的击溃战,最好能重创日军主力,一举粉碎他们的扫荡阴谋。”
    日军调兵遣将的缘由已浮出水面,独立团与新二团的现状也一目了然,两者均具备突破重围的实力。然而,一旦他们成功突围,敌人失去目标,无疑会重启扫荡的齿轮,一切似乎又将回归原点。
    但陈顾问的提议如同一把利剑,直指核心——通过一场大决战,消灭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从根本上瓦解整个扫荡行动。这一想法并非无人提及,八路军也曾有过类似的考量。
    日军的扫荡与围剿无异,而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证明,在敌强我弱之时,硬碰硬的决战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游击战术,避其锋芒,击其软弱,才是八路军生存并壮大至今的不二法门。
    一位参谋忧虑道:“决战?这似乎与我们一贯的反扫荡策略相悖,恐非明智之举,得不偿失啊。”
    遵循旧法,虽不保证大胜,却也不易犯错,这番话赢得了部分保守派的点头。
    然而,激进派的参谋长眼中闪烁着不同的光芒,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借势而为,与日军决一死战,彻底打乱其扫荡节奏的绝佳时机。别总用老眼光看新世界,如今我们装备精良,已非吴下阿蒙。独立团战斗力飙升,武器升级是关键。若其他主力团也能装备同等武器,差距定会大幅缩小,甚至微乎其微。”
    电报中的消息,似乎正预示着…… 新二团的一个营,竟与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正面硬刚,丝毫不落下风,还巧妙揭穿了日军诡计,一举摧毁了从侧翼偷袭的八辆日军坦克。
    回想新二团,不过初建不久,往昔战斗力平平。
    而今,他们竟如脱胎换骨,战斗力飙升!而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仅是独立团的三分之一啊!”
    他这番话,透着一股“唯武器论”的味儿,似乎有了尖端武器,就能横扫千军,战无不胜。
    当然,这想法有点片面。
    但无人反驳,毕竟,那些配备了新武器的部队,与日军之间的差距已显着缩小,且实战表现有目共睹。
    八一式突击步枪,子弹充足,射速飞快,战场上杀敌效率远超三八大盖。
    一门六三式火箭炮,火力堪比一个炮兵营,大口径火箭弹的威力,更是小口径火炮望尘莫及,远远甩开了日军。
    就连新二团这样的基础部队,稍加装备,都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其他团队,又能差到哪儿去?
    从装备水平来看,八路军已完全有能力与日军正面较量,一较高下。
    几位激进派参谋连忙附和:“参谋长言之有理,咱们现在枪炮齐全,正是时候给小鬼子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瞧瞧咱们的厉害!”
    老总沉默不语,眉头紧锁。这时,一个声音急切地响起,强调了决战的紧迫性:
    “日军的大扫荡,每次都让我们抗日军民付出惨重代价。这次,他们更是残暴至极,屠杀百姓,焚烧房屋,企图将我们的根据地化为焦土。但若我们能通过一场决战,粉碎他们的扫荡计划,就能挽救无数无辜生命,保护百姓财产,也让八路军赢得更加深厚的民心。”
    战斗,若仅为战斗本身,或许缺乏足够的动力。但保卫家园,守护这片土地,却能让每一个战士热血沸腾。
    对于那些出身贫寒,曾饱受日军欺凌,亲眼目睹亲人乡亲惨遭杀害的普通八路军战士而言,这场决战不仅是任务,更是复仇与守护的誓言。他们誓死扞卫家园,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百姓,是八路军生生不息的源泉。高举保护百姓的旗帜,决战日军,阻止扫荡,显得尤为迫切。
    老总缓步至地图前,凝视着头道沟的位置,心中迅速盘算:周边驻扎着三八六旅和决死一纵队,四个步兵团,总人数约八千人。其中,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作为老牌主力,战斗力尤为突出,已换装三分之一装备,实力远超新二团。
    转身间,老总果断下令,命三八六旅陈大旅长指挥此次决战,解救独立团与新二团之围,并至少消灭一个步兵联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老总的决策向来雷厉风行,刘师长代陈大旅长接令,同时提出一个小请求:从总部调拨六门火箭炮,增强三八六旅的炮兵火力。毕竟,那四个步兵团炮兵力量薄弱,一个团甚至不足两门炮。此次换装,他们并未如独立团般幸运得到加强,而三八六旅分到的两门火箭炮,面对如此大战,显然远远不够。 老总爽快地应允道:“我批准两千枚火箭弹支援,但条件只有一个:部队得火速抵达,即刻投入战斗。”
    尽管老总未言明,刘师长却心有灵犀,深知这是对包围圈中陈顾问安危的忧虑。
    新式武器的加入,让八路军的战斗力突飞猛进,陈浩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行,我马上向三八六旅发电报。”刘师长起身,步履匆匆迈向相邻的电报室,誓将老总的决心迅速传达。
    他要让即将指挥决战的陈大旅长,深刻感知到形势的紧迫,行动必须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