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涌而来的突厥联军,李遥眉宇间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嘴角微扬,眼神中流露出一股傲视群雄的帝王之气,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泸洲城兵马大营虽看似门户紧闭,实则早已枕戈待旦,自突厥联军离城之时,备战的鼓点便在心中敲响,只待敌人入瓮。
“大戟士,列阵以待!”
李遥的命令掷地有声。
轰鸣声中,大营的木质城墙应声而倒,却是被内部的兵马自己推翻,仿佛是故意展露潜龙关的咽喉,挑衅着敌人。
瞬息之间,潜龙关的天堑全貌暴露无遗,犹如展开的画卷,令突厥联军的将士们愕然,旋即转为狂喜。
突厥联军的两翼游骑首领齐格木与萨拉赫,先是惊异,旋即兴奋,仿佛看到胜券在握。
无需多余命令,两人各自统帅万骑,如潮水般向着十五度斜坡上的潜龙关猛扑。
因为,此时的潜龙关前,骑兵退居二线,而排在最前列的,竟是轻装步兵——这是何等明显的软肋,骑兵对步兵,岂非一击即溃?
更令齐格木和萨拉赫惊喜的是,汉军竟自行摧毁了城墙这天然屏障,仿佛主动放弃地形优势,迎接骑兵的冲击,这等于是将胜利拱手相让。
就连冯汉青,在中军指挥塔上密切关注着战局,一时之间也被李遥这匪夷所思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
昔日在泸洲大营,面对三万云州军采用类似的步骑配合阵型,李遥的策略截然不同。
那时,他亲率虎豹骑,以重骑兵正面突击,轻骑兵侧翼包抄,大刀队断后清场,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而今,面对几乎相同的突厥阵形,李遥为何要推倒城墙,放弃高地优势,将步兵置于前锋?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玄机?
正当冯汉青满腹狐疑之时,潜龙关上的大戟士给出了答案。
关隘之上,挺立着一位身躯伟岸,面若磐石的武将,手执古朴长枪,正是河北名将张合!
而其后,排列在崩塌木墙之后的,乃是李遥昨晚通过神秘系统召唤的精锐大戟士,一万八千名钢铁战士,整装待发。
大戟士两侧,数百辆排列整齐的诸葛弩如沉睡的猛兽在阳光的召唤下觉醒,冷酷的箭矢与坚不可摧的车身在光芒中闪耀着寒光,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李遥纵马扬鞭,轻捷地驰至张合身旁,唇角勾勒出一抹笑意,朗声道:“将军,此地便由你来守护吧!”
张合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双手抱拳,坚定应允:“定不负陛下所托!”
言罢,张合蓦然转身,向着背后那严整的大戟士方阵,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号令:“大戟士们,弩箭准备!”
“遵命!”
一万八千名大戟士,声音整齐划一,响彻云霄。
蹬蹬蹬!
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由突厥将领齐格木与萨拉赫指挥的两万游骑,如怒涛般逼近潜龙关,距离已不足千丈。
随着速度的飙升,即便是潜龙关那略微倾斜的坡面,在突厥骑士眼中亦变得如同坦途一般无阻。
齐格木策马疾驰间,清晰可见潜龙关城墙之上,泸洲城的将士临危不乱,阵前列着无数的弩车,犹如铜墙铁壁。
然而,自视甚高又未曾见识过诸葛弩威力的齐格木及其部众,对此却不以为意。
更何况,今日决战前夕,这二万突厥游骑已全身披挂铁甲,更是不将那些弩车放在心上,视为无物。
在他们看来,一旦踏入潜龙关,那些汉军步兵便将是他们刀下亡魂。
“一千二百步!”
“一千一百步!”
“一千步!”
张合手执秦剑,剑尖直指前方呼啸而来的突厥铁骑,冷静报数,目光如炬。
当这钢铁洪流以锥形阵势冲至距关一千步时,张合剑光一闪,果断下令:“放!”
“放!”
“放!”
随着张合一声令下,大戟士迅速拉动弩车的绳索,巨大的弩弓在瞬间绷紧,弦声如急弦繁响,蓄势待发。
紧接着,箭雨倾盆而下。
数百架弩车,每架搭载数十根粗如长枪的弩箭,似群星陨落,直插突厥游骑阵中。
咻咻咻!
刹那间,数千支长达十尺的箭矢,裹挟着尖锐的破空声,在潜龙关的天幕下划过一道道凌厉的轨迹。
突厥骑兵察觉不妙,企图撤退时,却已为时晚矣。
箭如飞矛,轻易穿透重甲,将一名名骑士从马背上击落。
有些反应敏捷的突厥骑士,眼见箭雨压顶,施展“马腹藏身”之术,弯腰紧贴马肚,意图躲过死亡之吻。
遗憾的是,他们的坐骑却没那么幸运。
箭矢如利矛,借着弩车的强大动力,轻易贯穿战马躯体,留下一地哀鸣与悲鸣。
在这狭窄的关隘之下,突厥游骑越是靠近,队形越是紧凑,恰好为诸葛弩提供了理想的靶标。
加之诸葛弩装有望山,精准锁定敌人,射击精度更是无懈可击。
若要形容诸葛弩的威力,可以说它就像是古代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于是,在这首轮弩箭洗礼下,张合麾下的大戟士给予突厥骑兵以重创,奠定了战场的基调。
在第一波箭雨的残酷洗礼下,突厥将领齐格木幸存下来,双眸赤红,眼角余光掠过身后,满是悲凉。
四周散落着无主的战马,它们仅凭本能盲目跟随大军冲锋,试图在这片杀戮之地寻得一丝生机。
粗略估计,已有超过三千名突厥勇士,在汉族军队那强弓硬弩的首轮轰击下陨落。
齐格木无暇哀悼逝去的草原英雄,只能拼命鞭策胯下战马,催促它更快,再快一些,穿越这生死之间的千米距离。
一旦帝国铁骑踏入潜龙关,他誓要让汉军血债血偿,用他们的生命为死去的突厥勇士报仇雪恨。
另一边,突厥蔑儿乞部落的首领萨拉赫,心中燃烧着同样的复仇之火。
他的部落在这场箭雨中损失更为惨重,两千多名英勇战士的生命就此消逝,这笔血债若不讨回,他余生都将饱受煎熬,日夜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