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第二日开始,姜九笙就开始每日到崔家点卯。
崔言玉自从从朝堂上退下来后,整天不是钓鱼就是教育崔柏川。
崔言玉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受到了严酷的教训。
所以从一开始就在崔家的几个子孙中开始筛选。
教导了几次之后,只有崔柏川通过了他的考核,因此一直带在身边教导。
崔言玉也趁着这次的机会,借此考核一下柏川。
他自己的孙子他自己清楚,若是能有九笙这样的磨刀石在,他一定会比现在更有压力。
倒不是崔言玉不想让自己的孙儿休息。
实在是,如今状况不明,要想以后能守住崔家。
不付出点什么是不行的。
他本意是之前就想提醒九笙的。
但是想到之前九笙对自己的不满,他又就一直没有开口,这次她难得自己主动,那他这把老骨头肯定会倾囊相授的。
崔言玉对姜九笙的教导是从史书开始的。
史书记载的都是阳谋。
他要教的便也是阳谋。
阴谋这种事,她内宅会学到很多,那些书中也会记载很多。
不需要他教。
况且他也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只懂阴谋的孙女。
崔言玉要姜九笙在天未亮时就到崔府候着。
姜九笙的母亲知道父亲要教自己的女儿一些别的东西,直接在傍晚让石蕊带着姜九笙的东西住到了崔府。
姜九笙或许是内心太过着急,早晨比崔言玉规定的还要早。
“今日要教你的第一件事便是稳,距离我叫你来的时辰还差半个时辰,若是此番你和你的敌人在博弈,那么你提前的这半个时辰将会成为你的软肋,你的敌人会窥探出你的心境,会知道你内心的想法,那么你的谈判就失去了一定的筹码,所以,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的内心是何等焦急迫切,都不可在对方的面前露了怯,你先回院里再休息一段时间,到时间了再过来。”
姜九笙点了点头,听话的走了回去。
一直到鸡鸣声响起时,才起身去了竹苑。
“回去的这会儿睡好了吗?”
姜九笙虽然不知道这话是何意,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道:“未曾。”
崔言玉笑了笑。
“未曾很正常,但是以后,不管如何,都要保持随时清空自己的想法,因为只有足够的休息才能更好的运转大脑。”
说罢,崔言玉倒了杯茶。
此时催柏川也到了。
竹苑里有一个很简陋的房子。
里面只有笔墨纸砚,书,茶,桌子和蒲团。
其他什么都没有。
崔言玉最先要培养姜九笙的便是心理。
因为只有沉稳,冷静,才能在最差的环境中最快速的找到最利于自己的办法。
崔言玉用来磨姜九笙性子的办法是让她抄书。
递给了她一本兵法书。
然后点了一支香。
“什么时候这支香停了,什么时候结束。”
同时开始和崔言玉探讨京中的状况。
从昨日开始,姜九笙就待在了崔府。
并不知道京中有人为悬官司说话。
此时,听到两人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件事,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姜九笙觉得自己藏的很好,但是这又怎么能逃脱崔言玉的眼睛。
两人的谈话越来越深入。
此时的姜九笙已经抄错了第三个字。
看着那抄错的字。
姜九笙忽然陷入了深思。
她开始思索外祖父的用意。
为何在这个时候,要她抄字,却又在这里讨论这些。
很快,姜九笙也就明白了过来。
她摒弃了一切的杂念,将注意力全部用在抄书上。
这时她一边抄,也一边看了一遍这兵法的内容。
这篇兵法说的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故事。
越抄,姜九笙越觉得有意思。
此时她的脑海中已经再也听不到崔言玉和崔柏川的声音。
只有面前的故事和计谋。
她的脑海中呈现出故事的画面。
一炷香结束的时候。
姜九笙都没有意识到。
还是崔言玉提醒的。
后面姜九笙收回注意力的时候,崔言玉全看在眼里,内心十分看好姜九笙。
崔柏川也看出了自己的表妹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想了想,之前自己第一次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怪不得,那个时候,祖父总是想将这个表妹骗回崔家。
姜九笙听到结束了,这才放下手中的笔。
此时,崔言玉让崔柏川将最近京城中的事说给姜九笙再听了一遍。
崔柏川便将这几日京城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
整个院子里只有崔柏川的声音。
许久,才安静下来。
“你有什么想法?”
崔言玉看向姜九笙。
姜九笙犹豫了一会儿。
终于开口道:“我觉得若是真的是有人在背后对悬官司出手,那么一定还会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我不清楚,悬官司为何没有什么其他的行动?”
“那是因为你现在对悬官司的地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功高盖主,悬官司手上的权力比陛下不知道高了多少,若是悬官司一直是陛下手中的刀,倒是也没有事,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当你陛下传位之后,下一任的皇帝却未必相信悬官司了,就比如如今的太子,悬官司没有少找太子的麻烦,虽然是为了南国,但是在太子心中可未必如此,到时候太子会如何对待悬官司?
所以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宴家那小子,肯定也是如此想的,只是他不甘心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击退了,他被逼出京城,自然是要拉一个垫背的,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拉那个垫背的。”
上次崔言玉已经简单的给她普及了一下南国和悬官司如今的近况,也告知了她宴九辰的处境。但是那个时候的崔言玉并没有直接说出,宴九辰的退路。
只是如今说的更详细了。
“所以离京是必然?”
“是,离京是必然,但是想来陛下应该会让你们成完婚之后再离京。”
“外祖父是如何知道,这事是李家做的?”
“李家想要得到所有京城官员的认可,那么自然啊是需要投名状的,这悬官司就是投名状,李家虽然一直颇有盛名,但是离开朝廷太久了,那些真正有城府的绝不会这么快的站队的。”
“若是如此,岂不是说,李家已经有了拥护的人?”
崔言玉赞赏得看了姜九笙一眼。
“若是李家只想要入朝,何必春闱前弄这么大的动静?”
“今日,你便是去了解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几日没事,将史书读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