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禅让流程
作者:今天有猫了吗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新章节     
    而另一些人,则或明或暗翻了个白眼,跑去看“历代”中的消息了。
    那里面,不少人正在讨论李渊和宇文化及对上的话,谁能获胜的问题——其中,许多人都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是唐朝人,自己能保证,一定是他们唐朝获胜!
    在这些信誓旦旦的发言中,还总是会提到一个人,“唐太宗”。
    这让不少看到的人稍感意外,但仔细一想,又是在情理之中:李渊自己说自己差不多知天命,那他的儿子自然也长成了,能够踏上战场了。
    父子一同努力,也是一段佳话啊。
    “这唐太宗既然在这个时候就去应对各路敌人,想必就是那唐朝的继承人了!”一名士人啧啧感叹,“能被唐朝人如此信任,定然有着大功绩,李渊既然到了知天命之年,恐怕是不如何在前线的。”
    那这么一来,一线拼杀应当就是这唐太宗居多。
    与他同桌之人赞同:“如此一来,唐太宗的继承人地位也必将更加稳当。”
    这是好事。
    王朝开创的时候,二代继承人就踏上了战场拼杀,并且还有了不小的声名功绩,这对于王朝初期的稳定传承可是大好事!
    要是继承人年岁太小,未能建功;或者继承人出于其他原因未能上战场领兵建立功业——对于一个正在建立的王朝而言,没有什么功劳比领兵征战更大——对于皇位传承都不是特别好的消息。
    前者,比如西汉,惠帝年幼,根本没能去历练一番,最终到底还是有了一番动荡;后者,一时想不起来,但同样不是好事。
    若是开国皇帝只有这一子,或者所有子嗣都没有上过战场,也就罢了;但若是有多个儿子,除了继承人外的其他儿子反而上了战场,立了大大小小的功劳的话……
    血雨腥风,近在眼前啊!
    【在自觉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洛阳这边的问题就相当重要了。】
    【王世充所部虽然暂时没了击败瓦岗军的能力,但到底也没有被消灭殆尽,如果趁着李密和宇文化及开战而在背后搞事,对于瓦岗军而言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而此时此刻,杨侗的提及,几乎是正中红心。】
    【如果接受了洛阳方面的提议,那么李密就可以暂时不用担心洛阳这边的动静,不用担心自己在作战的时候背后的洛阳突然给自己来一下……】
    【更关键的是,只要李密获胜,他就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洛阳,然后担任辅政之职。】
    【这是什么?这是名分!】
    【京城那边,李渊在攻入之后,也是拥立了一个傀儡皇帝,自己领了辅政之名,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自立为帝;南边的宇文化及,虽然做了干掉皇帝的事情,但最开始也还是拥立了秦王杨浩,而非自立。】
    【某种程度上而言,掌控大局,然后自领辅政之名,拥立一个傀儡皇帝,然后再寻机让其退位,禅让给自己——至少在隋唐之交的这个时期,算得上一种政治正确。】
    【而李密渴望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现在,他貌似有了这个机会。】
    【虽然假如李密能够彻底攻占洛阳,那么同样也可以把杨侗变作傀儡,自己辅政,然后找机会让杨侗禅位;但说来说去,目前为止他依旧没有攻下洛阳,而他又不得不面对宇文化及。】
    【因此,李密思来想去,还是接受了这个提议。】
    【说到底,他对于自己击败宇文化及获得胜利,还是有着颇为充足的信心的。】
    “为什么一定要走这什么禅位的流程?不能直接称帝吗?”不少人对此颇感茫然。他们确实不太明白这些事情。
    倒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禅位这件事情,但是——大家都起义,用朝廷的话,那就是造反了,为什么还非得来上一个禅位?
    都造反了啊!
    同样的疑问,在很多地方中都有人问出。
    而一部分地方,有那么几个读过书的、被众人都认为颇有些文采、懂得世间道理、知道历史发展的文士,便被众人寄予了求知的目光。
    其中一名文士思忖后,坦诚道:“这其中缘由颇多,我也不能尽数明白,但想来有一点是肯定的,禅让之法通常而言总归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对于当时李密也好,京城的李渊,以及直接杀了杨广的宇文化及等人,为什么一定都要先立一个傀儡、然后走一个禅位的过程,而不是干脆自己称帝,他确实不能很明白,哪怕他已经读了许多书,了解了很多世间道理。
    没办法,这其中的因素实在太多,问题也太多,涉及到的人、事众多,又牵扯到朝堂各方、天下众人,以及当时的各种后人知晓或不知晓的东西……他一个未入官场之人,实在不知。
    但别的不说,禅让本身的意义,他还是能阐释一二的。
    “你们想,若是直接抢夺,听起来总没有原主赠与更加好,不是吗?再者,古时便有禅让美谈,若是改朝换代之时也是这样,岂不同样能算作一个美谈?”
    一方面,更加名正言顺;另一方面,听起来也更加好听一些。
    是以,隋朝到唐朝这个阶段,这些人总愿意选择走一走禅让这个流程。
    “这么说的话,那宇文化及、李渊、李密,这几个人和那隋朝还有着密切联系,杨氏和他们说不得还能攀上各种关系,从这个角度讲,要是太过粗暴确实不大好听。”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道。
    他走南闯北,见过相当多的人与事,也时常需要与人攀关系、打交道、叙交情,因而,对这方面一说就明白。
    别的不说,就说这几个人和隋朝皇室的关系,若是太过血腥粗暴,一点余地都不留,那确实很容易为人诟病——你们和隋朝是那样的关系,和杨家也有着深厚关系,怎么能如此不留情面?
    虽然他人遇到这种事情,也未必会愿意留情面;但评价旁人嘛,那当然还是更愿意指责一番。
    顾及声名问题,他们也得稍稍走一走流程,给天下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