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去镇上
作者:宫古岛好肥   一脚悲催穿越古代,努力搞钱最新章节     
    等张爷爷他们收拾明天要卖的竹编,天已经黑了。
    大家依然坐在院子里乘凉,聊着天。
    张母则和张父说着明天要买点盐回来,家里的盐只剩一点儿了,估计明天用完家里就没有了。
    又让张父顺便再买点儿猪油回来,猪油罐也快见底了,平时大家吃肉比较少,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或者亲戚朋友来才会去割点肉回来,
    所以这时候猪油就是替代品,至少能让家里饭桌上能见点儿油荤,
    光吃菜油也是不顶用的。
    看时间差不多了,张爷爷让大家都早点休息。
    明天大家都要早起,特别是张行风和张允雪两个年纪小的。
    张行风和张允雪听着阿爷的话,率先跑去洗漱,然后收拾完立马回房间睡觉,就怕明天起不来。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洗漱完,回了房间,躺在床上,伴着乡间夜晚的蝉叫声入眠。
    次日卯时中(6点左右)
    老张家的人差不多都起床了,两个年纪小的张行风和张允雪也跟着起床了,一直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说话,讨论镇上是什么样子的。
    张母和朱氏在厨房给大家做着早饭,依然是粥和鸡蛋饼,张母又单独装了一些鸡蛋饼,朱氏则给大家灌了两壶水,毕竟好几个人去镇上,如果都在镇上吃,那得花不少钱。
    等吃完饭,张爷爷和张父挑着捆好的竹编,张行浩和张允月也用背篓背了一些竹编,鸡蛋饼和水由张行浩一并背着。
    张行风和张允雪俩人,只要能稳稳的走去镇上和回来就算不错了。
    老张家住在村尾,幸运的是,他们家旁边有条小路可以直通官道,不用经过村子里。
    一路上,对于没有去过镇上的张行风和张允雪,哪哪儿都是新奇的,一会儿指着这座山问张爷爷叫什么,一会儿又指着那座山问张父叫什么。
    因为有着这两兄妹的打岔,大家忽然觉得好像去镇上的路似乎也不远。
    在两兄妹一路的讨论中,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都是去往镇上卖东西或者买东西的农民。
    张允月看着前方出现的城墙,就知道镇上到了,越接近城墙,耳边传来的声音越多,马蹄声、小贩的叫卖声。
    “新鲜的蔬菜,快来看看呀。”
    “好吃的包子,馒头嘞,好吃的包子、馒头嘞。”
    “来来,这位兄台让一下。”
    “老板,来两个肉包”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你来我往。
    进入镇子里,张爷爷带着他们往西街那边去。
    东街那边都是开的各种酒楼客栈,西街这边平民百姓居多,卖的东西也比较价格低廉,南街都是有钱人或者豪绅地主,富户们居住的地方,北街则是百姓居多。
    来到西街,张爷爷带着他们来到平时摆摊的地方,交了两文钱的摊位费,快速的将竹编摆放在地上,张允月几兄妹就在后面找来几块石头坐着。
    各式各样的竹编,有大有小:背篓、竹篮、簸箕,撮箕,竹碗,筷子等等。
    刚摆上就有人来问:“老板,这个竹篮怎么卖的?”
    张父:“这个小的只要五文,你可以拿在手上看看,结实耐用,而且边缘我们都弄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毛刺,你摸摸。”
    来人摸了摸:“是摸着没有毛刺,那行,就给我拿这个。”
    并将五文钱给到张父。
    这会已经辰时中了,逛街的人越来越多。
    摊子周围有卖吃的,有卖鸡鸭的,有卖菜的,还有卖小荷包的等。
    张爷爷的竹编摊子又来了好几波客人。
    又来一个婆婆,将地上的簸箕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
    “老板,你这个簸箕怎么卖”
    “老人家,你手里的这个簸箕15文一个。”
    老婆婆:“哟,这么贵呢”
    “老人家,你可以看看我们编的都很紧密, 你拿的这个是最大的,你再上手摸摸。”
    张父给老婆婆各种展示簸箕的优点。
    老婆婆:“便宜点儿吧?我下次有需要还来你这儿买。”
    “这样吧,老人家,我再送你两个竹碗怎么样?价钱还是15文,我这竹碗还是一文钱一个呢。”
    “那行吧,给。”老婆婆递给张父15文钱,拿着簸箕和碗走了。
    张允月看着张父,觉得张父很有生意经,然后对其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阿爹,你真厉害。”
    “哎,这有什么厉害的,就是卖东西卖久了,慢慢就会了”。
    张允月看了一会,对着张父:
    “阿爹,我想去逛逛”
    张行风、张允雪听着,连声道:“我也想去。”
    张父:“行,你们都去,小浩,你看着点儿他们,逛一会就回来哈”。
    张行浩:“知道了,大伯父,我会看着弟弟妹妹们的。”
    “对了,顺便逛的时候把盐买了,再割两斤猪板油,我怕一会儿去买没有了。”
    张父突然想起妻子昨晚的叮嘱,给了张行风70文。
    张行浩:“走吧,小风,你拉着我的衣袖走,小雪你拉着月月的衣袖,不能甩开啊,月月,你俩走前面,我俩在后面走。”
    张允月:“好,二哥。”
    张允月走在前面,看着路两旁的店铺,都是在卖些什么,西街这边吃的,大部分都是些包子、面条这些,卖吃食的店铺有,但是比较少,店铺也不大,布坊卖的布也大部分是老百姓常穿的布料。
    突然看见杂货铺,转头看着张行浩,指向杂货铺。
    “二哥,杂货铺在那儿,我们一会儿走回来再买盐。”
    “行”
    走着走着,走到了东街,“二哥,我们走这条街逛逛,”
    进入东街,入目而来的场景和西街完全bu,东街更富裕,两旁的店铺都比西街高大很多,胭脂铺,成衣铺等里面的摆设也更为繁华一些。
    三河镇虽然是个镇,但是因为离县城不远,所以三河镇也比县城下辖的其他镇要热闹些。
    大概逛了一下东街,张允月对东街有了一些了解,就和张行浩他们回到西街。
    走回杂货铺门口,张允月三人跟着张行浩进入杂货铺。
    张行浩:“老板,麻烦帮我称一斤盐。”
    杂货铺老板:“好嘞,马上来,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