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动员了个寂寞
作者:紫柠   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最新章节     
    “我呸!小贱丫头就知道逞能,祸害的还不是我们丁家的粮食。”
    丁老婆子狠狠地吐着口水,仿佛杜若就是被她吐掉的口水。
    谁不知道老丁家,把去年干了一年的粮食都赔给了杜家。
    那可是他们这么多人干了一年的收成啊,丁老婆子想起来就气得心肝儿疼。
    杜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大方地站出来,她家今年有粮食,养两头猪也是够吃的。
    赵大队长没想到杜若会养猪,意外的同时也觉得合理,便大手一挥,“会计叔,给杜丫头记上。”
    然后沈离也上去要养两头猪,他这一行动直接点燃了全程陪冻的知青们。
    知青们现在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他们住在一起算是一个整体,分开也是单独一户,都是可以按规定的数量养家畜的。
    但是吧,他们一年干到头连自己的口粮都不一定能赚出来,养猪啥的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本是他们一份子的沈离竟然一下子要养两头猪,一时间他们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
    赵大队长早就知道沈离要养猪了,今天他能这么卖力地推广村民养任务猪,有沈离一份功劳。
    记好名字,赵大队长嘱咐道:“你这小子可得加油干啊,多攒点儿家底好娶媳妇儿。”
    沈离傻笑两声,“是,大队长,这猪啊,我肯定好好养。”
    听到这话的杜若默默地笑了,是啊,肯定好好养,就是明面上要养死一头罢了。
    关于村民养任务猪的动员大会很快结束,村里除了原先那几户养猪的人家外,也就只多了三户。
    赵大队长真是动员了个寂寞,村民们也白挨冻了!
    杜若和沈离家,以及老木匠家,他家也要养两头猪。
    赵大花现如今已经,把她养得很好的两条麻花辫儿剪短了,听说她还拿到供销社那边问人家要不要呢。
    答案是没人要啊,这年头收长头的还没出现。
    杜若却说:“你头发那么好,要是能留上个十年八年,说不定就能卖个大价钱。前提是,一定要保存好,用油纸布包好,别生虫了。”
    “真的?”赵大花相信了,也很为自己的长头发感到惋惜,摸摸自己的短发,“刚剪那会儿我还不习惯呢,总觉得脖子那里往里灌风。”
    杜若道:“正常,习惯了就好。”
    对了,原主的长头发她也保留了,就放在空间的仓库里,再过上几年说不定也能卖不少钱。
    都是要养猪的小姐妹,两人商量着一起打猪草,一起把猪养好。
    杜若嘴上答应着,反正她家猪肯定要少养一头的,打猪草啥的也要做做样子。
    回家的路上,杜若说:“奶,今年你就别去村里养猪场干活了,咱家养猪了,你就专心在家里伺候咱家的猪就行了。”
    杜婆子道:“哪能这么清闲?我这身体养得也越来越好了,猫了一冬都长肉了。
    长肉了就有劲儿了,奶也跟着你下地,到时候咱娘俩一起赚工分儿,干得更快。”
    “奶,真不用。”杜若道,“我一个人干就行了,咱家又不靠这个……”
    “不行,必须下地。”杜婆子瞪了她一眼,希望孙女明白她的意思。
    杜若还真看明白了,“好吧。”
    哪怕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也不能放松警惕。
    回到家,杜若便在计划建猪圈的地方了,这边的土还没化冻,可以先把砖准备好。
    于是杜若又爬上了墙头,用弹弓打出一粒石子儿,直接把沈离家屋檐上的冰溜子给打了下来。
    “啪嗒”一声,冰溜子落地摔得粉碎。
    这天儿依旧冷得出奇,别问,问就是下雪不冷化雪冷。
    也就是大中午的时候会化点儿冻,特别是屋顶上的雪,化得特别快,这屋檐下的冰溜子也就结得老长。
    那些背阴处的雪,一天到头都不一定能化掉。等大地解冻,至少还得半个月以上。
    沈离出来后,仿佛知道杜若想问什么的样子,也没爬上墙头,说道:“明天去拉砖,一起不?”
    杜若问:“我也能去?”
    “想去不?”
    “想啊。”杜若早就想出门转转了,她的文章还没啥灵感呢。
    闭门造车要不得!
    跟沈离定下了时间,杜若今晚早早地就睡下了。
    次日天还不亮他们就一起出门了,沈离赶牛车,杜若坐在牛车上。
    她除了平时穿的大棉袄外,还又穿了一件厚实的棉大衣,头上又围了一层厚实的针织帽子,是她自己用织毛衣剩下的毛线织的。
    牛车上还放着不少干稻草,她躲在这些东西里面倒没觉得冷。
    就是总觉得这个形象难看了点儿,希望天亮后气温能回升吧。
    来到砖厂,天已大亮,这里却还是一片寂静。
    地上还没化冻呢,砖厂依旧停工。
    沈离拿着条子去找负责人,没多时便看到了他们的砖。
    要盖两个猪圈的砖,一牛车还拉不完。
    杜若道:“咱们今天再来一趟呗?”
    “行,咱们今天必须把这些砖搞定。”
    “搞定!”
    两人一起往车上搬砖,由沈离自己架着牛车回家。
    杜若算了一下时间,来回至少要三个小时。也就是说,她有三个小时可以在公社这边转悠了。
    供销社可以去一下,卖点儿手里的鸡蛋。这边常年向村民手里收鸡蛋,这是正规的。
    大冬天村里的鸡也不下蛋啊,这个时候鸡蛋特别贵,收购价都要六分钱,还是有价无市。
    杜若将鸡蛋篮子藏在大衣里面进了供销社,卖了三十个鸡蛋。
    又在这边转了一圈儿,没看到想买的,便去了邮局取上次的稿费了。
    这次虽然只有杂志社的,依然有九块钱呢,还有不少票。
    就是今天没碰上卖她邮票的大姐,暗自可惜了一会儿。
    转悠了这么久,杜若一看时间,还没过一个小时呢。
    站在邮局门口想了想,她突然想到车站那边的宋大娘了,也不知道这个大娘还在不在那边。
    她家的鸡蛋鸭蛋都不知道怎么吃了呢!
    来到车站,杜若来回转悠了两圈儿才碰到包裹得同样严实的宋大娘。
    相互认出对方来后,宋大娘也是高兴得很,“丫头,来,跟大娘找个地方暖和暖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