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规定就是规定
作者:沉默的老刀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一个月还算久?”梁语平惊讶地挺直了身子。尽管他现在主要负责管理工作,但早年间也曾是一名工程师,对技术领域的事情仍有所了解。
    按照603所提供的资料来看,这项成果虽然在飞机研发方面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复杂的数学理论和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工作,一个月内完成已经相当不可思议了。
    “那……半个月?”梁语平再次试探性地问道,而杜亦熵依旧摇了摇头。
    “一个星期?这怎么可能!”梁语平几乎无法掩饰内心的惊讶,这个提议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即使不吃不睡,一周也只有168小时。除非一切顺利无阻,否则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开发简直是天方夜谭。
    “实际上,只需要一天。”杜亦熵举起一根手指。“就在他加入我们团队的第一天,他就理清了非线性颤振模拟和主动颤振控制的理论。”
    如果换作其他人说出这样的话,梁语平恐怕会立刻请那人离开。这种夸夸其谈,通常只会出自江湖骗子之口。但说话的是杜亦熵,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学者。
    理智告诉梁语平,这事太离谱了;可感情上,他又觉得杜亦熵不会开玩笑。
    经过一番思考后,梁语平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观点:“难道他是提前做了很多研究,然后在加入团队那天作为见面礼呈现给您的吗?”
    杜亦熵摇了摇头:“不可能。尽管运7-200a——现在叫新舟60——并非机密项目,但他在加入前还是一名大三组员,根本没机会接触这些资料。”
    “大三组员?”梁语平手里的茶杯盖子不慎滑落,发出清脆声响。尽管茶杯没有掉落,但还是溅出了不少茶水,弄湿了他的衬衫。
    自从杜亦熵开始指导许宁以来,每当提到这位组员的背景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现出类似的震惊。因此,面对梁语平的反应,杜亦熵并不感到意外。
    “确实如此。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实际项目,之前甚至没人教过他如何开展工作。然而,仅凭一己之力,他就在一天之内完成了任务。”杜亦熵将茶杯轻轻放下,注视着衬衫上沾满水迹却浑然不觉的梁语平说道:“这就是我今天找你的原因。”
    看到时机成熟,杜亦熵直奔主题:“像这样的天才,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能力,都是难得一见的。
    若让他像普通人那样按部就班地读研、从事平凡的研究,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浪费,更是对我们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一种损失。”
    听到这里,梁语平瞬间明白了杜亦熵的意图。
    “您是打算让他加入我们的团队,直接参与项目吗?”梁语平问道。
    杜亦熵点头确认:
    “还有一件事你或许不清楚,前不久611所得卢文峰特地拜访了京航大学的许宁,他们讨论了下颌式进气道的研发,这似乎与他们正在开发的一款新型歼-7有关。”
    “新型歼-7?难道611所的项目也牵涉到了许宁?”梁语平刚得知这个项目的存在,由于这是研究所自行筹资,总公司仅拥有知晓的权利,因此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梁语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么,杜老的意思是要让许宁去帮助611所完成这款新型歼-7?”
    “并非如此,”杜亦熵解释道,“新型歼-7是蓉城自己出资研发的。如果我想让他参与那个项目,就不会来跟你商量了。”
    说完,杜亦熵缓缓走向梁语平的桌子,注视着这位曾经的下属,如今的航空业领军人物:“我的真正意图,是希望他能够参与到‘八三工程’中来。”
    “八三工程?”梁语平听了后神色微微变化,声音更是透着些许犹豫。“你知道‘八三工程’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这决策我不能一人说了算。”
    梁语平顿了顿后补充道。
    杜亦熵听后微微笑着说:“我也没指望你能一个人做主。”
    对于这种重大事务,如果梁语平表现得太独断专行,反而是个警示信号。
    “这件事你可以和601所商量,如有必要,我们可以组织专家评审603所提交的研究成果,一切按规矩办事。
    我并不想硬塞一个无能之辈进来,许宁的实力在那份报告中已经展现得很清楚了,无需暗箱操作。”
    梁语平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同意:“杜老,这事我可以处理,但有两个前提需要先明确。”
    “请讲。”杜亦熵应允道,心中已有把握,毕竟有了新舟60项目的成功案例,任何审查都不成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经不再采取强制调档的做法。这意味着,601研究所将把研究任务交给你领导的研究团队,然后你可以指派团队中的成员参与到项目中来。
    但是,如果他们想要成为正式员工,就必须等到毕业后才行。
    所谓的强制调档,是指国家可以在未经个人或其当前雇主同意的情况下,为了填补紧急需求而直接调动人员及其编制。
    这种方法不仅缺乏人情味,还可能导致一些不够格或动机不纯的人占据重要职位。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情况变得极为罕见。
    “这完全没问题,”杜亦熵笑道,“即便你想带走许宁,我还舍不得放手呢。”他又补充道。“至于他毕业后嘛,我敢说你们可能就留不住他了。”
    许宁展现出来的才华已经足够令人瞩目,但杜亦熵相信这只是冰山一角。一旦给予像“八三工程”这样的大舞台,许宁的成长速度将会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梁语平点头表示理解。虽然他也知道许宁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在他的位子上,规定就是规定。
    接下来的问题比较常规:凡是与“八三工程”相关的项目都是高度机密,研究成果不能公开发布;参与者在解密前不得出国,也不得为外资公司工作。
    这些限制对于组员来说可能会有所影响,因此需要每位参与者明确知晓并签字同意。
    对此,杜亦熵轻松回应:“这点您大可放心。”他提到,许宁曾多次表达过对国家航空事业的热爱,并认为真正的成就不应仅仅体现在学术论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