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出击
作者:路过的余光   只会捞钱的朱由检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历经长达半年艰苦卓绝的训练之后,登来水师的舰船终于具备了接住黑球降落的能力。然而,这一成就仅仅局限于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之下。毕竟当前的黑球仍然无法摆脱风力的束缚,它只能如同风中的蒲公英一般随风飘荡。
    负责此项研究的陶明渊为此可谓绞尽脑汁,最终他选用了一种极其细密的丝布作为制造材料。这种特殊的丝布不仅成功地减轻了球体本身的重量,而且还使得球体的体积大幅增长。原本仅能容纳三个人的空间,如今已经扩展至足以承载五人之多。
    尽管如此,身经百战的卢象升依旧坚持谨慎行事。他下令每个黑球内只安排三名人员搭乘,一人负责操作黑球的起降,另外两人负责投掷武器。并要求在进攻时,篮筐内必须装载大量的精良武器以及充足的弹药。
    洪承畴对卢象升说道:“卢帅,咱们的士兵已经训练了半年之久,要不趁此机会外出一试身手,也好检验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训练成果如何?”
    卢象升略作思考后点头应道:“这个提议不错,那么洪督可有明确的攻击目标?”
    洪承畴目光坚定地回答说:“当然有!清兵在平壤附近修建的造船厂。倘若能将其一举摧毁,必能给予敌军沉重打击。”
    卢象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好!那就让我们放手一搏,亲自去验证一番这半年来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效。事不宜迟,我等立即联名向上呈报此事。”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用力击掌,以示决心已定。
    数日后,朱由检于案头之上见到了那由二人联名呈上的奏折。他微微眯起双眸,心中暗自思忖着其中内容究竟如何。随后,他传旨于乾清宫召见杨嗣昌。
    当杨嗣昌踏入宫殿时,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之色。朱由检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威严地看着下方的臣子,缓声道:“杨爱卿,朕已收到这份卢爱卿和洪爱卿联名奏折,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罢,便将手中的折子轻轻一扬,示意身旁的王承恩将其递予杨嗣昌。
    王承恩恭敬地接过折子,稳步走到杨嗣昌面前,双手奉上。杨嗣昌赶忙躬身行礼,而后小心翼翼地接过奏折,缓缓展开。只见他双目紧盯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时而轻皱眉头,时而又微微颔首。
    过了好一会儿,杨嗣昌终于将奏折阅毕。他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欣喜之色,朝着朱由检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方案甚妙!实乃釜底抽薪之计啊!如此一来,可令清兵在数年之内难以造出船只,从而大大削弱清军的造船能力,让他们无船可用。且借此机会,亦可检验这么时间的训练成果,可谓一举两得。”
    朱由检点点头说道:“那行,兵部就即刻下文,同意这份计划。”
    “微臣遵旨。”杨嗣昌随即又说道:“陛下,秦良玉从云南发回的折子,臣正要递到通政司,陛下你看一下。”说完恭敬的把折子,躬身用双手举着。
    王承恩上前去接过折子,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上。朱由检缓缓的展开折子,然后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轻笑的一声,“这吾必奎还真是小强,怎么打都打不死。”
    “是的,秦将军折子上说道,吾必奎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东吁的皇帝允许了他在木邦驻军,好像还给他提供了粮草。时不时的跑到边境上耀武扬威的,这让两位将军很生气。”
    “看来我们的邻居都是一些不安分的主啊,传令秦良玉和周遇吉,加紧训练备战,迅速练出新兵,兵部看看用什么方法把物资给他们送过去。”
    “陛下,就只能从长江送过去了。时间就是有点久。”
    “没关系,那么久都等了,不在乎这一时片刻了。”
    朱由检想了一下,自己的邻居可不是只有东吁,随即又问道:“杨爱卿,我们的其他邻居可算安分。”
    “蒙古还算老实,张家口的互市,已经扩大了十倍,甚至和不远处的崇礼连成了一片,很多牧民都在这里定居了,定居的太多是蒙古部落的头领和贵族。陛下咱们要不要把他们一锅端了?”
    朱由检瞪大了眼睛,心说:“原来杨嗣昌这么狠啊?”随即摇摇头说道:“杨爱卿,不能这样干,如果他们被我们端了,那以后谁来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东西呢?”
    “但是陛下,这始终是一个后患啊,现在蒙古人在清兵的打压下,已经结成一体了,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势力,咱们不得不防啊。”
    “杨爱卿,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们得尽快肃清海岸线,把我们的羊毛布向外输出,让蒙古人帮我养羊,不是挺好的吗?”
    “陛下,你的意思是。。让蒙古人放弃养马,养羊。”
    朱由检随即在桌上找了一份奏折递给了杨嗣昌,“杨爱卿,你看看吧,这是互市开始收购羊毛以来的成果。”
    王承恩把折子递给了杨嗣昌,杨嗣昌打开仔细的看着,“陛下,这上面说的是真的?”折子上面写着蒙古人开始大量饲养绵羊,而减少马匹的饲养。
    “锦衣卫的报告,什么时候有过假的。”
    “这样的话,蒙古人将没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敌人。”
    “蒙古人和女真人不一样,蒙古人也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你真的以为放牧就很轻松的吗?草原上的天气,野兽,那里是那么好相与的。牧民们也不全是那种死战分子。朕最近翻了一下大明和蒙古这么多年,交往的过程。朕发现,只要互市开放,蒙古人就会消停很多。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些急需的物资,他们不能生产,只能靠大明提供。一旦关了互市,他们就只能来抢。比如铁锅。既然能够互惠互利,那么为什么要打的你死我活呢?蒙古人也不是傻子,必要的时候我们也能利用一下他们。”
    “对啊,之所以荷兰人要来打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大明不和他们做生意,这才气急败坏。陛下高瞻远瞩,是臣眼界窄了,陛下圣明”
    “荷兰人,只要好好说,朕也许就答应了,用这种方式,想都别想。好了,你下去给卢象升他们回文吧。”
    “微臣告退,”说完躬身的离开了乾清宫
    几天后的天津港口,五艘风帆舰船,迎着朝阳,缓缓的离开码头,向着登州行进,洪承畴的意思是,不打就不打,要打就要把他们打痛,于是船队在登州进行了简单的补给,把登来水师的舰船全部带上了,然后十艘大船带个十几艘补给船。挂满风帆,乘风破浪的向着朝鲜海域行进。
    “卢帅,你看,前面就是清兵的造船厂,原来是朝鲜人的,清军占领了这里之后,就据为己有了,”洪承畴说完把千里镜递给了卢象升,千里镜是兵部在葡萄牙人手里买的了,九边重镇的主帅手里都有,还有一些被投降的汉奸带到了清兵阵中。
    卢象升接过千里镜,从镜筒中看到,连片的建筑,一艘艘的战船,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之中。简单了观察了一下,吩咐手下人说道:“迅速测量风向。”
    “报告卢帅,今天是西南风。”
    “好样的,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洪督,现在让船往西南放驶去。假装撤退,你看岸边的清军都开始行动起来了,估计马上就要开炮了。”
    洪承畴点点头,“大猛,打旗语,让船队向西南风行进,”
    在岸边的清军将领,正准备纷纷手下士兵,开炮迎敌,但是这些大船,向西南走了,犹豫着,要不要报告上去?
    “统领,他们走了,我们要发炮吗?”
    “你是蠢的吗?人家都走了,你发炮打什么?蚊子吗?”
    这时,一名斥候兵匆忙赶来,向清军将领禀报:“报!启禀统领,这些明军的舰船并未远离,而是在西南方向的海域停泊下来。”
    清军将领闻言,顿感疑惑,忙问道:“他们为何停在那里?莫非有诈?”
    斥候兵摇摇头,表示不知。将领略作思考,决定先按兵不动,派出更多的斥候去探明情况。同时,他也下令加强船厂的防守,以防明军突袭。
    卢象升站在船头,注视着远处的清军船厂,心中暗自盘算。他转身对洪承畴说:“洪督,我军可如此这般……”接着,他说出了一个计策。洪承畴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甚好!就依计行事。”于是,明军船队悄悄展开了行动……
    于是没有搭乘大黑球的船只开始慢慢的靠近海岸,
    “将军,他们靠过来了”斥候兵连忙报告给了清兵将领,
    “快快快,准备开炮。”
    然后大船又转了方向,离开了清兵火炮射程。如此的反复了好几次,这让清兵将领摸不到头脑,连忙上报给水师提督那哈耶。
    那哈耶匆忙的从营地里赶了过来,大骂道:“明军来了,为什么不报告。”
    “他们过来了,又走了,属下以为。。”
    “你以为个屁,你知道知情不报的后果吗?”
    “属下知错了,”
    那哈耶随即命令自己的水师副将,“让水兵上船,准备出击,来者不善。”
    “是“
    停泊在海边的港口的清兵大船,迅速开始扬帆,船上的火炮兵给火炮装填着弹药,几十艘相对小一些的船朝着登来水师的船迎了上去,但是登来水师看到他们来了之后,立刻又转向朝着北方驶去。
    这让那哈耶摸不到头脑,这些王八蛋想干什么?
    “将军,追吗?”
    那哈耶想了一下,摇摇头,“对方肯定有阴谋。”
    是的,洪承畴就是要把他们引出来,然后一起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