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养鸡场的储藏室里搬来了木材和石棉瓦,开始在那块空地上搭建起棚子。
工人们干劲十足,有的锯木头,有的钉木板,大家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一个简易但结实的防雨棚子就搭建了起来。棚子不大,但足够容纳几十个人。
村民们见状,纷纷兴奋地跑回家,搬来小凳子,整整齐齐地摆在棚子外面,个个都等着电视开播。
陈德忠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也满是满足和骄傲。尽管只是个临时搭建的棚子,但却让整个村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叔看着这一切,笑着拍了拍陈德忠的肩膀,“德忠啊,你这回可是做了件大好事,乡亲们有了这个棚子,过年也多了点乐子。”
陈德忠笑着点头,“二叔,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些事咱们能做就得做。”
接着,陈德忠把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搬到了棚子里,接好电线,再次开始调整天线。
周围的村民们都伸长了脖子,屏气凝神地看着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陈德忠耐心地摆弄着天线,调整角度,直到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画面。
当电视机终于调试好,屏幕上跳动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时,村民们立刻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孩子们拍着手,欢呼雀跃,老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妇人们也个个咧开嘴笑着,大家都为这场小小的“壮举”而感到无比的满足。
“德忠哥,你真是咱们的好大哥!”四毛冲着陈德忠竖起大拇指,眼里满是敬佩。
“是啊,这回咱们再也不用挤着看电视了!”有人在一旁附和。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场景,陈德忠心里暖洋洋的。
这个简易的棚子不仅为乡亲们带来了欢笑,也让他和村里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这个春节,因为这台电视机,村子里多了一份特别的记忆。
次日除夕的前几天,陈家村的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陈德忠一大早就去了集市,推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几个大竹篮。
集市上人头攒动,摊贩们高声吆喝着,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腊肉、香肠的味道,还有热气腾腾的蒸饺香气。
“今年的年货可得买全了,咱们家可不能输给隔壁的张大龙家。”陈德忠心里盘算着,边挤进人群,手脚麻利地挑选着货品。
他先买了几块上好的腊肉,又挑了些猪耳朵和蹄筋,这些可都是母亲最拿手的下酒菜。
接着,他又挑了一些鲜嫩的白菜和大葱,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打算做成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
“小伙子,这腊肠要不要?自家灌的,味道绝对正宗。”一个中年妇女在摊位后面招呼他,脸上堆满了笑容。
“来两斤,切得细一点儿。”陈德忠点了点头,把竹篮往前凑了凑,妇女手脚麻利地给他切好了腊肠,用纸包好递给他。
陈德忠接过来放进篮子里,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家后怎么把这些材料变成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买完年货,陈德忠推着车慢悠悠地往回走,路过村头的小卖部,他顺手买了几挂鞭炮和几串红灯笼。
小卖部的老板是个和蔼的老头,看着陈德忠买了这么多东西,笑呵呵地说道:“德忠,过年了,今年日子过得不错吧?”
“还行,得靠自己多动动脑筋,日子才会越过越好。”陈德忠笑着回应,随手递过去几张票。
回到家,张秀芝已经在院子里忙活起来。她把一块块的腊肉挂在阳光下风干,还准备了一大锅热水,打算把刚买回来的猪蹄先焯水去腥。陈小兰则在厨房里和面,准备包饺子的皮子。
灶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准备好的馅料,有韭菜猪肉的,有白菜虾仁的,还有母亲专门调制的豆腐馅。
“哥,你回来得正好,来帮我把这鱼杀了,咱们晚上吃红烧鱼。”陈小兰从厨房探出头来,笑着冲他招手。
陈德忠把竹篮放下,卷起袖子走进厨房,熟练地接过刀,开始处理那几条鲜活的鱼。鱼鳞在刀光下飞溅,清理完毕后,他用清水冲洗干净,鱼肉散发出一种特有的腥香。
“今年咱们得好好过个年,家里的菜式可不能比去年少。”张秀芝走进厨房,看到陈德忠忙碌的身影,满意地点点头,“等会儿把那鞭炮挂好,下午就能点了,得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陈德忠点点头,擦了擦手,又跑去院子里帮着母亲挂灯笼。红彤彤的灯笼在院子里一字排开,配上大红的春联,整个院子里顿时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
天色渐暗,鞭炮声在村里此起彼伏。陈德忠在大门口挂好最后一串鞭炮,心里也跟着热闹了起来。他站在院子里,看着满院子的年货和挂起的灯笼,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暖意。
“德忠,来帮忙端菜了,咱们年夜饭准备好了!”李玉兰从厨房里探出头来,高声叫他。陈德忠应声跑进去,接过那大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闻着那浓郁的香味,心中满是对这个新年的期待。
桌上的菜肴摆满了整张桌子,张秀芝把最后一碗饺子端上桌,笑着招呼大家坐下。炕上的火盆烧得旺盛,整个屋子都被温暖的气息包围。
陈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桌上的每一道菜都象征着美好的寓意,鸡肉代表着吉祥,鱼则寓意着年年有余,饺子则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除夕夜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村子里到处是响彻云霄的爆竹声。陈德忠站在院子里,看着天边逐渐升起的烟花,五彩缤纷的火光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村里的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欢呼声和笑声混杂在一起,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
这个除夕夜,陈德忠心里默默地感叹着,这一年的忙碌,终于在这团圆的时刻得到了回报。
屋子里,炕桌上早已摆满了各色菜肴,陈德忠刚从厨房端出最后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李玉兰则在一旁拿着筷子,笑意盈盈地指挥着大家入座。
炕上的火盆烧得旺盛,红彤彤的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让这个小屋子显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