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二哥谢建华和黄坎交友
作者:鸿缘   鸿缘的新书最新章节     
    黄坎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几乎没人见过他发脾气。有些人给人的感觉是,整天不说一句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就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想找一个絮絮叨叨的女人做媳妇。黄坎也有夜深人静,辗转反侧的时候,可这些时候,他更多想到的是赚钱。他有兄弟,但自小离家,各奔东西,都不晓得在人群中偶然遇见会不会打招呼。
    南方人应该怎么算,标准各不相同,有人用饮食划分,北方喜欢吃面食,南方喜欢吃稻米。有人用天气划分,这就有些复杂了。说南方不下雪,那么江南就尴尬了。冬天,长江以南一些地区会下雪,温度低,但在零下四度徘徊。雪落地迅速变成冰水,那种湿润是冷峻的,所以南方的美女都很“作”,天生高冷,不用伪装。换做京城大妞,你教她装,她都装不像。
    在黄坎眼里,蒋丽是个京城大妞,个头高,想法简单,有事说事,废话少,好接近,可就是让你拿不出勇气去接近。她和那个乌达尔一起来过图片社几次,虽然脸上也一直带着笑容,也一来一回地跟你打招呼,但你愣是不敢跟她搭讪。
    黄坎心里一直想着,为了让自己从三角地搬到这南门外面的商业街上,蒋丽不知找了他多少趟,嘴皮子磨破了,但也没表现出不耐烦。后来自己被吕一鸣“设计”了,但也是搬到这里来了,他每见到蒋丽都觉得愧疚,可那大妞好像早把这事忘得精光。
    她在风入松当营业员时,总到图片社来印名片,每次都是微笑着,客客气气地,可自己都没敢多说一句话。心里是想着,她那边是书吧,卖点字画应该也不错,但一直没开口。听说她和乌达尔恋爱,黄坎一直不相信,等人家远嫁非洲了,他在心里发狠:与其跟那么个黑鬼,还不如跟我。想想他吐吐舌头,给了自己一耳光。
    要说起来,蒋丽和自己合作时间不短,她的《北大人》杂志一直都在图片社印。尤其她去周游世界那一次,光彩照的排版,就在我这图片社的屋里忙活了好几个晚上。可我连给她沏杯茶的勇气都没有,她每次都会带一瓶矿泉水,走时就把一个空空的矿泉水瓶子丢进字纸篓里。
    “黄先生,今天真是辛苦您了,谢谢,我先回去了,再见。”
    她几乎每次都这样跟自己打招呼,然后走出图片社。她不知道,除了她蒋丽,没有人把我黄坎叫做 “黄先生”,她是唯一一个这样叫的人。
    小聂呢?一直和黄坎同在屋檐下,一个图片社,里外两间。他站外面的柜台,小聂在里面对着电脑。里间里有照相设备,拍写真很火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只偶尔有人来拍证件照,这里间几乎成了小聂的办公室。她在北京的时候,就会来这里,一有人找她,她关上门就走得没影了。她有个旗袍店,生意比这边红火。
    吕一鸣的《北大边缘人》一直委托小聂做主编,她现在也不知道转到谁手上去了,总之不在图片社印了。
    上次去爬黄山,他是抱了太大的希望,想展示一下自己,却不想子弹犯潮,打了个哑炮。他都感觉不知道怎么面对小聂了,这还不如求婚遭拒绝来得干脆利落。在黄坎眼里,小聂算不上京城大妞,可也不像是小家碧玉。
    他想过,去食堂打两份饭,然后问她要不要一起吃,想想还是算了。她总在慕然回首旗袍店里和那些小姑娘们一起吃。又想,要不问问她现在《北大边缘人》谁在管?现在吕一鸣已经把店都归到我一个人名下了,我可是她的老板呐。可看看这小聂似乎对这个不太在意。
    正踌躇着,接到了小聂二哥聂建华的电话,这的确让黄坎没想到。本来分手时,只是跟她二哥客气了两句,礼节性地留了个电话号码,并没往心里去。
    “你好,聂先生,找我有何贵干呐?”黄坎的语气并不是很友好。
    “啊,没啥事,我这不是刚到北京吗?想找您聊聊。”聂建华说道。
    他并非听不出黄坎语气里的怠慢,也不是不在意,而是他只想达到目的,这些可以忽略不计。还没等黄坎琢磨出味儿来,聂建华已经拎着一瓶牛栏山走进了图片社的门。在他看来,自己好歹也是北京人,摆平这么个“老外地”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他这是踩着饭点来的,进门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从怀里掏出他喝酒的老三样:花生米、小肚、豆腐干。
    “黄大老板,别愣着啦,快找俩杯子,咱先垫垫,聊好了,咱外面找个火锅店暖和暖和去。”聂建华说道。
    他不请自到,还自来熟,这做派让黄坎想起了吕一鸣。不由得对小聂这二哥有了几分喜欢。于是他呵呵笑着,拿出两个小酒盅,还用开水烫烫,才走过去坐在聂建华对面。
    “今天外面风不大啊,您这么快就到了?有失远迎啊。”黄坎犯着酸。
    “我得叫您大哥吧?您这南方人就是讲究,这酒杯还用得着烫吗?酒就能消毒啊。哈哈哈。”聂建华现在的姿态比在黄山上放松多了。
    真像聂建华进门时说的,不大工夫,黄坎就提出到外面去“贴秋膘”,还带聂建华到了京城最时尚的火锅店,吃了羊蝎子。黄坎很少请客,可这顿饭他很爽快地付了账,还说让聂建华常来。
    这一晚,黄坎躺在床上,又是彻夜未眠。
    他一直喜好书法,自己也闷头练习多年。写春联,写那些独字,比如“福”,比如笔画最多的造字“招财进宝”。他已经练习多年,一直想像爷爷那样,在春节前,有人来请他写,他会分文不取,直写到手腕发酸。看着一波波的人拿着他写得字啧啧称赞地回家去,那时,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了。可惜,这样的一天始终没到来。但最近他一直琢磨着一个字:拆。
    黄坎不会使用任何交通工具,所以他的出行就是公交和步行。北京话”腿儿着“,是他的最爱,也有人叫”十一路“,总之就是走着去。换了旁人,起码觉得费时间,可在黄坎看来,只有一步步走过的路才记得清。
    他最近在海淀镇里转悠,净看见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墨汁写的,有些还画了个圈儿。他一直琢磨着,一时间这么集中地拆,人都会去哪儿呢?这里可都住的是农民啊,虽然他们早就没有土地了,甚至像其他城市里的”宅基地“都没有。可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在北京,海淀的农民比其他远郊区的农民有”提前量“,他们很早就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这得感谢这些大学。
    可十根手指有长短,不可能一般齐。总有些人是赶不上趟的。就听说过,国企涨工资,有的人就总被轻松划到”线“上,总能错过涨工资的机会
    黄坎其实是个”老北京“了,他来北京时间之久,远远超出周围人的想象。他刚来时囊中羞涩,只能住到偏远的海淀。那时他想的就是离颐和园近,闲了可以去转转。北京城里的胡同他可不敢恭维,想想他老家那些几进的宅邸,高高的牌坊,亲水的设计,他就对北京市民的居住条件嗤之以鼻了。况且那时北大附近的房租很低。
    黄坎还熟悉北京最早比较火的是八大院校,那些大学培养的是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学制短,资金足,周边的生意也就跟着火。北大,其实靠的是名气,周边的生意火起来,还得说是出国潮带动的。
    进入九十年代,北京的商品房逐渐多起来,黄坎作为想”扎根“北京的外地人,早就盼着能有个自己的”窝“呢。
    他一个人,却一直过得很俭省,就是为了能买到自己的房子,如果能有土地卖,而且安全,那就更好了,他尽可以实现自己的画廊梦了。
    而他和聂建华吃的这顿饭,让他得到了信息,也更下了决心。饭桌上,二哥聂建华跟黄坎无意中聊起了南城的拆迁,说是从前的天桥、天坛以南都要拆。然后,聂建华就讲起了天桥把式,可能是喝的多了点儿,满嘴跑火车地聊了一晚上。黄坎呢,从他拉拉杂杂的一堆话里择着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别看黄坎不是户口本上的北京人,却对北京的地理很熟,他还懂一些风水。他自觉北京南城虽不适宜居住,但土地会比北面便宜。聂建华嘴里溜达出一骨碌话,提醒了他。
    ”不瞒你说,黄老板,我们家住的那地方,倒霉透了。你看看我大嫂他们家,住黄村火车站,是,这些年睡觉总听着火车打鸣,你别说,一旦听不着他现在还睡不着了。人家可是打一出生就住的楼房。再破,起码不用去厕所排队,蹲坑吧。“ 聂建华说的唾沫星子满天飞。
    他倒是痛快了嘴,黄坎的胃被他搅得直往上翻。
    ”再看看我们家,拆迁划线,就那么寸,可巧被划出去了。等着吧,等对面楼盖好了,咱们就只能站院里,瞅着干瞪眼。我现在都懒得回去,我老妈那脸够十五个人瞅半个月的。好像那线是我划的一样。“ 聂建华脸红脖子粗地说着。
    ”那你知道那线都靠什么政策划的吗?“ 黄坎来了兴致。
    ”政策?太大了,我一小老百姓哪儿知道去。“ 聂建华边嘟囔边打嗝。
    黄坎问明了地址,打算自己去看看,他想:还不是靠钱划的嘛,他关心的是开发商有什么资质,那么远的地方,该不会有乡镇企业入手吧?他心里盘算着。
    酒能成事,也让人忘事。聂建华本来是打算问问黄坎对小妹有没有意思,可吃完火锅,他烂醉如泥地被黄坎搀着上了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