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科武状元
作者:道心悠悠   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最新章节     
    晚宴的喧嚣逐渐散去,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唯独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万历皇帝特意留下了军校校长俞大猷,两人相对而坐,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
    “俞爱卿,”万历皇帝缓缓开口,眼神中透露出对水师建设的深切关注,“朕闻水师乃国家海防之根本,近来建设进展如何?”
    俞大猷闻言,面色凝重,沉吟片刻后答道:“陛下,水师建设之事,臣等正全力以赴,然则,首要之困,仍是人才匮乏。虽有武进士之才俊,然精通海事者,仍显不足。”
    皇帝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道:“此事易解,朕特许你于武进士中任意挑选,并开放军校之门,广招贤才,以补此缺。”
    俞大猷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叩谢:“陛下圣明,臣代水师将士,谢陛下隆恩!”
    然而,喜悦之情并未持续太久,俞大猷又眉头紧锁,继续说道:“陛下,人才之困尚可解,然资金与物资之缺,却是另一大难题。造船、购械,处处需银。”
    皇帝轻叹一声,面露难色:“这两年,国库确实吃紧,但水师建设关乎国家安危,朕不能坐视不理。这样吧,朕先自内库拨出一千万两银子,供你应急之用。”
    俞大猷闻言,感激涕零,再次跪拜:“陛下之恩,臣等没齿难忘!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俞大猷再次提出难题。“陛下,造船工匠与图纸亦是关键。工匠难寻,图纸更是珍贵。”
    正当气氛略显沉重之时,一旁侍立的小三子突然插话:“陛下,奴婢斗胆一言,南京府库中,似乎还保存着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部分图纸,或许对水师造船有所助益。”
    此言一出,皇帝与俞大猷皆是一愣,随即相视而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皇帝当即拍板:“好!小三子,你速去南京,务必将那些图纸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遵旨!”小三子领命而去,留下满室的期待与希望。
    皇帝再次转向俞大猷,语气坚定:“俞爱卿,朕知万事开头难,但朕相信,有尔等忠臣良将,定能建设出一支最强大的皇家水师,护我大明海疆安宁!”
    俞大猷再次叩首,眼中闪烁着决绝与信心:“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重托!”
    随着俞大猷的离去,御书房内恢复了宁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热血沸腾的气息。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万历皇帝正欲就寝,忽闻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佥事王伟匆匆步入,神色严峻。
    “陛下,微臣有紧急要事禀报。”王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万历皇帝眉头微蹙,示意王伟继续。“讲。”
    “是关于武举比赛中的刺客事件,经过连日追查,已锁定嫌疑人为白莲教余孽。
    同时,我们突袭了白莲教的一处据点——绮梦阁,发现该处不仅藏匿有武器与密信,更与朝中部分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伟边说边呈上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万历皇帝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脸色愈发阴沉。“白莲教竟敢如此猖獗,还勾结朝臣!此事必须彻查到底,绝不姑息!”他用力拍击桌案,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
    王伟见状,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果敢,但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有些难以启齿。
    “陛下,还有一事……微臣在调查过程中,意外发现宁阳侯陈大策之子陈启贤,多次秘密前往绮梦阁,且行为颇为可疑。”
    万历皇帝闻言,目光如炬,直视王伟。“继续说。”
    王伟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微臣担心,陈公子或许也牵涉其中,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故特来请示陛下,是否需对陈公子进行进一步监视或询问。”
    万历皇帝沉默片刻,心中五味杂陈。陈大策乃朝中重臣,其子若真与白莲教有染,必将引起朝野震动。但他深知,此事关乎国家安危,绝不能因私情而有所偏袒。
    “密切关注陈启贤的一举一动,但切记不可打草惊蛇。同时,加大对绮梦阁及涉事官员的审查力度,务必挖出所有幕后黑手。”万历皇帝沉声吩咐,语气中既有威严又不失冷静。
    王伟领命而去,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但万历皇帝的心中却翻江倒海,他深知,这一夜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夕阳如血,洒满了繁华的街市,一家古朴的酒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武举新科状元宋应星、榜眼萧如薰、探花沐怀英,以及同科进士邢玠、李慕白、王猛等人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笑声连连,庆祝着他们共同的荣耀与梦想。
    “诸位兄弟,此番高中,我们当如何报效国家,不负圣恩?”李慕白举杯,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宋应星豪情万丈,一拍桌案:“我欲往西北边疆,誓斩蒙古鞑子,护我河山安宁!”他的声音激昂,引得周围食客纷纷侧目。
    萧如薰微微一笑,眼神温柔而坚定:“我倒想留驻辽东,那里是我大明北疆之重,与女真部落周旋,稳固边疆,亦是大功一件。”
    沐怀英接过话茬,剑眉微挑:“我却心系东南沿海,倭寇侵扰多年,百姓苦不堪言,我愿率水师,荡平海疆,还百姓一个太平。”
    邢玠、王猛等人也纷纷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言镇守京畿,或言治理地方,言语间皆是报国无门、志在四方的热血情怀。
    正当众人谈兴正浓,酒楼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名太监手持黄绫圣旨,风尘仆仆地步入酒楼,众人的谈话声戛然而止,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圣旨到,武举状元宋应星、榜眼萧如薰、探花沐怀英接旨!”太监的声音尖细而威严。
    三人连忙起身,跪倒在地,其余人也是屏息以待。
    圣旨宣读,宋应星被授予五军营指挥佥事,萧如薰为五军营守备,沐怀英则为副守备,皆是京营要职,负责拱卫京师安全。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热烈的祝贺声。酒楼内的百姓也纷纷投来羡慕与敬佩的目光,议论纷纷,称赞他们是国之栋梁,未来可期。
    然而,在这喜庆的氛围中,宋应星等人的心中却涌起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们虽得圣眷,却也意识到,各自心中的理想之地并未如愿以偿。
    李慕白轻轻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低声说道:“兄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系国家,皆是报国。”
    此时,窗外一阵风吹过,带着几分凉意,也似乎预示着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但他们的眼中,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那是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执着,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