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三跟着老金在基地里转了两个多小时后,才突然想起自己似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差点忘了。
之前老金提到为了测试引擎性能而动用了500万组核电池的时候,乔三心中便有了一个念头,但很快这个念头就被引擎的强大性能所掩盖了。
\"老金,快跟我来!\"乔三急切地拉住老金,急匆匆地朝着停机坪走去。
其他人都感到困惑不已,纷纷跟着乔三一同来到了停机坪。
乔三看着眼前的探测器,悄摸摸低声向来福问道:
\"来福,从探测器上拆卸下十到八块电池应该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吧?\"
来福回道:
\"主人,探测器内的能源仓共有50组超级电池,如果拆除其中的10组,探测器的航程将减少约百分之20。\"
“百分之20……这个可以接受。”
乔三低头思考片刻后自言自语低估一句,然后抬头看着老金开口道:
“我这个探测器没有用反应炉,纯电池驱动的。”
“安排人拆10 组电池下来,相关图纸和资我晚点再给你们。”
老金听到这话,眼冒金光,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乔三接着道:
“反物质反应炉对于我们来说仍然过于复杂,目前我们还无法自行制造。”
“此外,由于一些小型飞行器空间有限装一个这么大的反应炉上去不现实,但电池却非常适合。”
“复制出这种电池,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场的顶尖工程师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这种电池具极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储存大量电能,至少目前已知的发电装置满足不了。”
“而这些反物质反应炉产生的高密度能量出则可以很完美的解决充电问题。”
听完乔三的话,老金眼里的光变得更甚,仿佛看到了未来宇航场景。
其他工程师同样激动得面红耳赤,纷纷低声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方案。
五个小时过去,10组电池终于拆卸下来,说是电池,其实是一个跟一节动车车厢那么大蓄能装置。
整个电池组加上控制系统,占用整个探测器体积的百分之10。
卸下10组电池后,后续的事情就是老金他们的了,如果这些电池能够研究明白,那么那一堆飞船残骸里那些更高等级的蓄能装置应该也能利用得上。
乔三的这一举动,算得上是为这个项目锦上添花,得到了10组电池,老金和他的工程师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过来,把乔三晾在了一边。
乔三也不在意,这就是纯粹的科学家!
从基地离开后,乔三没有丝毫停留,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位于中东的核电池生产基地。
如今的生产基地早已今非昔比,规模相较于最初已经扩大了数十倍不止,每月的产能更是突破了惊人的150万套!
除了给被老金半道上截留的那几百万套电池以外,这里生产的所有核电池都供应给了乔氏科技的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公司的生产基地同样位于中东,与核电池基地相邻。
在核动力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中,高扭矩电机的小型化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由于该技术的限制,制造出来的核动力机器人个头都比较庞大,最小的也有小轿车车般大小,而最大的则高达两层楼,甚至有些特殊型号的机器人超过了五层楼的高度。
这样的体积使得它们在行动和部署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乔三此次前来的目的正是要解决这两个棘手的问题。
他对南鱼星人战舰上的安保机器人印象深刻,这些机器人的个头相对较小,大约与一头大棕熊相当,但它们的力量和速度却令人惊叹。
通过来福从0号战舰上获取到的信息,这些安保机器人的制造难度比仓库中的战斗机器人更为复杂,属于更高等级的产品,是生化机器人的一种。
这种生化机器人性能强悍,无论是灵敏度还是爆发力,在相同大小和条件下,安保机器人的战斗力是那些战斗机器人的三倍之多。
不过由于制造难度和成本过高,即便是南鱼星人,也只是将这些安保机器人配备到司令部和各战舰的核心区域。
这两个基地,同样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工程师。
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很简单——金钱。乔三给他们开出的工资待遇远远超出了他们原有的收入水平,甚至高达10倍至20倍以上!
虽然泄密的可能性在所难免,但毕竟还是极少数情况。
更何况,即使有人想要泄露机密,也找不到敢于接手的人。毕竟……这是乔三的产业,就连一向不要碧莲的老美也不敢轻易染指。
两个基地的设计全部由来福操刀,基地看起来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让人惊叹不已。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是某个科幻题材的影视基地。
在基地里,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机器人完成,而人类员工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只有这种高效的运行模式才能让基地的产能如此表态。
乔三等人参观完核动力机器人跟核电池生产基地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一两点钟。
尽管如此,乔三一行人仍旧兴致勃勃。
张博闻他们八人之前虽然一直在中东待着,但是这两个基地他们一般不会过来,更不会进去。里面的辐射大得离谱,能进去的人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
而阿狗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嘟囔着要存钱买一只机器人回去给他当保镖。
还是在乔三催促下,这九人才不情不愿的跟离开基地。
临走前,乔三给基地留下了10套反应炉以及100个从飞船残骸拆下来的储能装置,并将几百个残缺的战斗力机器人和安保机器人一同交给了基地负责人。
至于那些物品的技术资料,来福会将其同步到基地的服务器上,以便基地的科研人员能够随时查阅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