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国家安宁
作者:淑女的淑   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最新章节     
    张素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仿佛正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规矩虽立,人心难测。私下剃度,遁入空门者,未尝没有。佛教之于信徒,其益处或许如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但观之某些信徒,借佛门之名,行懒惰之实,倒是屡见不鲜。试想,那金碧辉煌的寺庙之下,藏着的是怎样一番不为人知的财富海洋?”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佛门坐拥广袤田产,金银满仓,却无需向朝廷纳税,更不必参与世间劳作。反观百姓,辛勤劳作,方得温饱,还需承担朝廷税赋,以求国家安宁。佛门弟子,仅凭诵经打坐,便能享受万民供奉,其地位之超然,似有凌驾于皇权之上之势。”
    张素嘴角微扬,决定将这场“辩论”推向高潮:“若论及此,佛门之举,无异于间接掠夺百姓之血汗。他们广开方便之门,吸纳信徒,使得人心向佛,忘却了朝廷与国家之重。试想,若大唐子民皆沉迷于佛门虚幻,试问这天下,是和尚的天下,还是皇家的天下?你我身为大唐子民,岂能坐视不理?”
    长乐闻言,心中不禁泛起涟漪,她未曾料到,这佛门清净之地,竟也藏着如此复杂的世态炎凉。她望向张素,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期待:“你此言,令我警醒。那么,你有何良策?”
    张素胸有成竹,轻拍案几:“自然是借舆论之力,以笔为剑,将真相公之于众。我将创办一份报纸,名曰‘明镜’,让世人看清佛门背后的真相。非但如此,我们还要搜集确凿证据,将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一揭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小事化大,大事化巨,让大唐的每一个角落,都响彻对正义的呼唤。”
    如此一番言论,不仅展现了张素的智慧与胆识,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意方式,将一场关于信仰与现实的深刻探讨,化作了即将席卷长安城的舆论风暴。而这一切,都将在“明镜”的映照下,缓缓展开,揭开历史的又一层神秘面纱。在晨曦微露的古城中,张素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揭秘盛会”召集了报社的全体侦探精英,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街头巷尾的琐碎日常,而是一场关于佛门深处的秘密探险。他宣布:“诸位,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化身为历史迷宫中的探险家,深入挖掘佛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奇闻异事,让每一篇报道都成为点燃公众好奇心的火花,而那些平凡琐事,就暂且让它们沉睡在版面之外吧。”
    正当大唐与吐蕃的边境如同两条巨龙般对峙,战事胶着,仿佛天地间最精密的棋局,每一次交锋都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吐蕃内部虽传言风起云涌,但在松赞干布与禄东赞的铁腕之下,叛乱如同秋日之叶,虽落而未绝,却也预示着寒冬将至的预兆。张素深知,这不仅是边疆的硝烟,更是时代变迁的前奏。
    策马扬鞭,张素穿梭于古道之间,虽已习惯了马鞍上的颠簸,但心中仍怀念着那辆虽摇晃却充满安逸的马车时光。他此行目的地是隐匿于云雾缭绕之中的白云观,那里住着一位能窥天机、断人事的神秘人物——袁天罡。
    袁天罡听闻张素来访,亲自步出观门,以仙风道骨之姿相迎,笑道:“张施主亲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却也让老道心生愧疚,未能主动解君之忧。”
    张素笑而应之:“道长客气了,此行权当山野踏青,享自然之乐。且道长于我的恩情,犹如星辰之于夜空,岂是一两次拜访所能言尽?”
    茶过三巡,张素直奔主题:“道长,对于道教如何在这风云变幻中焕发新生,我心中略有拙见,虽不成体系,却也愿与道长共商。”
    袁天罡闻言,目光炯炯:“愿闻张施主高见。”
    张素缓缓道来:“我以为,道教若要繁荣兴盛,必先自我革新,如同春蚕吐丝,剥去旧茧方能展翅高飞。我们要剔除那些与时代脱节的教义与仪式,保留其精髓,同时融入现代智慧与审美,让道教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譬如,我们可借鉴佛门传播之广,结合道教深厚的哲学底蕴,创造出一系列既富含哲理又贴近人心的文化产品,让道教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袁天罡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看到了道教未来无限可能的图景,他点头赞同:“张施主所言极是,吾等当以此为鉴,共谋道教之发展大计。”
    于是,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想象的对话中,一段关于道教复兴的传奇悄然拉开序幕。在古老的尘烟中,张素轻抚着岁月的脉络,将他对长生不老的质疑,如同细雨般洒落在袁天罡的心田:“试想那秦始皇,派遣千军万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觅一粒传说中的仙丹,企图握住时间的沙漏,却终究化为黄土一抔。丹鼎派的炉火,虽炽热不息,却似镜花水月,映照出人类永恒的渴望与无奈。”
    袁天罡闻言,双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轻点头,仿佛是在与千年的智慧对话:“世事如棋,我教之内亦是意见纷呈。佛门以慈悲为怀,许诺彼岸之安宁,而我道教,却常陷于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梦中,难以自拔。道友之言,振聋发聩,我亦深知,此路不通。”
    张素眼中闪烁着变革的火花,他进一步阐述:“道教若要重焕生机,非革新不可。这不仅是对旧有秩序的挑战,更是对自我极限的超越。道长,您若有胆识,携手李淳风的智慧之光,孙思邈的仁心妙手,变革之路,或可畅通无阻。”
    提及变革,袁天罡并未显露出丝毫退缩,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坚定:“破而后立,乃自然之理。只要不违背我道教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核心,任何变革皆可尝试。”